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教学30年的老兵,线上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电院田社平,施国勇的线上教学创新
电院e家人全新改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疫情之下,原来的三尺讲台变成了电脑屏幕,无论是刚开始执教的“青椒”,已有三五年经验的“老手”,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都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电院特推出“教学经验谈”栏目,分享电院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悟、经验技巧、典型案例,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共同塑造电院水准!
///
/// 本期分享人物:
田社平 副教授
电院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施国勇 教授
电院微纳电子学系
田社平和施国勇,是有着30年教龄的教师,特殊时期的教学却让“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为了保证课程质量,他们精心设计线上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落实课堂组织形式,得到学生及督导专家的一致认可。
田社平:把握住课前课后“30分钟”
田社平老师担任本科生课程《基本电路理论》、《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研究生课程《动态测试分析》等多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如何让课堂在线上“活”起来,如何在屏幕另一端的同学“动”起来,他想了不少办法。
田老师认为,从进入ZOOM课堂的那一刻,他的教学工作就开始了,课前15分钟、课间10分钟和课后5分钟是他口中的宝贵“30分钟”,他每次上课前总是亲切和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好!同学们早!”,询问大家最近在家都做什么,有没有运动健身,也会回答同学们还没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这些方式能够聚焦同学们的注意力,拉近他和同学们的距离,为正式的课堂教学做好热身。
为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他注重课堂互动,每讲完一个单元模块,花1~2分钟让所有同学在线完成、提交一道测试题目,实时检验同学的学习效果,让同学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听切换为动手做,提高学习效果。他与王志武老师共同讲授的研究生课程“动态测试分析”,采取研讨教学模式,课前细致备课,针对课程内容提前准备大量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上课时引导同学们积极发言,通过学生观点的分享、教师的评讲引申,让同学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锻炼了观点筛选整合以及表达的能力。
田老师说,这次特殊时期的教学让他在固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思考着更多的创新和改革,是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a) 课堂小测试 (b) 实时答题统计(后台)
课程讨论情况(从课程视频中截图)
施国勇:每个学生的学习屏幕都是一块黑板
施国勇老师主讲本科生课程《设计自动化引论》。这门课注重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施老师针对课程特点,结合了Zoom、Canvas、Skype、微信等平台的优势,保障线上教学的可靠性,同时他更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屏幕另一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反馈。
施老师在线教学课件
在授课过程中,施老师首先讲解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在同学们理解本节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编码。学生现编老师现改,通过共享学生屏幕的方法实现实时批改,纠正错误。同时,共享屏幕后全班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同学的逻辑思路,伴随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课堂效率事半功倍。施老师认为,要发挥线上授课的优势,每个学生的屏幕都是黑板,通过共享学生屏幕为指导学生学业提供更多的细节,如此高效的分享同龄人的思路与技巧也让线上课堂增添了前所未有的魅力。
此外,在进行代码实践教学时,他将自己的4名博士生组成课程代码辅导小分队。这个小分队会在本科生课堂时间之外指导同学们编写代码,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点燃了课外学习的热情。施老师说,利用博士生资源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博士生的教学能力,也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加深思考,可谓教学相长。
施老师说,这个特殊时期也让他体会了一回主播的不易,以录制视频为例,既要让学生听明白知识原理,台词又要保持逻辑性,同时还要考虑音质是否清晰连贯,录个视频要花费比传统线下教学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也表示,特殊时期为同学们打造的特殊课堂来不得半点马虎。
线上作业讨论和教学任务
编辑 | 王秋月
责任编辑 | 魏超
▲向上滑动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平台
电院e家人
人言自心 | 电照风行
播报电院资讯 聚焦校园生活
领略名师风采 汇聚思想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