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辅食篇〡科学添加辅食,不的不了解的那些事儿

2017-06-14 朵妈育儿手册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关注我们!

什么是辅食?顾名思义就是起主食之外的辅助作用的食品。


    每位家长对于宝宝添加辅食的问题都很重视,而在着手的添加辅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很多问题: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要拿什么给宝宝吃?  这个宝宝不吃,搁点盐啊,放点糖啊,没有味道怎么吃?       是不是煮得不够烂?      这个对宝宝好,多吃点多吃点.......


    每每被各种指点,各种插手,妈妈们都恨不得仰天长啸:到底该怎么办!!


    别急,问题是一个一个解决滴!

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关于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这个问题颇有争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都建议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六个月以后在母乳的基础上添加食物。但是事实上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是不能够一概而论的。辅食也不是越早添加越好,要视宝宝的健康、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成长需求来决定,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年龄。


同时,宝宝也会给你一些信号来提示你,考虑应该给他添加辅食了。


信号一:体重足够。体重已经能够达到出生时的两倍(至少6千克)。


信号二:发育成熟,能够控制自己的头部和上半身。能够扶着或靠着做起来,能控制自己的头部,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来表达自己对食物有没有兴趣。


信号三:吃奶量大增,容易感觉到饿。


信号四:看到大人吃饭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并且常常抓东西往最里面送。


信号五:伸舌反射消退,给他尝试一点食物时能很有兴趣地舔进嘴里并且吞下,而不是吐出来。


宝宝添加辅食的顺序: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最好是从果汁、蔬菜汁开始适应再到米汤、蛋黄等等。


从低过敏、淡口味的食物开始尝试,以尝试为主,不可一蹴而就。


7-9个月可从流质和泥状食物慢慢转变到丁状、薄片状的小体积固体,如肉末、烂面条、粥等。


●10-12个月开始向成人模式过度,如碎肉、碎菜、馒头等。


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1、添加过量的盐、糖等调味料。


    1岁以内的宝宝食物中不建议添加盐和任何调味品。过早的摄入盐对孩子的身体和肾脏都是负担。从不加盐到逐渐加,味觉是逐渐上升的过程。


2、辅食太过于单一。


    除奶水以外的食物对于婴儿来说都是陌生的,婴儿也是可以感受到来自食物的感官刺激的。大人觉得有营养的东西就一直给宝宝吃容易造成宝宝对食物感到厌倦,多点花样可能明显改善食欲。


3、辅食过于精细。


    一些父母给宝宝的食物过于精细,会使得宝宝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同时也不利于牙齿的萌出和排列。


有话要说:


    父母都很重视宝宝从食物当初摄取的营养,却忽视了培养宝宝进食的心情跟兴趣。


    最好给宝宝营造一个愉快的进食环境,培养宝宝对食物的兴趣。让宝宝知道吃饭是一个很开心、很享受的活动。并且要在宝宝清醒、愉悦的时候喂食,在宝宝抗拒的时候不要去强迫喂食,以免对日后产生影响。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