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生备于理:揭秘五德养性益五脏之说

2017-11-28 你本善良


 点击上方"你本善良"可关注我们

你本善良,缘何多病,皆因吃了五毒丸.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

善人说:怒恨怨恼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


何谓“ 德”? 老子认为,德的本意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性”乃是人的本质和秉性。儒家将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行称为五德,医家则将金、木、水、火、土之五行视为五德。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仁德对应肝、义德对应肺、礼德对应心、智德对应肾、信德对应脾,并由此形成调理心性、滋养五脏的养性方法,对养生保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仁德养肝


在中医看来,肝主木,“ 木曰曲直”,肝就要像树木一样,舒展发散、温和儒雅。因此,仁德之人,应以温和为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真如本性。


仁者的最大特征是“仁者乐山”、“仁者静”、“ 仁者寿”。大凡仁德缺失之人,会表现为心胸狭隘、脾气急躁、容易动怒。基于肝脏疏泄条达的特性,应该加强仁德修养,以免肝气郁结。另外,中医认为“ 肝开窍于目”,肝脏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对眼睛也是一种养护。


义德养肺


肺主金,“ 金曰从革”,养肺就应该追求金的清肃收敛之性。义德之人,秉性善良仗义。《孟子》有“舍生取义,杀生成仁”之说。义德缺失的人,常常会出现悲伤、气短、喘哮等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意志消沉等,正所谓“悲则气消”。


肺为娇脏,具有轻清肃静的特性,加强义德修养可以避免耗伤肺气。


礼德养心


心主火,“ 火曰炎上”,故心为礼藏,应该像火一样,炎热向上。礼德之人大多豪放热情、奔放活泼。


在中医看来,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且为君主之官,在五脏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礼德修养,不耗心气,避免过喜伤及心脉,乃养生之道。礼德缺失的人,常常会出现心志异常、精神涣散、胸闷气短等疾病,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神不安等,正所谓“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智德养肾


肾主水,“ 水曰润下”,故肾为智藏,应该像水一样,滋润万物。智德之人,审慎圆融,稳重可靠;智德缺失之人,常常会出现恐惧担忧、水液代谢失常等各种疾病,表现为骨痿、滑精、小便失禁等。


这是因为在七情中,“ 恐”为肾所主,恐则气下,耗及肾气,因此恐惧过甚容易伤及肾脏,正所谓“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所以应该加强智德修养,减少肾气的耗伤。


信德养脾


脾主土,“ 土曰稼穑”,故脾为信藏,应该像土地一样敦厚,养育万物。因此,信德之人胸襟宽阔、富庶大方。


在七情中,忧思过甚容易导致脾脏的损伤。信德缺失之人往往多思虑、多算计,因此会出现脾胃虚弱、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等症状,表现为脸色暗黄、精神不佳、经常犯困、容易上火、手脚冰凉等。思虑过度,脾气郁结,脾胃运化失常,日久则损伤人体正气。所以应该加强仁德修养,以护脾气。


《老子·五十一章》指出,“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一个“德”字,体现出我们对自然万物化生的理解、感悟和感恩,我们日常也要以这种生养万物的情怀去对待我们的生活,修养五德,调养身心。


========== END ==========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