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Press X 中国青年科学家合作刊 | The Innnovation创刊一周年了!
交叉学科
interdisciplinary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与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The Innovation于2020年5月创刊。值此创刊一周年之际,我们要向所有的作者、指导委员会成员、执行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科学编辑、审稿人和读者说一声:谢谢你!在过去的一年里,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成就了The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二卷二期
已于2021年5月28日上线!
The Innovation发表各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的前沿研究和文献综述,领域涉及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学和工程学等,内容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本期封面主题:地球科学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地球才呈现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格局,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和繁茂的生物。本期封面以映射的手法,将一个未知星球的冰原、荒漠、海洋、高山、大河、熔岩等元素融合而成,并与现实地球遥相呼应,承接着对地球的敬畏。如何准确认识、呵护并努力建设更好的家园?这不仅是地球科学研究的范畴,更是多学科合作努力的方向!
本刊所有图片均可在非商业用途下免费使用;请注明出处
热点新闻 | 如果福岛核废水入海,海洋将无“净土”
2021年4月,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失事处理后的废水约2年后排入太平洋。由于废水中仍含有氚和其它多种放射性核元素,引起人们尤其是周边国家的普遍担忧。福岛核废水入海后,放射性核元素将会被洋流等携带输送至海洋各个角落,其主要的传播路径、方式和时间是怎样的呢?福岛外海活跃的环流和涡旋,通过三条主要路径,将放射性核元素输送至太平洋及周边海域。该区域将是核废水的重污染区,但放射性核元素终将被输送至全球大洋。目前,人类并不能精准监测和预测核元素的分布和影响。但是可以肯定,核废水、微塑料等无序排放对人类的影响,最终都由全人类买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评论文章 | 中国启动“天路”工程:川藏铁路面临的挑战
2020年11月,我国正式开工建设 “天路”—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该铁路全长约1800 km(雅林段1011 km),东起四川成都,西穿四川盆地,横跨青藏高原东缘,止于西藏拉萨。沿线海拔高、地形高差大、活动断裂密集、地震与山地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本文论述了川藏铁路建设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并针对挑战探讨了应对策略。海拔高与地形高差大、活动断裂众多与地震频发、山地灾害活跃与灾害链频发、生态系统复杂与生态环境脆弱是川藏铁路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保障铁路建设与运营安全,实现铁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尚需研究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材料。因此,建设川藏铁路将促进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评论文章 | 哪些疾病和特质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相关联?
新冠病毒蔓延全球,疫情大流行造成了灾难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危机。对于患有某些基础慢性病的群体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更严重,死亡率更高。然而,我们对新冠肺炎和这些疾病相关性背后的遗传机制还不清楚。该研究采用连锁不平衡回归分析法,归纳了新冠肺炎严重程度和多种疾病(不仅包括基础慢性病)与身体特质的遗传相关性,加深了我们对新冠肺炎遗传机制的认识并对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研究利用最新的新冠肺炎遗传数据,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严重程度和各种疾病及身体健康特质等的遗传相关性,为理解新冠肺炎发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其流行病学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随着新冠肺炎遗传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有望最终鉴定出基础疾病和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展望 | 300多头大象连环“凶杀案”:凶手是谁?
非洲草原象和蓝藻(蓝细菌):一个是陆地上现存个体最大的动物,一个是微小的起源于30多亿年前的古老原核生物。这两者之间能有什么关联呢?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2020年Botswana非洲草原象群体死亡事件,让它们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受害者”和 “凶手”?科研人员发现最可能的致死原因:竟是摄入过量蓝藻毒素。类似的事件过去也曾发生在其它动物和人类身上。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此类事件发生概率还可能上升。当前亟需对野生动物和人类藻毒素暴露风险进行更全面和系统的定量评估,以便能够有效地实施面对气候变化下的预防行动,削弱蓝藻毒素对本已脆弱的非洲社会-生态系统的威胁。进一步研发藻毒素与动物死亡之间的定量关联模型,可以为这些历史上大规模死亡事件提供有力的解释,还可以预测野生动物种群未来面临的风险。
该论文登上了Cell Press的Hero论文精选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原创研究 | 太平洋“发烧”,印度干旱加剧?
印度季风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分属东西半球两个气候系统,二者相隔万里却如“提线木偶”般存在。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水一“发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印度季风带来的降水就会偏少,随后印度出现大面积干旱,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走向颇受关注。这不仅影响着南亚十几亿人口的生活,也对东亚季风系统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开始,ENSO与印度季风的负相关明显减弱,但本文最新研究显示, 从21世纪开始两者的关系发生了新转变——开始增强,而这种关系的“缓和”竟是大西洋在“牵线搭桥”。该研究为提高印度季风乃至东亚季风的预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撑。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原创研究 | 预防接种:世界上最好的健康投资
预防接种是控制疾病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对于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11种有代表性的免疫规划针对的传染病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免疫规划阶段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评估中国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效果、效益及影响,为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改革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回顾中国免疫规划的发展历程,通过预防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了其它措施难以实现的社会效益。中国免疫规划已进入新的时代,在这个高接种率低发病率时期,免疫规划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让更多种类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免疫规划覆盖人群范围,未来将有效降低我国疾病负担。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研究报告 | 尼古丁和可替宁:治疗神经炎症的新希望?
神经炎症特指脑部与脊柱内部的炎症,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多数药物无法穿透,加大了此类疾病治疗难度。因此,寻找和开发有效治疗神经炎症的药物迫在眉睫。研究表明:尼古丁是一种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烟碱类化合物,可降低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引起的炎症,但尚不清楚具体靶点。从分子水平明确尼古丁抗炎作用机制,有助于改造和开发快速穿透血脑屏障的治疗神经炎症的药物。该研究发现了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替宁抑制神经炎症的新靶点,首次发现了尼古丁与可替宁可以与MD2蛋白直接结合,并抑制TLR4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这不仅为新型的快速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神经炎症药物开发提供了结构基础,也为更有效的治疗神经炎症做出了理论指导。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综述 | 科学家如何应对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的耐药?
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靶向治疗的有力武器。然而遗憾的是,与其他靶向治疗一样,新的EGFR突变及相关耐药机制已在三代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患者开始对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出现耐药。本文综述了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现状,介绍了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对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的应对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解决耐药问题难以做到一劳永逸,克服耐药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持久命题。因此,探明具体的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处理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的最佳办法。液体活检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了解患者中存在的耐药分子机制,这为解决耐药问题提供了更精准的方向。新一代EGFR靶向药物、联合治疗以及序贯治疗为解决三代药物耐药提供了新的武器,“篮子试验”和“伞式试验”等平台试验则为了解罕见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提供了有效的临床验证方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The Innovation
Volume 2 Issue 2
May 28, 2021
关于The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由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100多位科学家共同创立,他们将致力于前沿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瑞士的三位不同学科背景的主编将带领团队,打造前瞻性愿景。
◆The Innovation 与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的其他期刊合作,严格贯彻科学严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的标准。编委会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组成,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型的审稿人进行同行评议。
◆因为本刊为开放获取期刊,所以我们出版的全部研究成果将为所有读者提供永久免费访问。采取连续出版机制,论文将立即在Cell.com和ScienceDirect上发布,可在主流数据库实现检索。我们还将发布面向公众的研究介绍、图形摘要和相关述评,帮助更广泛的公众理解The Innovation 上发表的研究。
欢迎加入The Innovation 科研俱乐部!
我们邀请国内优秀的科研同行加入The Innovation科研俱乐部,共同分享交流前沿科学。The Innovation 科研俱乐部成员可定期获取The Innovation最新研究,优先参与The Innovation举办的活动,如您是中科院青促会会员,还可享受Cell Press期刊在论文发表方面的优惠政策。
长按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即刻加入
The Innovation科研俱乐部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
访问The Innovation主页,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