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献礼二十大丨砥砺奋进,延续仪器学科的自强与荣光!
电院学科
献礼二十大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编者按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瞄准科学前沿与关键技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科学合理和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办学体系,共建有八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值此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特推出“电院学科献礼二十大”系列专栏,生动展现各学科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向二十大献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交大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和科研的高校之一。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秉承唐文治老校长“求一等学问、成一等事业、为一等人才、砥砺一等品行”之重托,重视学科前沿基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持交叉融合,自主创新,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稳步迈进。
- 01 -
E心向党
筑牢发展“压舱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筑牢党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响“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实现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学科秉承“肩承使命,感知未来”的红E精神,发挥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凸显党建学科特色。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感知导航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北斗精神》微党课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微党课大赛二等奖。
仪器学科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厚植家国情怀,超过70%毕业生到中电集团、航天集团等国家重点行业和单位就业;基层单位、高校、国防单位及华为海思等民族高新企业就业人数比例逐年攀升。
“肩承使命,感知未来”红E精神校园行
新时代北斗精神微党课
- 02 -
E流人才
三全育人硕果丰
仪器学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流创新人才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内涵与质量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学科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指引,深化落实“四位一体”育人理念,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建成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检测技术》,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SI基本单位的量子计量虚拟仿真实验”、 校级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课程《现代测试仪器技术及应用》、《高级数字信号处理》等;学科教师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等。
学科重视参加以应用为导向的科创竞赛,学生在各项科创竞赛中屡获殊荣,获中国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梅力托利称重赛金奖、美的创见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与芯片设计大赛二等奖等。主办了国内最大的无人机大赛“智在飞翔”,至今共连续主办九届。
美的创见大赛一等奖
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
仪器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竞赛
- 03 -
E不容辞
勇闯科研无人区
仪器学科坚持“四个面向”,矢志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科学研究成果。
学科团队面向健康中国2030总体规划,围绕疾病快速早筛热点研究方向,研制出胃癌预警芯片与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早筛准确率达到84%,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针对新冠病毒防控需求,研发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抗体层析芯片可实现18分钟内完成病毒核酸提取,5 分钟内实现病毒定性定量检测。
新冠胶体金试剂在欧盟获准代理销售
学科面向空间应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长期围绕国防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进行攻关,突破复杂空间近距离卫星精密编队控制技术,实现紧密编队卫星的精确控制导航,在国家重点型号中得到应用。开发星载级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及系列产品,为卫星载荷姿态的精确控制提供关键元件,将双超平台的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实现星载位移传感器国产化全替代,在“羲和号”等科学探测卫星上实现在轨应用。
精密卫星编队模拟仿真平台
高稳定度高指向精度卫星
学科团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牵头建设了全国首个正式运营的北斗导航园区——中国北斗西虹桥基地,建立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成立北斗导航功能型平台。形成上海交大、产业基地、研究院所、功能型平台四位一体的上海北斗导航集聚发展新格局,带动上海导航产业30%+的快速增长。建设了亚洲最大的高精度室内无人系统测试场,建立了低速无人系统测试行业标准,联合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示范应用。
亚洲最大的高精度室内无人系统测试场
- 04 -
E心E意
师资建设百花放
仪器学科依托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成绩显著的人才队伍。拥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各类省部级人才29人。通过引育并举的方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集聚一批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知名学者和一批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学科构建师德师风长效建设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水平全面提升。教师以为国奉献为己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解决国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多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武元新老师(右二)成果获评2022年度校级十大科技进展奖
新时代 新征程
站在时代最前沿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以实现两个一百年
伟大奋斗目标为导向
砥砺奋进开新局
延续仪器学科的自强与荣光!
点亮“在看”,点赞仪器学科!
来源丨党群工作部 感知学院
编辑 | 王佳力澜
责任编辑 | 王佳力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