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献礼二十大丨践行创新使命,争创世界一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电院学科
献礼二十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编者按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瞄准科学前沿与关键技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科学合理和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办学体系,共建有八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值此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特推出“电院学科献礼二十大”系列专栏,生动展现各学科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向二十大献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交大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创新型计算机学科”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谱写信息学科发展旋律中的中国乐章、助力智慧城市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基地建设,学科实力跻身国际前列。坚持党建引领,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01 -
E心向党
筑牢发展“压舱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先进的党员模范与优秀集体。计算机系党总支于2021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科秉承交大计算机学科奠基人之一、CCF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孙永强教授“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志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计算机专业优秀人才,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永强精神”的引领下,推出 “我和计算机的故事”学者课堂独创系列,邀请老教授进课堂,分享老一代科研人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学习与探索,为新时代的交大计算机人答疑解惑。将勇于开拓、勇于攀登、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永强精神”发扬光大。
“我和计算机的故事”学者课堂之孙永强教授分享会
- 02 -
E流人才
三全育人硕果丰
为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学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坚持教育部“以本为本”的工作精神,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拔尖人才。近五年,学科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1项,再版国际级规划教材4本,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学生科研和科技竞赛成绩突出,获上海市及一级学会优秀博士论文14篇,学生一作发表CCF A类论文677篇,获著名国际刊物最佳论文奖63项、GOOGLE全球博士生奖研金5项、微软学者奖学金5项。获“挑战杯”特等奖、ACM/ICPC国际程序设计竞赛金牌等国内外奖项150余项,累计美赛特等奖数目全国第一。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项。
国家级一流课程《数据结构》-俞勇
2021年数学建模美赛特等奖师生合影
- 03 -
E不容辞
勇闯科研无人区
学科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已形成多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在操作系统、云计算、密码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研究领域操作系统
学科对接我国信息产业在操作系统方面重大需求,积极建设教育部领域操作系统工程中心,取得了一系列突出创新成果。研制的可扩展操作系统技术,支撑鲲鹏处理器在国产服务器阵营算力第一,在电信行业、互联网企业、云数据中心等广泛部署;开发出具有极高数据吞吐量和极低时延性能的操作系统技术,将TPCC事务处理系统的世界纪录性能提高20倍,并被部署在腾讯微信、华为云等众多平台,支撑5G基站等电信设备竞争力世界第一,获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商用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的过程中成功转化本学科的众多研究成果,为改变我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困境做出卓越贡献。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推进云计算发展和基础软件自主可控
云计算是支撑大规模应用分布式运行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基于云计算的新兴互联网服务,具有典型的峰值突变性和实时性。计算机学科研发的支持突变型峰值服务的云计算系统,已广泛应用在以阿里电商云为代表的云平台中,涵盖电子商务、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社交、电信运营、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对云计算基础软件国外产品的替代,有效推动了核心软件国产化,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面向突变型峰值服务的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
对接国家密码应用与检测重大需求
推进商用密码生态建设
为对接国家密码发展战略,2017年学科承接了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上海)中心的筹建工作,依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密码芯片安全分析和防护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现了密码应用和检测中的关键技术和工具平台,有力支撑和落实了国家对上海在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体系中的布局要求。同时,依托检测中心作为核心功能平台和创新发展引擎,本学科参与建设G60商用密码产业和应用示范基地,推动上海商用密码“管、产、学、研、用、测”加速融合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标准链的整合能力,技术和产业发展形成由点成片,并呈现全国辐射之势。
密码芯片安全分析和防护关键技术
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上海)中心
人工智能成果转化
服务新冠疫情防控
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是国家的核心需求,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学科利用在人物身份核实、人群跨时空流动的跟踪溯源、大规模人群病情问询与调查等技术优势,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大规模人群跟踪与核身问题,支撑健康码与国家政务平台。另外,研制的智能语音对话技术在疫情之初快速构建电话外呼疫情防控机器人,大大减轻了基层社区进行疫情排查的负担,有力地支持了抗疫工作,获得了中央、省市多个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复杂场景远程身份识别支撑健康跟踪技术
- 04 -
E心E意
师资建设百花放
计算机学科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引导学科教师自尊自律自强,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
学科共有IEEE Fellow 5名、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2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27名。推行 “引育并举”的人才发展战略,注重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在校内率先试行长聘教轨制度,通过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手段,吸引全球英才。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计算机分论坛
2019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
近年来,本学科涌现多名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先进个人和团队典型。马利庄教授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管海兵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项省部级一等奖;过敏意教授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
部分先进个人和团队获奖证书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将继续沿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坚定不移谱写
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创新型计算机学科
建设新篇章
@电子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你呢?
点亮“在看”,点赞计算机学科!
来源丨党群工作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编辑 | 王佳力澜
责任编辑 | 王佳力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