《法治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嘉兴法院打造网上矛调中心
10月25日,《法治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嘉兴“微嘉园”百万居民筑平安》一文,其中主要篇幅介绍推广嘉兴法院依托“微嘉园”打造网上矛盾调解中心工作经验成效。
东方红日起,红船湖上行。点开“微嘉园”小程序,映入眼帘是这样耀眼的背景画面。下方是针对居民、网格员、社区干部的不同功能指引,只要确认同意,立马开启高效便捷的网络社区生活。
去年9月,嘉兴党委政府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数字化基层社会治理上率先破题,打造了网上服务治理平台“微嘉园”,目前已有170万居民入驻。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永良接受《法治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嘉兴运用“互联网+”思维,秉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理念,在社会治理云综合指挥体系基础上创新“微嘉园”治理服务平台,以嘉兴全市实体划分的4559个网格为基本参照,集服务群众、收集民意、化解矛盾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线上和线下相融合互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据统计,自去年9月推广到目前,平台实名用户数达170万,13.8万名党员和1.24万名“三官三师”在平台亮明身份,发布公告16.48万条,报事信息26.64万条,办结率98.38%,好评率97.83%。
嘉兴法院积极借助“微嘉园”平台资源优势,及时跟进,主动对接,研发嵌入“在线法院”模块,让调解与诉讼实现无缝衔接,实现矛盾纠纷从诉前化解到诉讼的全流程“线上受理、闭环办理、扎口管理”,打造“群众解纷一件事”平台。
专职调解员1155人、律师调解员289人,矛调中心常驻工作人员113人……这是“微嘉园”在线法院模块所整合的线上调解力量。
今年2月,开外贸公司的肖先生跑到嘉兴南湖区法院,要起诉公司员工小刘。原来,小刘已经从外贸公司离职回四川老家,但是欠下肖先生74000元一直未归还。在法院工作人员建议下,肖先生通过“微嘉园”一键报事。当天,南湖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工作人员就主动联系肖先生,第二天就组织肖先生和小刘网上调解,短短10分钟,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小刘分18个月归还欠款。
“微嘉园”还为基层自治提供了线上平台,充分发挥村“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等自治组织在化解纠纷方面的作用,让相当一部分纠纷化解在了诉前。在平湖新埭镇星光村,兄弟两人因为房屋拆迁补偿款分配发生纠纷,村干部沈晓斌和村“无讼”调解员胡付生多次上门调解无果。经村委会同意,他们决定利用“微嘉园”百姓议事平台,召开村民听证会。 最终,兄弟两人的纠纷终于在诉前化解。
沈晓斌介绍,目前镇、村两级各配备了3个服务团,既有法官、镇村(社区)法律顾问等组成的法律服务团,也有市属部门单位工作人员、镇村干部等组成的百事服务团,还有村民代表、各行各业中具有较高威望的人员组成的道德评议团,都依托“微嘉园”平台开展纠纷化解服务。
对于自治组织、调解组织无法化解的纠纷,当事人和基层网格员可以通过“微嘉园”“在线法院”预约法官,共同参与诉前调解。
今年7月,家住桐乡高桥街道楼下角村的曹某通过“微嘉园”向网格员反映,因给父亲治病向朋友孙某借款10万元,目前无力偿还,希望帮助调解分期付款。网格员收到报事后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孙某,转达曹某分期付款的意愿,但双方对分期付款的金额及期限未达成一致意见。于是,网格员通过“在线法院”预约法官功能联系到了该村的联系法官,法官了解情况后安排双方前往法院调解,最终在法官和驻庭调解员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协议。
“市法院的做法很好,实际是通过‘微嘉园’,导入各种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资源,健全矛盾纠纷化解的机制,从而构建了一个泛在的、永不下班的社会矛盾调解化解中心。”今年6月底,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对嘉兴法院运用“微嘉园”强化全生命周期诉源治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编辑丨汪思聪
++
金秋亮剑 雷霆出击 | 嘉兴法院集中开展服务 “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