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点批评||张福贵:长风破浪会有时——周珉佳印象

张福贵 文艺论坛杂志社 2023-08-28

2009年,沈阳姑娘周珉佳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基地班毕业,保研到吉林大学跟随我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有一次一些研究生聚餐唱歌,谈笑间我才知道她从小学习小提琴和声乐,后来发现她对话剧、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爱好和兴趣,艺术感觉极好,这对于搞文学艺术鉴赏及研究来说,算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过,我隐约间也预感,这类性格活泼、思维敏锐、执行力强、读大学时出了教室就可以独自背包旅游去的学生,一般也就止步于硕士,不太会读到博士,更不会把坐冷板凳的学术科研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果然,研三的时候她差一点被学院推荐到辽宁电视台成为一名编导,不过后来她还是决定“凑凑热闹”考博,最终以排名第二的成绩成为我门下的博士。

她选择戏剧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我意料中的事,她的博士选题最后确定为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研究。一路下来,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坐冷板凳的功夫甚至超出了一般性格内敛的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珉佳学习与做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是投入——玩就不遗余力地玩,学就心无旁骛地学,所以自然学习效率高,生活也多彩。6年学业下来,周珉佳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资,勤奋过人,成果颇丰。对于自己薄弱的部分,她积极补课读书;对于自己擅长的部分,她深入思考撰写成文。她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假使当年未取消全国优博评审,我相信她的论文会有更好的结果。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认识这一类性格的学生,发觉能够持续做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并不是沉稳内向的性格,而是把投身学术研究当做自己事业的强大意志力和执行力。这可能是一种层次更高的兴趣。

近十年来,珉佳的学术研究系统性很强,线索非常清晰,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割裂,属于那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和研究路数。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将文学与艺术学交叉勾联,发挥得极为自如畅快。她重视数据,采用大数据时代的分析思路,论据客观准确,当然也有对研究前人的尊重和敬意;积极思考又思维敏捷,文字扎实,既有论述的机敏,又有美感的表达;重视文学性与剧场性的关系和研究意义,参与话题讨论,并勇于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有时候我不太同意她论文中的某些表述,她表现出东北姑娘的直爽和口才与我争辩。虽说她读博士时我已经不做吉大文学院的院长了,但是我觉得她倒真的符合我做院长时提出的 “鼓励思想个性,保护学术叛逆”的“院训”。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研究工作,夯实她戏剧史和戏剧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她读博期间我帮助她联络了南京大学,跟随戏剧影视方面的专家胡星亮教授在南大专门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为了获得戏剧市场最新的一手资料和1980年代的戏剧档案,珉佳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采访,在北京人艺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档案管理部门深入发掘材料,调阅剧场图纸、演出场次记录和剧照,去各大城市的剧场看现场演出,搜集光碟、视频,邮购书刊资料。博士毕业之后,她从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研究中捕捉到了校园戏剧创作的历史性和前沿性问题。高校戏剧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戏剧界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尚缺少一套完整的、成系统的、规范的戏剧理论指导,于是珉佳看准了这一研究生长点,从民众戏剧社一直做到了当代的大学生戏剧节,眼光独到,史料扎实。不到29岁,她便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门做高校戏剧社团的原创剧研究。作为国内首批系统研究校园话剧的青年学者之一,她的《国内高校戏剧社团原创话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是一本较为重要的著作。之后,她又从1930—1940年代的青年大学生戏剧创作发现了抗战戏剧重勘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空间,开始踏踏实实地做细致的史料梳理和研究工作。为了使这部分研究更充分扎实,她选择赴上海戏剧学院做戏剧学在职博士后,为自己全面“补课”。在晋升了副教授之后,还能够主动选择心仪的学校做博士后研究,这在年轻学人中是不多见的。不为职称不为功名,只是为了避免触摸学术研究的“天花板”,她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加深对戏剧理论和戏剧史的认识和理解。

珉佳身上那种走路带风、说做就做的劲头为她矢志治学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她不满足于一般资料的梳理和理论的套用,而是用更理性客观的高视角看待“戏剧艺术”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努力建立自成一套的研究思路和表达体系,不被研究界的热点、惯性、话题所轻易左右。她观察敏锐,对新的文坛剧坛现象十分敏感,并有能力结合自己现有的研究深入思考,内化并形成个性化的认知。比起小说、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的研究,戏剧仍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小众研究。但随着学科体系的改革和重新划分,戏剧从大文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同影视艺术、艺术史学等二级学科归属于艺术学学科,戏剧就成了与文学并行的学科。从珉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她更看重“戏剧文学性”的位置。正是因为与以往戏剧学博士的研究视角大为不同,她写作的风格和研究剧目的角度也独树一帜。

在学术的道路上,珉佳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并且有坚定的信心,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没有辜负每一次机会。在专门的戏剧研究之外,她亦兼顾当代小说界和西方文艺理论,尤其关注当下小说创作的戏剧感投射和文体跨界等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她更注重文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她的《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之“再发现”:戏剧接受的历史逻辑与阐释导向》一文,在第三届“鲁迅、郭沫若、茅盾研究”高端论坛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好评,这为长久以来的郭沫若抗战戏剧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解读方法和史料判断依据;《新世纪抗战题材小说的叙事逻辑与戏剧感投射》一文,又从“文学研究”和“戏剧艺术”的双面视角解读新世纪抗战题材文学,理论阐释富有新意,对作品的解读能力也十分扎实;《中国剧坛的“后布莱希特时代”——兼谈<伽利略传>对当下国剧创作的启示》一文则体现了珉佳近几年来戏剧研究的质的飞跃,文章兼顾宏观叙事与审美感性分析,视野广阔,对当代中外剧坛的经典作品驾轻就熟,所选的支撑论据和阐释剧作的理论方法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成熟的批评意识,对中国当代剧坛对布莱希特的理解障碍都挖掘得十分深入,可堪目前最能见出她哲思睿智的代表作。我最欣赏她前不久刚发表的一篇对当代文学批评家何平的评论文章——《包容更多的可能性,却也不做“花剌子模信使”》:题好,行文更好!机智发扬,丝丝入扣。文章以王小波的寓言切入,不紧不慢,曲径通幽,却又恰如其分,严丝合缝,不禁令人感叹写作者的灵气与天分。珉佳作为评论者,严谨自持,对何平的研究与评价是经过沉淀思考的,而非恭维之言,这对于后辈来说已属难得,更不要说,珉佳在这篇文章中摸索到了何平对文学的鉴赏判断和文学批评的依据,铲挖出何平对作家的“来处”和“归途”的理解,使作家的创作能够尽量准确地回归到构思的原场域,还原创作者的创作经验出处,并且在经典化之后总结文学史某一文学症候的动因和症状。文章纵横开阖,读起来却又生动活泼,新见迭出,形成了自己的文字风格。读过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丫头算是出师了!

到目前为止,珉佳已经发表文章30余篇,质量不断走高,风格逐渐形成。她在高校除了科研和教学,还将自己的研究付诸实践,从事校园话剧和微电影的创作和排演工作。总的来说,她目前的研究基于实践,证于现实。珉佳在2019年初作为优秀人才被西南交通大学引进,同时担任《当代文坛》编辑部的特邀编辑。这其中当然有各位学者的推荐和扶持,但她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清晰理性的思维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的确对得起这份赏识和责任。愿她能守住这份韧性和耐力,保持住初心和灵气,以及不从俗入流的眼光和心境。

15年间,珉佳已从家乡沈阳走过武汉、长春、南京、西安、上海和成都这几个城市。塞北的雪和长江的雨伴她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成长,眼界越来越宽,越来越冷静,思考问题也越来越成熟。她自己也感慨:“看过才知道别人是怎样学的,尝试过才知道戏剧是怎么玩的,经历过才知道人家是怎样活的。”这样的女孩子,顽强自持,活得也够坦白,有极强的勇气和抗压能力。她读书的时候擅长的是“发现问题”,工作了之后擅长的是“解决问题”。她有条不紊地协调着教学、科研、编稿、家庭的关系,每年保持将近15万字的写作,包括研究论文、文艺评论等。这个走路带风的姑娘不怕寂寞,不怕寒冷与炎热,不怕逆境与坎坷,却生怕别人问她想不想家,因为“家乡”这个词汇在她的头脑中已经不具有太清晰的轮廓。生活过太多的城市,反而模糊掉了“家乡”的印象。珉佳喜欢喝酒,夏天喝解释说自己渴了,冬天喝解释说自己冷了,不过酒过三巡也会说出“我不太有根的概念”这般清醒之语。虽然作为独生女,她父母随迁西安而后成都,但是,这句话还是说出了一丝伤感和遗憾。可以体会,她伤感的本质并不是对家乡沈阳的疏离感,而是现代人漂泊于某地所缺失的归属感和丧失的新奇感。就连她的儿子,她也很难界定究竟是属于“哪旮旯儿”的人。疫情之前,她从成都来长春与我和同学们聚会时戏言,一个沈阳人和一个西安人居然生出来一个小成都!戏谑之间,作为她的老师,我大概也能够体会到她的无奈,以及对骨感现实欲语还休的心境,虽说我人到暮年并没有离开东北。

周珉佳,这个风风火火的东北姑娘,从北走到南,又从东走到西,走过大路亦走过小路,却从不止步。作为一名小有成就的青年学者,珉佳的学术之路已经有了很不错的起步,我相信她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同时,珉佳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合格的妻子和慈爱的妈妈,我也希望她的生活安稳幸福,张弛有度。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刊于《文艺论坛》2021年第1期

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超链接:《文艺论坛》2021年第1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刘瑶

责编|佘晔

审核|孙婵

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投稿邮箱
1.艺术、影视评论

孙    婵 | 610757625@qq.com
孙海庆 | 190055205@qq.com
肖    弋(特约)| 714583104@qq.com

2.文学影视评论

佘    晔 | 874009234@qq.com

刘    瑶 | 2372951610@qq.com

马新亚(特约)| 602692733@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扫码关注我们

文艺论坛小程序

文艺论坛微信公众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