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点批评||魏华莹:《黄河东流去》创作考论

魏华莹 文艺论坛杂志社 2023-08-28

摘 要:《黄河东流去》是李准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也是其经历新时期初《大河奔流》批评的压抑,重回农民问题的长篇巨制。文章通过考证创作过程,发现李准的写作与家史、地方史、民族史的关系,作为跨界作家和剧作家在不同文体间的吸收与借鉴,从而摆脱既有“跟政策”的批评范式,发现其如何通过不断地纠正写作方式,创作出符合不同时期文学规范的作品。

关键词:《黄河东流去》;家史;文学新人;文学改写

魏华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于郑州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在《文艺报》《河南日报》等发表评论文章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多项;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学术新星、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李准被认为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为政治服务最有成绩的作家”,1953年凭借《不能走那条路》成名,后在电影剧本、小说领域取得诸多成绩,《老兵新传》《龙马精神》《李双双》引起全国范围的轰动。“文革”后的复出之路却颇费周折,《大河奔流》经过反复修改作为1979年国庆重点献礼片,上映之后遭到诸多批评。根据《大河奔流》改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写作长期陷入困顿,上下卷的出版间隔五年之久,但还是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既有的研究多从大的历史场域考察其与“十七年”文学的转折和延续,以及新时期的复出之路等问题。本文尝试从创作本源出发,通过梳理《黄河东流去》的写作过程,发现李准的创作与个人史、地方史、民族史的关系,作为跨界作家和剧作家在不同文体间的吸收与借鉴,以及摆脱“跟政策”的批评范式,发现其对于读者接受的重视,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地纠正自我写作方式,创作出符合不同时期文学规范的作品。

一、家史、村戏与《黄水传》

 《黄河东流去》的写作最初动机是李准对河南黄泛区历史的熟悉。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为阻止日本军队西进,采用“以水代兵”策略,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人为造成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洪水淹没冲毁村庄3000余座,房屋数百万间,死亡民众达89万人,逃离家园达391万人,受灾人数超过1200万。至1947年堵口成功,黄河泛滥长达8年9个月,为亘古未有之人间惨剧。

  李准与黄泛区难民的交集发生在1941年。因河南大旱,家境陷入贫困,读了一年初中的李准被迫辍学。13岁的他和本村几个小伙伴一起随难民步行赴西安投奔表叔,准备报考当时的国立五中。从洛阳启程,背着行李,带着干粮,挤上西去的火车。在陇海线上,李准看到从黄泛区逃出来的成千上万的难民推着小车,挑着坡筐,挎着篮子,形成一条饥饿的走廊。到处是乞丐,到处是饿死的难民尸体。他曾看到一位青年妇女,为了救活将要饿死的丈夫,自卖自身,换一点粮食给丈夫吃。临走还脱掉布衫,换了两个烧饼塞到丈夫手里。当时是李准第一次离开家,因中途没有扒上火车,和同行的四位同学失散,被留在站台上,拖着4人行李,被大雨淋透,夜间站在一个席棚下避雨,还被索要五角钱。当天夜里,李准长大了许多。第二天黎明雨停了,李准看到地上不少死尸。他向几位刚下车的逃难叔伯诉说遭遇,他们帮他挤上火车,还把4个行李递给他。到西安后,报考国立中学未遂,在西安度过近半年的流浪生涯,于秋天返回家乡。这段触目惊心的经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还谈及“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流民图’,但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恐怕要数这一次”。1949年,李准作为农村银行信贷员,到黄泛区为返乡农民发放麦种和农具,看到很多惨不忍睹的情景。有个村子在黄河决口中死绝的有28户,被黄水淹死和因旱灾饿死的有208人,还有72人找不到下落。在一所倒塌的茅屋里,一家大小5口人的骨骸堆在一起。这些历史记忆都刻在李准的心里,部分情景写入《黄河东流去》。

  1969年“文革”期间,李准“被打倒”,下放到黄泛区西华县屈庄“劳动改造”。村民知道他是文化人,熟悉之后,就有人来找他写祭文。最初是所在屈庄的两兄弟要求为大哥写祭文,说大哥一辈子受苦,把两个弟弟带大,自己没有娶媳妇,却分别给弟弟娶了媳妇。大弟弟曾被抓壮丁,从军队逃回来又被抓住,按照规定,逃兵是要被枪毙的。大哥听到消息,愿意去替弟弟死,说弟弟家里老婆孩子一堆人,自己光棍没有负担,就带着钱走了门路,将弟弟换回来。后来人家出于同情,也没有枪毙他。李准听了很受感动,就把祭文写得很有感情,开追悼会那天很多人都哭了。还有村东头一位老贫农的祭文。他逃荒到陕西后,靠宰牛生活,每天把一大锅牛肉汤分给逃荒去的同乡们喝,就这样救活了100多口人。自己一辈子没有讨过老婆,却操持着三个兄弟都成了家。有个小弟弟,被他娘卖出去两次,他追去抱回两次。有一次,他找了三天,才发现弟弟的印花布小棉裤搭在一家门外绳子上晒着,就这样找到了弟弟。李准把这些事写成悼词,主持人在会上一念,很多人都哭了。以后就传出去了,都知道有个写祭文的老李。从此,三里五村不断有人找他,陆续写了几十篇,都是一部部真实感人的难民家史。

  李准搬到前高大队后,村里住着一位叫留建的人,在业余剧团演过戏,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只有几个样板戏,群众都不愿意看了。留建多年不演戏,也想唱,就鼓动李准写部戏,在村子里演。大队支书也支持他写戏。李准心有忌惮,就在大儿子的帮助下写出《榆树记》。“主角是个老太太,她孩子是生产队长,撂挑子不干,她忆苦思甜,教育儿子。”戏排好后,大年初一正式演出,村里还搭个台子,演出很成功。外大队的也请着去演出,一直唱到十五之后。《榆树记》被认为是李准创作《大河奔流》的雏形。

  李准1973年“解放”后,被允许回到郑州写作。次年开始创作《大河奔流》,曾到黄泛区的通许县、中牟县、淮阳县、郑州花园口公社,收集的家史不下200家,但一直找不到写作方向,还沿黄河到济南,搜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和地方风情等资料,后又到烟台、威海等地采访。为了搜集“花园口决堤”时河南逃荒难民情况,还曾赴武汉、四川、西安、咸阳、延安等地。1975年完成剧本《大河奔流》的写作。

  剧本重点突出了李麦的形象,人物原型集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母亲和日常接触的陈大娘等为一体。杜凤瑞是河南方城县人,曾任云南剿匪司令员,1958年和台湾国民党空军激战时不幸牺牲,年仅25岁。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母亲作报告时,李准被打动,随即采访了她。他还曾在灵宝县发现一个老太太,丈夫是个卖豆腐的,为了十八亩地,跟地主打了一辈子官司,第三年打到了南京。李准跟她谈了三天三夜。

  提及李准的黄泛区历史书写《大河奔流》与《黄河东流去》,不能忽略新中国河南第一部长篇小说《黄水传》,作者冯金堂是扶沟县崔桥镇人。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后,他靠撑船摆渡为生,后逃荒到陕西黄龙山,在外流浪八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黄水回归故道,才重返故里拓荒种地。冯金堂能说会唱,曾是村业余剧团的骨干分子,解放后在《翻身文艺》《人民文学艺》《长江文艺》等发表多篇作品。1957年至1959年,他以黄泛区为题材,写出了35万字的长篇小说《黄水传》,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黄水传》采用话本小说的形式,描写了黄泛区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全国解放三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画面。

  早在1954年4月,冯金堂参加了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到因写《不能走那条路》而闻名全国的李准,二人成为好友。1959年初,30多万字的《黄水传》终于写出来。“为了出版此书,他根据出版社的意见,来到北京进行修改,恰巧和李准住在一起。李准在写稿改稿之余,第一个读了《黄水传》,对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极为欣赏,同时也提出了修改意见。”冯金堂“在李准帮助下将作品润色后交给了编辑部。1959年底,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黄水传》正式出版”。小说塑造了武强、黑妮、二怪、油锤等人物形象,是最早反映黄泛区历史的文学作品,为黄泛区人们谱写了家史。贺敬之专程从北京来到扶沟,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宣布接收冯金堂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冯金堂、李准是黄泛区灾民的亲历者,李准少年时期的逃难经历、冯金堂多年作为灾民的流浪生涯使得他们对这段惨痛历史有着深刻的记忆。文学书写多以个人经历为主,虽然笔法不同,但都能做到真切感人。即便李准创作于“文革”时期的《大河奔流》,不免于“三突出”痕迹,作者对于人物、故事亦是信心满满。按照历史学家的研究,“若是兼顾了幸存者的声音、他们对往事进行的文学形式的构建以及他们对自己经历的解释,我们恰恰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当时的反应和行为。如果我们懂得幸存者自己的回忆和叙述对他们的生活曾经起过何种作用,我们就还能看到,他们对经历和历史的不断叙述加工,本身就是历史现实的一部分”。《黄水传》以章回体小说形式,为黄河立传。《大河奔流》以电影形式,塑造李麦的英雄形象,突出新旧社会黄河岸边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东流去》回归民间书写,讲述七户人家的流浪史,其中春义打算到黄龙山开荒种地本身就带有冯金堂逃难经历的影子。他们既讲述了黄河带来的民族苦难史,也写出了黄河孕育出的生生不息、倔强坚韧的民族品格。

(此为节选版本,全文请参阅纸质刊物)


刊于《文艺论坛》2021年第2期

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超链接:《文艺论坛》2021年第2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刘瑶

责编|佘晔

审核|孙婵

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投稿邮箱
1.艺术、影视评论

孙    婵 | 610757625@qq.com
孙海庆 | 190055205@qq.com
肖    弋(特约)| 714583104@qq.com

2.文学、影视评论

佘    晔 | 874009234@qq.com

刘    瑶 | 2372951610@qq.com

马新亚(特约)| 602692733@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扫码关注我们

文艺论坛小程序

文艺论坛微信公众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