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幕式上的“刀锋战士”

橙柿互动 北高峰观察 2023-10-24

新用户记得先点关注哦~

今晚,杭州亚残运会之火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杭州。

开幕式上,中国篆刻艺术与两位“刀锋战士”,以及36名竞速轮椅演员的表演相结合,将“东方美学”、“中国式浪漫”与体育精神相融,誊写了一首《勇向前》的赛场拼搏诗。

失去下肢的运动员,穿上似刀锋一般的假肢,也能如疾风奔跑,被称为“刀锋战士”。

10月20日晚,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橙柿互动记者走进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记录了两位“刀锋战士”演出背后的故事。

这是两个努力拼搏的普通人的故事,他们不想被包装成过分励志的榜样,也不想被过分同情,他们只想通过努力,向自己,也向世界证明:我们能和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赛道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盏灯


“晚饭吃了吗?快来吃点,我请客。”

10月20日18点多,在演员休息间,潘俊帆已经换上了演出的衣服,一套白色、绿色、黄色、蓝色相间的连体衣。他右腿穿着假肢,站起来拿出演员的餐包,笑着说要请我吃晚饭。

“都市快报我以前经常看的,很有名。”潘俊帆很热情,总能找到话题。坐在他旁边的王广玉君,倒显得有点安静了。

他们两位,就是《勇向前》节目的“刀锋战士”。

潘俊帆43岁,老家浙江台州,截肢8年,江湖人称“独脚潘”;王广玉君35岁,老家山东济南,截肢3年,也有“济南机械侠”的名号。

玉君叫潘俊帆“潘哥”,兄弟俩的关系有多铁?他们现场演了一遍。

“我到济南了。”

“行!那你回家去吧。”

“他直接把家里的密码给我。等他回来后,发现家里已经被我洗劫一空了。”潘俊帆又“哈哈哈”地笑了。

两个人相识于2020年,正是玉君截肢的那一年。当时,潘俊帆常常在一个运动软件上发健身的视频,他没想到,这些日常的健身视频,能成为一个绝望男人的“指明灯”。



2020年1月11日,快到除夕了,玉君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

那一年,他在济南一家企业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出事的那天,他在天津出差,操控吊车时,车间一块长、宽20厘米的铁块穿过了他的小腿。医生告诉他,只能截肢。

“真的觉得完了,以后岂不是连小区都出不了?心理压力非常大。”刚截肢时的疼痛,让玉君睡不着觉,“整夜整夜地冒冷汗”,“白天不好意思哭,夜里天天哭”。

压在心上的这块石头,直到他看到潘俊帆一个跑步和运球的视频,才被撬开。

“心理建设一下就结顶了。”在视频里,玉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原来我以后也可以不用坐轮椅,后半生还没废呢。”

然而,穿上假肢,远没有他想得那么容易,“没想到这么疼,就像是膝盖跪在水泥地上走。光站着,冷汗就全下来了,浑身发抖。”

这种疼痛,就像藏在鞋子里的小石块,想奔跑的人,就要抖掉石块。对玉君来说,方法只有一个:练。

“越练越疼,越疼越得练。”

练到第2天,他的腿肿得走不了路。咬着牙撑到了第5天,他就已经能拄着拐杖出门买早餐了,“当时还觉得自己挺牛的。”

第15天,在跑步机上慢慢地跑步;第20天,能下地跑步;再往后,他又骑上了心爱的摩托车。在济南的骑行圈子里,大家都知道,有个“穿假肢的骑手”。



“开心啊,那是真的开心。”

玉君是笑着说出这段经历的,但说到动情处时,在他的眼里,依然能隐约地看到点点泪光。没有人能感同身受,只有他自己知道,装上假肢后的每一步行走,都是扛过无数的疼痛换来的

每个人都需要一盏灯。

2022年3月18日,玉君参与创办的中国假肢超级用户俱乐部成立。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清楚地知道,让截肢人群看到未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潘俊帆为他指明的方向,他现在也指予他人。




本来只有一位“刀锋战士”


相识3年,兄弟俩的缘分,再次结缘于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浙江省残联向潘俊帆发出演出邀请的同时,他就极力推荐了玉君。

根据节目最初的安排,“刀锋战士”分AB两角。玉君是替补,只有在潘俊帆无法登台演出时,他才能上场。

排练了几次后,导演团队认为玉君表现得非常好,计划让两人同台演出。这个安排,也是潘俊帆极力促成的,“双人上场,更能表现并肩拼搏的体育精神。”

最终,《勇向前》有了两位“刀锋战士”。

闲聊间,有工作人员来唤,“刀锋战士”要上场了。

潘俊帆脱下假肢,往右腿喷了两泵润滑油,又熟练地穿上。两位“刀锋战士”一人抱着一只运动假肢,朝着演出通道走去,走得又稳又快。

演出时穿的运动假肢相比平常代步的假肢,性能更高一些,形似“刀锋”。日常穿的假肢,更接近于脚掌的模样。潘俊帆一共有7只定制的假肢,更换着穿。

“截肢就这点好处,买一双袜子,一只脚能轮着穿。”玉君开了个玩笑。他们都已经对导致截肢的那场事故释然,现在只管勇往直前。

两个人抱着“刀锋”,并肩而行,颇有气势。





从来没想过坐轮椅


上洗手间时,有位一年级的小朋友站在他们旁边,好奇地问,“哥哥,你们是要坐轮椅的吗?

“我们不用的。”潘俊帆笑着回答。

小朋友瞪大了眼睛,更好奇了。

“我们也要上台表演的。”潘俊帆又接了一句。

兄弟俩,43岁的潘俊帆更像个大男孩。




两个人走到演出通道时,同场的演员对他们抱着的“刀锋”来了兴趣,玉君索性递出了自己手上的一只,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潘俊帆呢,早就调皮地玩起了演员的轮椅。




“我从来没玩过,还挺高级。”他开心得像个小孩子。

2015年3月18日,因为一场车祸,潘俊帆失去了右小腿,但他从来没有想到以后要坐轮椅,“我只有一个目标,一定要像健全人一样走路、跑步。”

“那年,也是因为穷吧,三四百块钱的轮椅也买不起,只能向医院租了一辆简易的,很快就换成了拐杖。”潘俊帆笑了。

舞台上,两位“刀锋战士”并肩而行,舞台下,他们也是互补的两个人。



这边,同场的演员围着玉君聊得火热,潘俊帆早就躲到一旁的角落里去了。说是透透气,其实是怕人多。

初见时,潘俊帆像个“社交牛人”,玉君更安静沉稳。一到人多的时候,反倒换过来了。

“一对一地聊,我还可以。人多的时候,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我就慌了。”潘俊帆不喜社交,更乐于安静地自己待着。他选择定居丽江,多少也有这个原因。

相反,玉君更喜欢交朋友,动手能力强,来“大莲花”彩排后,诸多事项,就都由他来对接。

“来大莲花这么多天,我还是不知道这里的路,每次都是跟着玉君走的。”潘俊帆说,他没法记很多事情。

潘俊帆怕热,演出服后背的拉链一直不想拉上,玉君伸手想帮他上,他调皮地躲过,“再凉快一会儿。”




待上场前的最后的几分钟,潘俊帆终于愿意拉上拉链,在后场练起了动作。两个爱开玩笑的“大男孩”,临上场时,都变得认真起来。

“上场。”

两个人换上“刀锋”,并肩登上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的舞台。






如果一开始就同意她和结婚,那不是傻了嘛


彩排结束后,两位“刀锋战士”回到了休息间。

这次回来,玉君的脸上挂着愁容。有一个动作,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拿着手机不断地回看视频。潘俊帆则笑着安慰他,“享受舞台就可以了。”

说着,潘俊帆走到他旁边,认真地回看起了视频,复盘了整场动作。




又练了会儿动作后,我们又聊了会儿感情。

今年6月,潘俊帆和相识6年的女朋友登记结婚了,两个人都爱探险。截肢之前,他曾有过一段婚姻。

潘俊帆称自己是“只有一条腿的探险家”,从2016年到2017年,他陆续在戈壁、沙漠、草原、雨林、雪原等9种地貌完成了徒步,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也是在2017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两个人是在戈壁滩上认识的。那一年,潘俊帆办了一场徒步比赛,她是参赛的选手。赛后,她就向他表白了。

“我喜欢你”,很简单的一句话。

潘俊帆也不知道她看中了自己什么,“可能就是喜欢吧。”

在他看来,喜欢一个人是不能被定义的,不必非得说出到底喜欢上这个人的什么,“她的家里人也问她这个问题,她也答不上来。爱情本来就是一种感觉。”

后来选择结婚,是因为6年相处下来,两个人的三观和性格都很合得来,能够互相包容。结婚那天,正好是两个人认识六周年的纪念日。

两个人结婚,家里人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一开始就同意,那不就傻了嘛。”潘俊帆又“哈哈哈”笑起来。他也很理解长辈的想法,“后来也实在拿她没办法。”

因为两个人的坚持,最终走到了一起。

今年,可能是潘俊帆最后一次参加耐力运动了,因为“老婆不同意”。她觉得这件事情太辛苦了,参加长距离的赛事,通常就要在山里跑一整夜。

现在,轮到妻子上场了。

“她现在是我的学生,也准备参加铁人三项了。”这段时间,潘俊帆正在训练她。

现在,潘俊帆仍然每天坚持有氧运动和耐力训练,穿着短袖时,能明显地看出来一身肌肉。截肢前,这是一个“在发福边缘”的中年男人,从来不健身。8年前的那场事故,给了他一个新的人生。

玉君呢,也有女朋友了。




和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赛场


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非常顺利,还没到22点就“下班”了。

潘俊帆跟在玉君身后走,中途上了趟洗手间,发现人跟丢了。走了两条通道,觉得不对劲,马上给玉君打了个电话。

“又丢脸了。”潘俊帆笑着说,“没有玉君,真的不行。”



他看起来总是很开心,那天晚上特别开心,因为“下班早”。夜宵吃了好多天的面包,他想“整点肉吃”。

在他的推荐下,我们一起去吃了一顿鹅肉。快到饭店时,他一路小跑着过去。我和玉君跟在身后,证实了“这是一个调皮的男人”。

潘俊帆自称还是懂吃的,老家温岭的嵌糕他也尝试着做过。对于网上“杭州是美食荒漠”的言论,他不同意。

“找好吃的,是不能去网红店的,也不能完全跟着网络上的点评来。其实,杭州的很多美食都在街边小馆或者弄堂里的苍蝇小馆里。就像这家鹅肉店的味道就不错,旁边的牛肉店也很好吃。”



那天晚上,他点了一盘白切鹅肉、一碗鹅血青菜汤、一盘椒盐大虾,还有一份毛豆花生拼盘。拼盘是玉君最喜欢吃的,他一直记得,是一定得点的。

一日三餐,儿女情长,“刀锋战士”的故事,也是普通人的故事。

潘俊帆说:“我们和健全人当然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穿着假肢,看起来就不一样。即使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假肢毕竟是辅具,还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在下雨,我们滑倒的几率肯定和健全人要高。”

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内在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希望变得越来越好,都希望这辈子能做出点出彩的事情,要实现这些事情,都需要全力以赴。”潘俊帆说。

截肢后,他就把自己和健全人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他能接受和健全人士之间的差距,但是一定要争取和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赛场、同一个舞台。

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没变过。

潘俊帆一直在做“我们都一样”的事,他去学校里讲课,开讲座,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他人,来听讲座的,几乎都是健全人。



“我参加的比赛,也都是健全人参与的比赛,比赛标准,都是一模一样。”潘俊帆是首位腿部截肢完成铁人三项“大铁”的中国人,也是腿部截肢者513公里越野世界纪录保持者,还是首次“中国四极”马拉松大满贯创造者。

他在这些赛事上的对手,都是健全的人,也是自己。

玉君在做“我们不一样”的事,他创办了中国假肢超级用户俱乐部,24小时开机,解答截肢人群的疑惑。一路走来,他深知有一个人指明方向,对这个群体来说有多重要。

那天的一顿鹅肉,三个人边吃边聊,吃到了近24点。结束时,我们以果汁代酒,结束了那一天。

潘俊帆还是爱开玩笑,“为我又有了好胃口干杯”,玉君说,“为我们相聚的缘分干杯”,我说,“为预祝你们演出成功干杯”。

今晚,他们的演出非常成功。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他们以“刀锋”为舞,讲述了无数截肢青年从迷茫到勇毅前行的成长故事,向世界展现了参加人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潘俊帆说,“我们不是在表演,我们是在展现内心的故事。”

明天一大早,潘俊帆就要飞往成都讲课,讲述“我们都一样”的故事,玉君要先回一趟济南,过几天就要去上海参加进博会了,做“我们不一样”的事。



人生的赛场上,和“刀锋战士”一样的拼搏故事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努力,让梦闪耀。



都市快报记者 林建安

编辑 成嘉怡


-往期荐读-




记得 分享、点赞、在看 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