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病生于气 - 解读情绪影响健康

你本善良 2020-09-18


 点击上方"你本善良"可关注我们

你本善良,缘何多病,皆因吃了五毒丸.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

善人说:怒恨怨恼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

        百病生于气——解读情绪影响健康


  “百病生于气”,这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绝大多数人,听到这句话都会有同感,认为这句话讲的就是“生气及情绪不佳”是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其实不尽然,这句话中所指的“气”,并非完全是生气的“气”。


  为什么说“百病生于气”


  气在中医的概念里是一个比较难以描述的定义,广义上来说,气可以囊括所有中医学中的概念,可以大概分为经络之气、脏腑之气、天地之气、疫疠之气、六淫邪气、水谷之气、元气、清气、宗气、寒热温凉四气、水气、正气等等,几乎可以用来说明所有的问题,包括有形的或是无形的。


  狭义上说的“百病生于气”的气,指的就是根据气的充盈状态和运行状态而形成的几种常见问题:气不足、气有余、气不畅等。


  中医学眼中的人,如果可以用比较简单的目光去观察,那么在躯壳之内,五脏六腑就相当于是各大城市,而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及其他的大小经络,都相当于是联系于各大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而我们的气和血就是在这些高速公路上不停被运输的能源物质。最简单的例子,一旦供给心脏的气不够用了,心脏会如何?或是供给心脏的气过多了,心脏又如何?或是一旦供给心脏的气被堵在路上,又会如何?上面的三个问题,只要出现一个,疾病就会产生。


  而能够影响到我们身体气的正常运行的内因或是外因确实很多,而有些情况下,医生和病人又均不能分清导致疾病的原因的情况下,往往把病因归结为气的问题,所以称之为“百病生于气”。比如,受寒可以导致气的运行的变得缓慢而逐渐出现停滞,而生气发怒同样可以导致气的运行受阻而出现停滞,当病人和医生不能确定患者的气出现停滞的原因是因为受寒还是生气时,就舍弃原始病因而认为病人所有不适的病因是“气的停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还说:“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这说明人的情志变化虽是人体正常的情感表现,但亦须有度。过之,则易伤五脏,致人以病。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些人因情志过极而导致一病不起,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之说,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精神内守病安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中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都是说,人若能充分利用喜乐这种良性情绪和心态,对气血的调和畅达是很有好处的,是有益于养生保健和健康长寿的。其方法就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学会自我愉悦,自我安慰,要善于主动发现和寻找生活的乐趣。要能做到知足者常乐,自得其乐,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笑一笑,十年少”,笑,的确是治病的良药。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与别人攀比,要知道“人比人气死人”。攀比,必然使人产生无尽的烦恼,烦恼缠身,又必然饭吃不下,觉睡不香,久而久之,就会致病魔缠身,如此,则谈何健康长寿?所以,《内经》中讲,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事若知足心常乐


  《内经》中说的这种“恬惔虚无”的心态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在气头上都爱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但真正遇到具体事情时,却又是毫厘不让,寸土必争。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天翻地覆,甚至一气之下,就此“驾鹤西去”。


  与此相反,《红楼梦》中的贾母则不然,她可谓一个贤达聪慧女性的代表。贾母之所以能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高寿至83岁,重要的就是她心宽神宁、豁达仁厚、乐观开朗。她虽年高,却爱看戏,一副“老小孩”性格,常与儿孙们猜灯谜取乐,和晚辈、下人打成一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能做孩子们的大朋友。她对周围的人慈祥宽厚、和蔼可亲,深得晚辈们的拥戴和孝敬。古云“仁者寿”,“乐者寿”,“事若知足心常乐,人能无求品自高”。这显然是符合《内经》“恬愉”、“无为”、以德养生的观点。人的一生“不顺心事常八九”,若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做到“事大事小,过去就了”,对于身心健康自然会有好处。


  养气练精全吾神


  良好的精神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人的精神心理的修养,要在静守中去体验,才能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有真人者,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这在今天来讲,就是修炼静功,调心、入静,或静坐,或站桩,总以清心入静,排除杂念,一心体会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久而久之,则真气充沛,五脏安和,形神健旺,自会长寿。甘肃省名中医李少波高寿百岁,鹤发童颜,思维敏捷,正是得益于他毕生修炼“真气运行法”而从不懈惰。可见,人要健康,不仅要适量的体力劳动、体育运动,还要有适度的修心静养、脑力劳动。只有“神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


  结语:要保持健康,就要形神兼养,动静结合,适量适度。人若能做到此,则自能返璞归真,同登寿域。


========== END ==========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