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嘉言录-20-三性

你本善良 2020-09-18

 点击上方"你本善良"可关注我们

你本善良,缘何多病,皆因吃了五毒丸.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

善人说:怒恨怨恼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赋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叫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黑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天性不清不能明,要想清天性,先去私欲;禀性不化不能正,要想化禀性,先去我见;习性不去不能立,要想去习性,先去不良嗜好。人若能以天性用事,自然「和其光,同其尘」啦!


  ○人的存心不同,一时一样,所以一母生九子,各不相同,这叫遗传性。就象辣椒结籽必辣,酸梨结籽必酸一样。要是有不良的遗传性,能从这身上化去,这叫「上超九祖」,不再遗传给子孙,就是「下阴七玄」啦!


  ○人的性是自己生的,作什么事就生什么性。做善就生善性,做恶就生恶性,都在人自己。


  ○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能化去禀性(怒、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象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 END ==========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