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44万+年轻人来到杭州!
新用户记得先点关注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即将召开。
今天起,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精彩杭州2021》系列主题报道,通过数据、影像和人物,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文明、民生等多个维度,盘点即将过去的2021年。
今天推出第一篇:创新不止。
橙柿说
机器人跑在西湖群山间
仿生鱼振翅大洋最深处
西湖不远处,杭州青芝坞石虎山18号,苍翠环抱。
很少人知道,在这片群山之间,“藏”着一个机器人基地。
能跑、能跳、能上下台阶,是听得懂中英文指令的“绝影”四足机器人;圆滚滚的身上装着摄像头、声呐、GPS 等感知传感,是能自己在水里、地上巡航的球形机器人……
在这个基地里,整天忙着思考怎么造出有趣又实用的机器人的,都是浙江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年轻人,是推动杭州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用“独特韵味、别样精彩”向世界介绍杭州。创新不止,正是这别样精彩中亮丽的时代色彩。
1988 年,杭州第一次提出“科技兴市”,那是这个城市在科技创新路上起跑的第一步。
在那以后,越来越强劲的动力,推着这个城市马蹄疾驰。
2020年,杭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3.5%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
这说明,杭州的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了创新型国家水平。
这股动力,还来自一大批相信杭州,愿意将梦想的种子撒在杭州的人才。
杭州已经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已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人才相信杭州,杭州也拿出足够的诚意,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杭州首创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率先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为每一个人才提供追逐梦想、成就人生的舞台。
这一年,杭州32家企业迈出的坚定步子,跨进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
这一年,杭州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个单项冠军产品,跑进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这一年,我们走过杭州“最贵”的一条街,每踩下一步,就是1.3078亿元。短短1791米的滨江物联网街上,聚集13家上市企业,市值超过9000亿元。
这一年,我们跟着西湖大学,看到了“科学之美”。那是体外培养5天的小鼠原代背根神经节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绘成的“荷塘夜色”。
这一年,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合作的“仿生鱼”(深海软体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实现稳定扑翼运动,在《自然》杂志封面正式披露。
这一年,我们见证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主机室基坑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开挖。
从西湖群山间跑出的小小机器人,到“国之重器”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不断集聚的创新活力,让这座江流襟带、山色藏幽的江南名城,逐渐出落成了当之无愧的创新活力之城。
53专精特新小巨人
2021年,杭州32家企业上榜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自 2019年以来,杭州累计已有53家企业上榜专精特新“小巨人”。
杭州建设“创新活力之城”,要持续培育产业生态和做强产业链,做好补链、强链、延链文章,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便是补链、强链的重要力量。
22+4单项冠军
2021年,杭州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个单项冠军产品上榜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加上前五批,杭州将拥有22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4个单项冠军产品,其中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单项冠军”企业,堪称制造业企业江湖里的“最高段位”。只有培育越来越多的排头兵企业和世界领先企业,才能更快实现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的转变,这也是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6民营企业
2021年,杭州有36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19年蝉联全国城市第一。
民营经济,是杭州的“铁柱钢梁”。杭州正因有了这些本土成长或远道而来的民营企业,而散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20万人未来生活节
科技带给我们关于未来的无限想象力。今年10月份,在湖滨举办的第五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吸引了约20万人参加。
一年一度,致力于推动杭州本土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由都市快报承办的未来生活节,已经成了杭州人尤其是年轻人期待的城市嘉年华。
1900g·t的大国重器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英文简称 CHIEF,利用离心机产生的离心力模拟超重力,利用离心机上的机载实验装置,实现超重力下物质运动试验。
“超重力项目”将建设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两台离心机:容量 1900g · t(重力加速度×吨)的重载超重力离心机和容量 1500g · t 的高速超重力离心机,六座实验舱。从而使我国在超重力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10900米深海的科学之美
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为杭州加强前沿基础研究、谋划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湖大学的“ 荷塘夜色”:体外培养5天的小鼠原代背根神经节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2021年3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发表之江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合作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最新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自驱动软体机器人。该研究团队率先实现了软体机器人的万米深海操控以及深海自主游动实验。
连续3年排名营商环境最好的
10个城市之首
杭州已经连续3年排名“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城市”之首;入选国务院首批六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营商环境,能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以及一座城市的开放、包容程度。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便是创业者愿意来杭州,愿意在杭州久留的重要原因。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在《2020 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 ,杭州以140.2的高分继续稳居榜首;
在《2021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杭州位居第5,稳居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这一年新爱上杭州的
44万+年轻人
杭州哪个区最年轻?
哪个区年轻人数量最多?
哪个区年轻人占比高?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杭州。2016年以来,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已经连续5年占据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10月底,杭州新引进 35 岁以下大学生 44 万人,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数量(43.6万人)。
那些向杭州奔赴而来的年轻人,都来自哪里?
从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来看,有来自上海、北京这些一线大城市,也有来自郑州、西安、哈尔滨、武汉、南京、南昌等省会城市,杭州在同类城市中,对95后人才的吸引大于输出。
当然,还有来自浙江省内的绍兴、宁波等地,这也说明了,杭州对周边城市95后人才的“虹吸效应”。
年轻人到底是指几岁的人?没有具体的年龄区间。
对标各个组织对“青年人”的界定,我们暂且按20-39岁来算。
从杭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来看,萧山区的年轻人最多,一共有709384人,而滨江区的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了48.66%。
一个城市的年轻人多,往往就会认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劲头足”“有活力”。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有了年轻的产业,就一定会吸引很多的年轻人。
年轻人来到一个城市,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实现梦想。而城市给予年轻人最好的吸引力,便是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
杭州,敞开怀抱,欢迎年轻人的到来。
近15万人,一年有300天都在做研发
什么是杭州的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近年来,无论是“嫦娥”探月、“长五”飞天,还是“蛟龙”入海、国产航母入列,都是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创造而来的瞩目成果。
创新活力之城,是杭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杭州的目标,是要在5年内,大手笔推进“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努力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为什么杭州要把“创新”二字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因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
杭州创造了适合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营造了适宜创业梦想成长的气候,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种子落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在这个城市长出一片森林。
在杭州开办一家企业,要几步?
培育参天大树,需要肥沃的土壤。
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杭州,不断优化的活跃营商环境,成了一大批企业的成长沃土。
去年10月,《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发布,杭州16个指标进入前十,获全国标杆指标。其中,“包容普惠创新”,入选指标领域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杭州集中打造了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核心创新圈,出台了“人才生态37条”等政策,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并创新推出了人才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
今年11月,《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调查报告》发布,杭州捧回“最佳营商环境口碑城市”称号,连续3年排名“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城市”之首。
杭州首创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率先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为每一个人提供追逐梦想、成就人生的舞台。
在杭州开办一家企业需要跑几次?
高新区(滨江)给出的答案是:一次也不用跑。
去年,“企业开办一窗平台”在“亲清在线”上架,“实名验证+电子签名”的全流程办理模式,让人才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开办企业。
在网上开办企业需要几步?
第一步,登录“杭州市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
第二步,选择“行政许可”-“商事登记(准入准营)”。
第三步,选择“企业开办一窗平台”,推荐个人用户登录(账号与浙江政务服务网一致),再点击办理。
第四步,选择“亲清在线”的“我要企业开办”。
在杭州,方便人才办事的“大礼包”,还有很多。
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每个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就能连续3年领到1万元住房补贴。
超过92%的公民个人事项,能“一证通办”,一张身份证可以办理超过580项个人事项。
这样便捷、高效的事项,未来还会越来越多。
办事越来越方便,也成了人才选择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
杭州已经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人才、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在杭州,厨师出身的程序员可以入选青年科技创新人才,90后快递小哥可以评为高层次人才,车间的“制衣小妹”也可以成为“浙江省青年美容名师”,带着家乡的年轻人脱贫致富。
杭州有多少人在搞创新?
14.94万人,一年有300天都在做研发
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力,离不开人才。他们在杭州撒下的创业梦想,就是长出森林的种子。
今年11月,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厅联合发布《2020年度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公布了浙江省90个县(市、区)2020年度创新指数。
在这份以“创新指数”为名的榜单里,杭州以260.3的创新指数位居浙江省首位。
在创新上拿下第一的杭州,去年都干了什么?
2020年,杭州按工作量计算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为14.94万人年,比上年增长18.3%,增速近五年首次居全省第一。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为199.66人年,比全省高48.51人年,居全省第一。
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的是R&D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合计算的工作量。R&D人员一年中有300天在做研究与实验发展的活,才能算是全时当量。
也就是说,过去一年,杭州大概有14.94万人,一年有300天都在做创新研发。
当然,还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2020年,杭州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578.8亿元,比上年增长9.1%。这足以看出,杭州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2020年,平均每天有650户市场主体在杭州诞生。
杭州是一个受人才欢迎的城市,人们愿意把创业梦想的种子撒在这里。因为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很多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例子,他们相信,自己撒下的种子,也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你可能看到过一个叫做《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的视频,作者是一个网名叫做“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刚毕业大学生。
本科还没毕业时,他就以自媒体人的身份对话苹果CEO库克。据说,中国自媒体人采访过库克的,不超过5个人。在和库克对话的18分钟的视频里,他们探讨了教育、公益、运动、人生选择等话题。
何同学在B站有700多万粉丝、微博的粉丝数也已经超过350万。
两年前,他的一条“5G到底有多快”的视频一夜之间爆火,曾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平台转发。目前,这个视频累计播放超过1亿次。
毕业后,“何同学去哪儿了”备受关注。不久前,他选择了杭州,原因是“杭州有全国最好的自媒体成长环境”,而且“空气比较好,生活很适宜”。
何同学说,杭州有很多对大学生创业很好的政策,这对他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这里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伙伴”。
是的,在这个城市,无论是海归博士、快递小哥,还是农创客,都能自由成长,为创新创业注入动能。
连续第19年蝉联全国城市第一
杭州都结了哪些创新创业硕果?
有了肥沃的土壤,落地了优质的种子,杭州的创新创业森林里,结出了哪些果实?
今年9月,工信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杭州32家企业在列。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公布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杭州共有53家企业上榜。
有一个普遍的规律,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
杭州53家“小巨人”企业中,42家上榜《工业“四基”发展目录》重点领域企业,主导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的企业有48家,填补国内空白的有38家,填补国际空白的有9家。
这些,正是杭州所需要的创新活力。
杭州是数字经济的先发城市,2021年前三季度,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高达26.8%,占比全省排名第一。
如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一个新思路。
今年11月,工信部公示拟认定的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杭州有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个单项冠军产品上榜。加上前五批的数量,杭州即将拥有22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4个单项冠军产品,其中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单项冠军企业的含金量有多高?
单项,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并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同时,在这个领域里,还必须是“冠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行业极高的市场份额,并且在细分领域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中国制造”的排头兵。
对杭州来讲,这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今年12月,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1浙江民营企业200强”。在这张“以企业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标准排序”的榜单里,杭州有64家企业上榜,总量在10个城市里排第一。
2021年,杭州有36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19年蝉联全国城市第一。
纵观民营企业200强,制造业企业仍然占主导优势,一共有116家。另外,有158家企业通过数字赋能,进入了快速增长通道。制造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正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杭州不断突破,优化营商环境,一大批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杭州的魅力而来。而同样的,杭州也因为这些人才的到来,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实力。
这,便是“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记者 林建安
制图 李前芳
策划 陈奕 顾怡 殷军领
编辑 韩晨柯
记得 分享、点赞、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