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不只“喝好水” 更要“水长流”

山西水利 2021-05-01


8月24日,省水利厅服务队正在与兴县干部群众交流饮水工程的后续管理事宜。 赵建军 摄

一场秋雨过后,兴县山峦之间云雾升腾,葱茏秀丽。


  8月24日,瓦塘镇前石门村村民柴由由的小院,因省水利厅服务队的到来,打破了往日的宁静。闻讯而来的村干部、邻居们,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


  前石门村,位于岚漪河下游,3个自然村分散在大山里。早在1998年村里就通上了自来水,但由于地下石头多,自来水管道埋深浅,每到冬季因水管冻结就吃不上水,严重困扰着村民们的生活。


  “饮水的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上真脱贫。”村党支部书记高引计一开口,就把观点亮出来,把问题提出来。


  “我们就是奔着问题来的,解决大伙的烦心事、操心事!”省水利厅厅长陈耳东语气坚定。


  根据省委安排部署,省水利厅服务队针对冬季自来水管道冻结、夏季用自来水浇地,导致村民们不能持续吃上自来水之事,对地下自来水管道加大埋深,并加装适当的保温材料,确保工程持续发挥效应。同时要逐步实行有偿供水,给每家每户加装水表,增强群众节水意识,引导村民转变用水观念。


  位于黄河东岸、吕梁山上的兴县是革命老区,也是一个深度贫困县。县水利局局长范兴森介绍,2019年,全县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契机,投入资金9479万余元,安排饮水工程292处,目前已完工208处。


  与前石门村一样,相距10多公里的碾子村得益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村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改善。


  碾子村位于蔡家崖乡,全村共有201户635人。祖祖辈辈因水而困,因水而愁。今年5月,村里建成了井径3米、深8米的大口井,村民们旱季用水,多了几分信心和底气。


  “我们村原来吃水可难了,遇到天旱更是困难,水里还混着泥沙,看着脏,喝着苦。现在自来水送到了院里,用起来方便,喝起来放心!”70岁的高华处满脸喜悦。


  然而,由于配套水泵功率偏小,流量不足,今年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再次凸显。


  得知省水利厅服务队要来解决此事,这几天,高华处一有空就到村口水井房看一看动静。


  经过设备改造,8月24日下午,碾子村用上了新水泵,水量大了、供水也足了。“没想到,问题解决得这么快!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好政策越来越多,包括饮水在内,吃穿住都没问题,农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了!”老高竖起了大拇指。


  饮水思源,更要思“远”。在碾子村水井房旁,陈耳东与村民们共议饮水工程后续管理的有效办法。“后续管理缺少资金、水源水质咋保护、管护工作如何升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十分起劲。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指标之一。在我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以贫困山区为重点,实施氟改水、超标水质提升、老化管网改造等巩固提升工程,是省水利厅加速民生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7月底,全省落实各级资金19.6亿元,建设各类饮水工程3277处,受益人口90.5万人,涉及贫困人口15.66万人。


  工程建好仅是第一步,更要管好水,让水长流。为此,我省出台《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着力在提高农村水质合格率和健全完善工程供水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上下功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在这场战役中,“喝上放心水”的故事仍在继续。



 来源:山西日报 赵建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往期内容 

【锦绣汾河】航拍汾河入黄口 两条“母亲河”的交汇

山西上下联动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山西:农村饮水大排查 解决百姓身边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