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Science特刊征稿: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新突破!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
2024-09-05

交叉学科

Interdisciplinary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交叉学科开放获取期刊iScience现正式发布“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Medical-industrial integr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特刊的征稿通知。


本期特刊旨在重点关注促进心血管疾病诊疗进步的医工融合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特邀黄源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戈钧教授(清华大学)、王东教授(深圳大学)和江山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担任特刊客座编辑,我们诚挚欢迎相关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为本期特刊贡献您宝贵的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


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6月1日


客座编辑:黄源,戈钧,王东,江山


Cell Press编辑:林宇卿 (iScience科学编辑)


扫描二维码

查看征稿详情


在过去十年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导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有趣的是,大量高水平研究表明:生命医学和应用科学的跨学科交叉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本期特刊旨在全面介绍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最新突破、前沿技术以及新兴趋势。


我们诚挚邀请广大研究人员,就“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领域相关的以下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提交您的论文:


  1. 基于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协同催化清除ROS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

  2. 利用功能性纳米材料递送系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

  3.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成像、光学治疗以及光学诊疗研究;

  4. 具有药物控释功能的血管内支架研究;

  5. 柔性生物电子在心血管健康监测方面的医工交叉研究,如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外膜等生理信号的监测;

  6. 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血管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新方法,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虚拟医学、定制化医疗等。


我们诚邀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交您的原创性研究文章、综述以及观点论文,为本期“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特刊做出贡献。所有手稿均应呈现该领域中新颖的发现,批判的思维,以及深远的见解。所有提交的论文都将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以确保具备最高的科学水准。


本期特刊的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1日。请您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稿,并注明专向“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特刊投稿。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通过y.lin@cell.com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的关注,我们热切期待您参与共建本期特刊!


扫描二维码

提交您的论文


相关期刊介绍


iScience是细胞出版社出版旗下的交叉学科开放获取期刊。我们致力于发表推动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取得进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本刊的持续出版模式意味着您的研究论文一经发表即可在线获取。iScience已被PubMed、Scopus和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SCI)索引,可以确保它能覆盖尽可能广泛的受众群体。本刊投稿方式简单、高效且公平,此外本刊对诚信的承诺使得我们发表的STAR Methods具备高的编辑标准。如您要了解更多关于向iScience投稿的信息,欢迎访问我们的作者须知。


扫描左方二维码

访问iScience主页


客座编辑介绍


黄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黄源,现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心脏外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研究,柔性电子材料研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心衰发病机制研究,心血管疾病负担研究等。第一/通讯作者在The Innovation(2篇)、Microbiome、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Cover Story)、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iScience(Cover Story)、iMeta(Cover Stor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封面文章3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32.1,累计影响因子>100+。同时担任The Innovation期刊青年编委,iMeta期刊执行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科学编辑,担任Nature Medicine、Nature Electronics、The Innovation、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Science等期刊特邀审稿人,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基金1项,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

戈钧

清华大学

戈钧,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长聘教授。于2004年,2009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回到清华大学工作,从事酶催化,纳米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工作。先后获得863青年科学家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资助。入选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35位35岁以下创新人物,获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未来化工学者”奖等奖项。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王东

深圳大学

王东,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王东教授获得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聚焦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开发以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迄今,发表论文212篇,包括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Matter (2篇)、Adv. Mater. (13篇)、Angew. Chem. Int. Ed. (12篇)、J. Am. Chem. Soc. (7篇)、Adv. Funct. Mater. (15篇)、ACS Nano (14篇)、Biomaterials (14 篇)、Acc. Chem. Res. (2篇)、Chem. Rev. (2篇)、Chem.Soc. Rev. (3篇),其中1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王东教授入选了Biomaterial Science、Science China Chemistry、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和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新锐科学家。目前担任Luminescence期刊主编,以及Aggregate、VIEW、Exploration、BMEMat、Biosensors 、SmartMat、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等多个期刊的编委或青年编委。

江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江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1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19-202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23年1月加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有柔性电子、生物电子、超材料、超表面等。近五年来出版英文专著1部,以一作或通讯在Advanced Materials(2篇)、The Innovation(2篇)、Materials & Design、Carbon、Rare Metals、Composite Structur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20的4篇,高被引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西电优青储备)、航空科学基金、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国重开放基金、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等。以核心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2项、航空院所项目2项、JKW项目1项等。担任英文期刊Biomaterials and Biosensors副主编,中科院一区SCI期刊Rare Metals客座编辑,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The Innovation、Nonlinear Dynamics、《振动与冲击》等20余本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

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的编辑与全球的作者、审稿人一起,创办了一系列优秀出版物,未来我们也将不断深耕科研创新和科学信息的传播交流,启迪更多科学新发现。


CellPress细胞出版社


推荐阅读

6月30日截稿丨唐智勇院士领衔iScience特刊:纳米医学与健康科学新技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征稿详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ellPress细胞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