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同文化:探索人类与动物的文化线索 | Cell Press青促会述评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
2024-09-0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CellPress细胞科学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作为世界领先的全科学领域学术出版社,细胞出版社特与“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合作开设“青促会述评”专栏,以期增进学术互动,促进国际交流。


2024年第十二期(总第170期)专栏文章,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孙宝珺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中的论文发表述评。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阅读论文


“共同文化”概念是一个新颖的框架,用于理解动物物种(包括但不限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文化演化。它探讨了动物物种之间的互动动态,特别是不同物种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和认知适应。近日,Cédric Sueur和Michael Huffman两位科学家共同撰写综述论文,围绕共同文化的概念、实例和其对保护生物学的影响等开展论述。论文展示了跨物种文化交流的各种实例;论述了共同文化对物种特有文化观念的挑战;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以及动物社会之间的复杂性和互相关联性;展望了共同文化的未来研究应该着眼于其对保护、城市规划以及对动物认知和行为的深入理解中。上述论文于2024年7月19日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综述类期刊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


该论文从共同文化的提出背景、共同文化的定义、共同文化的驱动因素、共同文化案例和未来研究方向等多个方面开展论述。


“共同文化”的提出背景跨物种学习,即动物可以从其他物种那里获得并采纳新行为,这显示了动物行为在面对与其他物种互动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然而,现有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种物种如何适应和改变其行为以响应另一种物种,而事实更可能是这一过程是双向的。因此,作者提出了“共同文化”或跨物种文化的概念。


共同文化的定义作者提到,在之前Marzluff和Angell的工作中,他们开创性地引入了“文化共同进化”的概念。尽管这一概念意义重大,但关于人类和动物进化中的共同文化的研究仍然有限。这种共同进化涉及到人类和其他文化发展中的物种之间的文化过程。人类与这些物种之间的互动可以加速双方的文化进化。此外,尽管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但这一过程也可能发生在非人类物种之间。这表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同时且相互的行为发展,这在某些种群中是可见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共同的文化进化。


两个物种都必须占据相同的地理空间,并参与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共同文化的概念不仅意味着两种文化在两个共享空间和互动的群体中共同进化,即双方的文化驱动力,而且意味着这两个群体共享一种文化,或者由于活动的同步性,他们的文化受到对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共同文化还意味着一种更深层次的互动,其中行为和知识不仅被观察和同化,而且一个物种的行为会积极地塑造另一个物种的文化进化。


共同文化的驱动因素:作者提出,种间学习是共同文化产生的驱动力。并且群体混居和物种间接触,以及城市环境等为这种种间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譬如,栖息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的混合蝙蝠群体表明,蝙蝠的栖息地选择受到其他共12种蝙蝠的影响,具有温度调节和物种间信息传递的好处。由两种或更多种物种组成的混合物种群,它们在协调活动以实现在共享栖息地中的取食和对抗天敌等方面均体现出优势。动物在城市环境中的新行为是动物与人类之间跨物种学习的重要案例。受人类互动影响的日本猕猴的行为体现了共同文化。在指定的猕猴公园中,饲养员的喂食促进了人与猕猴之间的和平共处。相反,在认为猕猴有害的地区,人类的攻击性行为会引发它们的恐惧或敌意。这些案例展示了人类与猕猴之间多样化的共同文化动态。


共同文化案例:作者总结了资源寻找、合作狩猎、药用文化、信号趋同等多方面的案例。譬如,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的人类与黑喉响蜜鴷之间的共生关系。在这种独特的相互作用中,黑喉响蜜鴷引导人类找到蜜蜂(Apis mellifera)的巢穴,人类采集蜂蜜和蜜蜂幼虫,而鸟类则以蜂蜡为食。而最引人入胜的例子当属日本猕猴(Macaca fuscata)与梅花鹿(Cervus nippon)的共同文化关系(图 1)。最初,这两个物种在空间上形成了紧密的邻近关系,从它们的共存中相互受益。猕猴在树上觅食时,会不经意间掉落食物,这些食物成为梅花鹿的能量来源,通过捡食这些掉落的食物,梅花鹿的觅食效率得到了提高。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梅花鹿与猕猴之间强烈的共生动态。这种关系的一个不寻常之处在于梅花鹿的食粪行为,尤其是在猕猴的栖息地周围,它们会食用猕猴的粪便。随着这种关系的演变,人们观察到一些猕猴会为梅花鹿梳理毛发,这一行为表明它们之间的物种间联系正在加深。在屋久岛上(Yakushima Island),这种相互作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共同文化现象,猕猴会骑在梅花鹿的身上。有趣的是,在日本屋久岛和米之丘(Minoo),这些相互作用已经导致了跨物种的性行为。这些例子涉及雄性猕猴与雌性梅花鹿发生性关系,以及雌性猕猴与雄性梅花鹿之间的性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并非被动,猕猴和梅花鹿的行为和态度表明了它们对相互作用的意愿。例如,某些梅花鹿会注视着猕猴并调整自己的位置,以表示准备互动或避免彼此有瓜葛。因此,屋久岛的不同地点展现出了不同形式的共文化,反映了当地梅花鹿和猕猴种群之间独特的动态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凸显了生活在紧密邻近的不同物种之间发展出高度复杂和不寻常行为的能力。从共享觅食和梳理毛发到更复杂的行为,如骑乘和跨物种性活动,它们相互作用的进化表明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物种之间在社会和行为适应方面的高水平。它们相互学习并发展了共同文化行为。


▲图1 日本猕猴与梅花鹿之间的亲近(左上)导致了诸如梳理毛发(右上)、骑乘(左下)或嬉戏(右下)等互动。图片来源:Alexandre Bonnefoy。


共同文化未来研究展望: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跨物种社交网络、城市环境中的野生动物、文化与遗传的共同进化等未来研究方向。作者指出,跨物种社交网络的研究与共同文化的概念相吻合,它探讨了不同物种如何在共享环境中相互作用、学习和适应其行为。此外,研究城市动物认知与共同文化的关系,揭示了动物如何调整其认知能力以适应与自然环境截然不同的城市环境。这种适应涉及野生动物与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共同文化的概念,其中涉及的两个物种都发生进化和改变,为文化和遗传共同进化提供了细致的理解。在共同文化中,两个物种相互影响并适应彼此的存在,导致共同的进化变化。


探索共同文化,即强调人类与动物之间以及非人类动物物种之间的种间文化,为不同物种如何共同进化以及相互影响彼此的行为和认知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这一概念挑战了将文化和学习视为某些物种特有现象的传统理解,强调了在不同背景下,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种间互动的复杂动态。对共同文化的研究是理解生命相互关联性的前沿领域。作者号召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揭示这些进化过程的复杂性,为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和深入理解动物认知和行为提供借鉴。



论文摘要


“共同文化”概念是一个新颖的框架,用于理解动物物种(包括但不限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文化演化。它探讨了种间互动的动态,特别是不同物种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和认知适应。本文突出展示了跨物种文化交流的各种实例,如通过动物获取药用植物从而形成共同的药用文化、城市野生动物的适应性行为以及动物物种之间的合作行为。共同文化挑战了物种特有文化的观念,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之间以及动物社会之间的复杂性和互相关联性。针对共同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正在倡导和强调其对生态保护、城市规划以及对动物认知和行为的深入理解中的深远影响。


The concept of ‘co-culture’ is introduced as a nove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mutual cultural evolution between animal species, including, but not only, humans. It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interspecies interactions, particularly in how different species influence each other’s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adaptations. Various instances of interspecies cultural exchange are highlighted, such as the acquisi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from animals resulting in a shared medicinal culture, adaptive behaviours of urban wildlife, and cooperative behaviours between animal species. Co-culture challenges the notion of species-specific culture, underscoring the complexity and interconnectedness of human and animal societies, and between animal societies. Further research into co-culture is advocating and emphasising it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urban planning,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nimal cognition and behaviour.

向下滑动阅览摘要原文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述评人简介


孙宝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23年)

Sunbaojun@ioz.ac.cn

孙宝珺,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23年),生命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重点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爬行动物的行为、生理和生活史响应格局与机制。目前在Ecological Monographs、Current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Conservation Biology、Ecography、Functional Ecology 和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等生态学和生物学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现担任Integrative Zo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AThe Innovation等杂志编委。


Baojun Sun,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xcellent Member of Youth Innov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 CAS since 2023.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animal ecology, with current focus on reptil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t behavioral, physiological, and life-historical scales.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50 SCI papers on Ecological Monograph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Ecography, Functional Ecology,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etc. He is currently o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Integrative Zo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A and The Innovation etc.

向下滑动阅览英文简历


相关论文信息

原文刊载于CellPress细胞出版社

旗下期刊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上,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论文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Youth Innov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于2011年6月成立,是中科院对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有效组织和支持,团结、凝聚全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促进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Youth Innov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 (YIPA) was founded in 2011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AS). It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by promoting their academic vis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YIPA has currently more than 4000 members from 109 institutions and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including Life Sciences, Earth Science, Chemistry& Material, Mathematics &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They are organized in 6 discipline branches and 13 local branches.

向下滑动阅览青促会的英文介绍


推荐阅读

原位构建具有受损组织防粘连作用的水凝胶润滑涂层 | Cell Press青促会述评


一路向北,“尾尾”道来——北美豪猪化石揭示的南美型尾椎揭示生态分化历史 | Cell Press 青促会评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ellPress细胞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