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凤仪言行录-1-童年

你本善良 2020-09-18

 点击上方"你本善良"可关注我们

你本善良,缘何多病,皆因吃了五毒丸.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

善人说:怒恨怨恼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


王凤仪言行录


主播:佛子心道  

点开佛音 静静聆听


1


       王凤仪先生是二十世纪世界大变革前夕的朴素的思想家。原为偏僻山沟里的一位农夫,家贫,不曾读书。因笃尽伦常,义赴友难,乃见性明道。预知时代的大变革: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创业” 世界,将要结束;人是公人,产是公产的大同世界,即将到来。于是乃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从此要换世界了!大同开幕了!当时人多不解。父殁芦墓,更豁然贯通,彻悟了人生的真义,明白了人生什么是真正的苦,什么是真正的乐,苦怎样能解除,乐怎样能得来,从而立下“翻转世界,重立人根”的宏伟大志。


       先生既不曾读过佛经道典,又未学过圣经贤传。生平讲道,完全是由躬行实践中生出来的。例如,由于悔过,顿愈疮痨,才发明性理疗病。因此,欲钻研其学说,必须对其生平事迹有所了解。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学说的主体,指明了人生的正路与人生的归宿;伦理家道,死心化性,是其学说的重点。阐明了尽人合天,了凡入圣的至德要道。


先生长时期生活在荒僻落后的山村,饱尝乡下人们的饥苦寒酸,尤其对家庭中的苦恼,更为深刻。经过数十年的体验了解,认识到了家庭是人类繁衍的源泉,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伟人哲士、以致平民百姓,无不生长在家庭里,欲生出好的儿子,必须从家庭彻底转变;欲家庭转变,就必须从夫妇作起,振兴母教,提倡妇女道德,建立新家庭。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家庭的问题。因此,先生一出山,就创办义务女学,打倒旧三从,力倡女子独立,讲究妇女道,这可说是他改建社会的开端。继而创办崇俭结婚与储金立业,用以调和天地间的气血,人是天地间的气,钱财是天地间的血,作为改建社会,缔造大同的两大关键。夫妇为人伦之始,造化之基,故崇俭结婚是重立人根的基础;公产是新世界的经济命脉和生活资源,故“立业”的本质,乃是通向大同世界的桥梁。二者实为“翻转世界” 的有力措施。



2


先生风尘跋涉,劝世化人,四十余年,足迹遍东北及华北,信仰者千千万万,毁家兴学弃产淑世者,层出不穷。经常开办几千人的盛大讲演会,听众莫不欣然悦服;年久沉疴,闻道而顿愈者,不胜枚举。自先生明道,从事社会活动起,逝世后,直至其事业解体止,历半个世纪。所创之事业,除女义学、会体和新农村之外,还设有性理疗病社、讲演社、安老所、怀少园、学田农场和工读学校等,总计不下千余处。先生体力衰微的晚年,尤以身作则,极力倡导下达农村,集团过家,学会过穷苦生活。特别着重人们要认真实行,以防沾染城市浮薄之习,使性命伦理普及到广大乡村,树立净底家庭的典范,实现“立业世界自立人”,从而培育了大同社会的雏形,时代的巨变,会有力的证明,这正是往大同世界 “播民” 呢。


先生从不认师父,也不收门徒,更不排斥任何宗教。其讲道,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有的话是因人施教,所以不能都视之为普遍的法则。例如:嫡庶道,便因时代的进展而失去了意义。但其学说的精髓与主体,是永远行之有效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我们平常人讲,到这为止,不讲治国;但家齐国自治,身修家自齐,修身之要素,在诚意正心上”。这是先生曾明确指出的。因此,全部语录以尽性立命伦理家道为主要内容。教人从立身做起,而后立命,而后立德。对人世要看假了,但对道却要行真了,故亲自培育了各方面的榜样,如丈夫、媳妇、姑娘、老太太、娶女婿、新家庭、认奉养以及不挣钱、不立业的志界人等榜样,其用意是多么深远啊!


先生办女学、创事业,从不凭籍任何权势,因此恳切的告诉后学说:“我们事业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治己而不治人,托底就下,不假半毫的势力啊,”这句话乃是我们劝世化人极其重要的一条纪律。一回还报!



下面,请听《王凤仪言行录》



 -第一章- 


 

  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初三日子时王凤仪善人诞生。 
  一、 身世 
  王公凤仪,讳树桐,直隶省朝阳府,城南一百五十里云蒙山前树林子村人。原籍河北省密云县石匣镇,蒙族。十世祖迁居朝阳。父清和公,母李太夫人,弟兄四人,凤仪公行二,世人称之谓王老善人。


王善人说过: 
  我的家乡,穷山恶水,地瘠民贫。小时候家贫,没念过书,我是个愚人。 


  清同治十二年,王善人10岁 
  让肚兜 
  王善人天性淳厚,遇事总是为人着想,从小就很有孝心。以让肚兜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善人说过: 
  我妈给我们兄弟四人做了两个肚兜,我三弟和四弟看见了,就非要不可,惹得吵吵闹闹。我就对我妈说:“我不爱戴肚兜,给弟弟好了。”心里暗自立志——我一辈子也不戴肚兜,因为它使我妈为过难、流过眼泪。

  


 -第二章- 



【佣工】




清光绪三年,王善人16岁。 

放牛 
  王善人说过: 
  我是极愚极笨的人,又没念过书,家里有些山坡地,因为缺少粪土,打的粮食很少。我十四岁那年,就给村东头王树德家放牛。我上工时,东家吩咐我说:“你每天上山放牛,要把牛放饱了,饮好了水。当心不要叫牛吃了人家的庄稼。晚上再烧好几铺火炕。” 


  我就照着东家吩咐的话,每天上山放牛。我不和别的放牛的在一起放,因为他们把牛圈在一处,就只顾自己去玩耍,也不管青草好坏,一有跑出圈的,就拼命毒打,都有打断腿的。也有牛把牛抵伤了的,伤口化脓长蛆,还有因为吃不饱生病死的,看着实在不忍心。我专找草好的地方去放。给牛饮水的时候,饮完了不叫牛跑,怕它窜了水受病。冬天生牛犊时,晚上我把牛犊抱到伙房,把它放在炕上,怕它冻死。所以我放的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犊也没有损伤。我常说:“因为有牛,东家才给我们饭吃。若是不爱护牛,就太没有良心了!” 


  我烧这几铺火炕时,总是留心考查,哪一铺炕,犯什么风,刮什么风的时候倒烟,随时修理。东家告诉我,冬天每铺炕,烧两捆秫秸。我在天暖时烧小捆,天冷时烧大捆。老人住的炕,总是烧大捆,烧完了炕,把烧火门堵住,不让冷风吹进炕洞里去,好保住暖气。凡是东家吩咐我做的活,我都尽心竭力地去做,不让东家分心。我满工时,东家对我说:“你做的太好了,你真忠诚可靠,将来一定能成人。” 


3


【孝心】


  王善人说过: 
  我放牛时,每逢年节回家,我妈总给我留些好吃的东西,我都不肯吃。我对我妈说:“东家给吃的东西,咱家里都没有,我吃得太饱了,一口气也吃不下去。给弟弟们吃吧。”因为我年纪小,在外给人家放牛,我妈本来就不放心,怕我在外吃不饱、睡不好。若是在我妈面前狼吞虎咽的,不是更叫我妈不放心了么?我才一口也不肯吃,好叫我妈放心。 


  我家里穷,弟兄又多,我妈给我们做鞋,很困难,哥哥弟弟们,又都争着要新鞋穿,因此我就天天光着脚上山放牛。有一天,东家叫我去给亲戚家送礼钱,我本想回家去拿鞋,又怕我妈为难,就光着脚去了。第二天回家和我妈一说,我妈说:“你不穿鞋,就到亲戚家去,不是叫人家笑话我么!”我才知道错了。 


  小时候有一天,祖母在田间干活,叔伯姐姐和祖母吵骂,伯父在旁边听着,并不管教自己的女儿。我想,儿孙出生的时候,亲友都道喜,像我祖母得我伯父和我叔伯姐姐那样的儿孙,又有什么可喜的呢? 


  在家时天天听兄嫂口角,心里非常厌恶,感到很苦恼,便暗下决心,非逃跑不可。叨咕多次,妈妈知道我言出必行,便大哭起来。我知道有伤母心,便立刻给我妈叩头,安慰我妈妈说:你老放心吧,我绝不跑了! 


  清光绪六年王善人17岁 
  学做活 
  王善人说过: 
  我十七岁那年,在家学做活,有一天跟我爹铲地,我问我爹说:人们辛辛苦苦地过家,还有个头没有?我爹说:过家还有头吗!我爹一边铲地,一边和我闲谈。讲起人生过日子的事,他老说:“我们朝阳人,每人有五亩地就保住命了。”当时我便暗自立志,决不多贪求。 


  清光绪七年(1881年)王善人18岁 
  爱物 
  王善人说过: 
  有一天,我上树林子里去,找镰刀把,找了老半天,也没找着。四弟问我:“你做什么去了这半天?”我说:“我想找个镰刀把,到底没找着。”他立刻进树林子里,割来一棵小树交给我说:“这不有的是么?”我说:“你把一棵能长成大梁的树苗给毁了!这太可惜了!我是想找一棵不成材的露根的小树,带根割下来,不用费工修制,又不损坏树苗,那该有多好。” 


  你们不要以为,荒山上一棵小树,算不了什么。人得知道,人有人道,物有物理。懂得人性,会用人,能享人的福;懂得物的性,能享物的福;懂得树的性,能享树的福。把物用对了有功,把人领成了有德。


感谢您的收听!

========== END ==========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