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作戏剧精品 讴歌伟大时代——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戏剧创作高峰论坛综述

武丹丹 中国戏剧家协会 2022-04-25


创作戏剧精品 讴歌伟大时代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

戏剧创作高峰论坛综述


论坛现场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于10月26日-11月12日在福州成功举办。自本届起,中国戏剧家协会积极转变思路、守正创新,不仅仅将戏剧节作为近两年来新创作的优秀戏剧作品的展示平台,更是把探讨问题、研究课题、达成共识,增强戏剧节理论评论质量和实际效果作为新的追求。

11月10日,“第十六届中国剧节·戏剧创作高峰论坛”在福建省闽江饭店西湖厅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和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王评章主持。参加论坛的有关领导有: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剧作家吕育忠,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孟冰,中国剧协副主席、表演艺术家杨凤一,中国剧协副主席、表演艺术家柳萍,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吴新斌,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饶文富等。参加论坛的戏剧界专家有:剧作家徐棻,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家薛若琳,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家周育德,福建省剧协原主席、剧作家王仁杰,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剧作家孙德民,中国剧协分党组原副书记、戏剧理论家王蕴明,剧作家姚金成,盐都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原局长、剧作家陈明,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厦门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剧作家曾学文,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剧作家陈涌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等。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福建方面的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中国戏剧节观摩的各地戏剧界代表以及多家媒体记者。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主持论坛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王评章主持论坛


论坛不仅仅是对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所做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是中国剧协分党组按照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在10月31日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活动。


论坛现场


一、书写时代、讴歌人民理应成为戏剧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戏剧的方针政策,戏剧的大环境得到强有力的改善,特别是戏曲现代戏创作,以“四个讴歌”为遵循,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思想高度、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热情地书写时代、讴歌时代的好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现代戏是反映现实生活最直接、与人民群众情感最靠近的艺术样式。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创作出既有当代感又具引领性的优秀戏剧作品,是时代赋予剧作家的责任与使命。当前的戏剧舞台上出现了许多歌颂时代楷模,讴歌英雄模范的作品,形势喜人。关注现实,聚焦时代已成为广大剧作者主动与自觉的艺术追求。但从整体来看,当下戏剧创作成果,与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的要求还有距离,与总书记倡导的多出精品,打造高峰的目标仍任重道远。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供给依然不足。在论坛上,与会者纷纷各抒己见。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说:“现实题材创作是戏剧人迫切的时代担当。戏剧必须对时代发声。试想,假如美术没有《父亲》对现实的关照,假如音乐没有《黄河大合唱》这样一种对抗战精神的提振,摄影没有《大眼睛》孩子对农村贫困儿童渴望美好生活的深刻发见,戏剧没有《焦裕禄》这样一批动人心魄的力作对当下生活的深切烛照,我觉得就是文艺的巨大缺憾。我们不努力对时代发声,就会被时代边缘化。但怎么发好声,值得深入研究。”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剧作家吕育忠认为现代戏创作亟待提升艺术质量,根源是理念与根源上存在着以下问题:现在很多单位在制定创作规划中存在,一是为规划而规划,所制定的规划就是为了应对评估检查。二是对本剧种艺术特色和艺术实力缺乏清醒的认知,不切实际。三是在中长期规划中,对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创作的剧目,重视程度不够,思想准备不足,缺少前瞻性和针对性。四是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个重要的创作环节缺少必要的保障,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达不到预期水平,离“优秀”二字也尚有距离。

实践证明,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一要看创作者的功力,二要看艺术管理者的眼力。道理很简单,没有功力的创作,原本就不该进入院团长的审美眼界,一个院团长的判断力、决策力,决定着一部作品、一个群体、一份事业,甚至决定着一个剧种的未来。同时,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追求的剧作者,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正视自己的短处,这既是一种学养,更是一种涵养。


中国剧协分党组原副书记、戏剧理论家王蕴明指出:现代戏的创作,同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非艺术性的短期的功利意识,这是当前戏曲创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要重视创作人才的培养。


以现代戏“公仆三部曲”取得骄人成绩从而备受瞩目的剧作家姚金成,结合自身的创作体会说:我叫得响的作品大都是现实题材的,大多是英模戏,都是非常难啃的骨头。我写每个戏都写得辗转反侧,焦虑失眠。现实题材剧本创作的两个最大难点,一是对现实生活矛盾的提炼和设置上抓不住重点,使不上劲;二是对歌颂时代和表现时代的关系把不住分寸。我们传统戏过去曾经有一段叫“传奇”,而现实题材面对的多是和平岁月,说到底就是故事不好编。但我确实是因难而得福,包括最近创作的《重渡沟》,我感到很幸运,确实是难出了好戏,逼出了好戏。


盐都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原局长、剧作家陈明觉得现代戏创作就是讲对生活的发现,最重要的就是生活,发现生活之后还要有提炼生活的本领,要把自己融入生活,这是一个责任。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厦门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剧作家曾学文则提出:今天,要从另一个角度看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应该增加当下生活美学的参照系。


二、提升戏剧文本的思想艺术质量是出现精品力作的重要前提


重视剧本创作,几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尽管创作队伍和创作环境都更加向好,但优秀文本和优秀剧作家仍是制约精品力作的关键。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剧作家吕育忠指出:戏剧创作今后主要要解决的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质量“好不好”、品格“高不高”的问题。

当下的戏剧创作恰恰在剧本创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剧目数量很大,质量参差不齐,好戏佳作匮乏,有歌无剧、有舞缺剧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剧本过不了“生活关”。剧作者的生活储备不足,资历阅历不深,缺少生活质感,从生活中打捞剧本,从灵魂深处挖掘剧本的心气和能力不足;闭门造车,生编硬造,抓点材料就写,百度一下就下手,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少低劣作品的通病。二是剧本过不了“思想关”。缺少深邃、尖锐、有分量的思想穿透力,缺少对时代和历史生活的深刻把握和发现,缺少对人以及人的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缺少强大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三是剧本过不了“文学关”。很多创作者既不能对所要创作的素材进行巧妙地概括和提炼,也不能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反映所要反映的人和事,又缺少个体的内在体验以及精巧的艺术呈现,大大削弱了作品的生命活力和艺术品格。四是剧本过不了“人物关”。人物形象是作品的至高点,传之久远、经典永恒的人物形象,一定是个性鲜明、形象独特、情感丰富、性格多元的结合体,但目前一些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没有性格刻画、心理描写,也不见环境渲染、细节铺陈,扁平化、单一化,似曾相识,苍白无力,留不下令人难忘的“这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五是剧本过不了“想象关”。艺术点石成金,化平凡为非凡,化普通为神奇,都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使然,但现在一些剧作者不把创作作为主体激情的体验,而是把创作作为亦步亦趋的艺匠式的摹写,不以追求高尚为目的,不以提升净化人的灵魂为根本,不能借助想象的翅膀,不能以形象的感受、思索、领悟表达生活。这样创作出来的剧本,必然生硬矫情,毫无生命力可言。


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孟冰着重提到话剧创作,他说,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直击人心的,还是那些有真情实感,接地气,发自内心的作品。不在于人物是什么身份,而在于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生动鲜活的人。


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剧作家孙德民以《生活是戏曲创新的原动力》为题,旗帜鲜明的表示,艺术家有责任提升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张扬和鼓舞真善美,剧作家有责任多创作引导和鼓舞人民群众、弘扬正能量、有温度的戏剧作品。


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剧作家陈涌泉提出戏剧创作要有“六力”,眼力,实力,定力,毅力,动力,合力。眼力是前提,实力是核心,定力是基础,毅力是关键,动力是源泉,合力是保障。


三、领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本质,张扬中国戏曲的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共同构成,中国戏曲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着表现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和讴歌当代精神的广泛群众性、生动感染力。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家薛若琳以学术角度,融合中国戏曲历史和创作现状,阐述了现代戏、传统戏和新编历史齐头并进的意义。

许多专家认为,中国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年的戏曲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对传统剧目的有效整理和改编,这么多的戏曲剧种肯定不会存活到今天,更不要谈发展。我们不仅要挖掘、整理、传承好优秀的保留剧目,而且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时代的新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吴新斌简要介绍了福建省戏剧创作的情况。他说,近年来,中国戏曲界对戏曲自身文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戏曲艺术本体审美特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福建省的戏曲创作环境。福建戏曲界在剧本创作优先、突出剧种特色、回归戏曲本体、返本开新等理念上达成了较普遍的共识。剧作家们在深刻捕捉由时代变迁带来的新兴感受的基础上,与剧作的现实感、与鲜明的当代艺术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激情和张力。在保持思想内涵深刻凝重的同时,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注重文学性与戏剧性、舞台性的结合,重视戏曲传统与剧种、城市方言、曲调及民间性等内涵,讲求戏曲本体的回归和精准特色,努力将曾经过时或者已经暗淡的戏曲性以及属于戏曲的形式和技巧重新找回,推进拓展了福建戏曲的传统优势。


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指出,当代戏剧的快速发展是多维度的,一方面,剧作家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还要从观众的美学变化中去把握时代。今天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必须并已经发生了变化,无论是现代戏的创作,传统戏的改编,还是在历史剧的创作上,都要有当下感。当下感首先是价值观,生命本身的价值,人本身的存在价值。面对一个全新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如何以更好的戏剧作品反映和参与社会进程,使戏剧与时代同行,这是社会和时代发展对戏曲创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福建省剧协原主席、剧作家王仁杰认为:戏曲传统剧目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比我们抛弃掉的多得多,优秀的东西,包括其中的人文情怀等等。整理、改编传统戏不能简单的为创新而创新,要尊重原著的精神,对古老剧种的剧目残本的保护尤为重要。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周育德说:传统剧目是剧种的根,是剧种的魂,昆曲《十五贯》成功的改编和整理,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范例。


86岁高龄的徐棻老师作了题为《奔跑在追赶时代的路上》的发言,以她多年创作的成功经验现身说法,当代戏曲必然是对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必然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


四、努力作为是戏剧创作与发展的永恒课题


就戏曲而言,近年惠民政策的确非常好,但这却使戏剧的市场生态面临挑战,我们既要认真研究如何维护几百年养育戏剧的生态链,又要通过政府的惠民补贴,让戏剧生态链发展得更好,让戏剧能够更加良性、健康地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提出自己的见解:戏曲的生态建设不仅是传统生态,包括剧院团自身的生态。戏曲的传承,是由人、由团队的传承,千万不要把几百年来中国自然形成的老百姓看戏要买票的生态链给破坏掉了。


论坛现场


与会者一致感到,我们的戏剧创作面临很多新课题,需要思考更多的新问题。陈彦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成果。他强调在高度重视现实题材创作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历史题材和传统经典的继承创新。对悠久的历史传统要有深深的敬畏感,这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石,也是更好地进行现实题材创作的最佳学习借鉴途径。本次论坛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境界,完善了戏剧创作螺旋式上升的一种新的认知。他提出目前戏剧创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第一是浮躁与急功近利的问题;第二是对生活和时代、历史缺乏高度艺术概括能力的问题;第三是如何让中国戏剧发展既突出时代特色,又保持生态平衡的问题。他倡导作家、院团在创作上要过慢生活。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是戏剧创作最根本的问题,剧作家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清楚你是最根本的那个环节。这是一种天赋的责任,作家就是一个孤独的职业,你是与孤独奋斗,当你不愿意与孤独奋斗,你更多想去凑热闹的时候,你这个作家的精神品格自然下滑。剧作家要多读书,多研究时代,多研究生活本质,可以少写一点,尤其是要有一种磨砺好作品的信心、信念、心性,把那些“催生”得太粗、太快、太不走心的“精品力作”,好好回回笼,走走心,从而真正走向精品,磨成力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国剧协将针对戏剧创作前进中的诸多问题,继续开设相关平台,深入研究探讨问题,努力推动戏剧由高原走向高峰。时代在召唤,人民在关切,中国戏剧大有可为!

(本文根据吴乃顾、张杭整理的会议纪要编写,编写者为《剧本》杂志副主编)


合影留念



微信号:zgxjjxh

图文编辑:谢天一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中国戏剧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