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体逆天而行,疾病就是报应

你本善良 2020-09-18


 点击上方"你本善良"可关注我们

你本善良,缘何多病,皆因吃了五毒丸.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

善人说:怒恨怨恼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

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依据么?当然有。有人的依据是自己的感官愉悦与否,有人的依据是理性,有人的依据是天性和良心……从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了。

王凤仪老先生说过,一个人,有天性,有心灵,有身体。人要是天性不好,喜欢发脾气,上天就降灾;人要是为私欲坏了良心,违背伦常道德,地府就降病;人的身体要是行为不端,犯了罪,国法就要给予处罚。所以,人要是不亏天理,天就管不着;不坏良心,地就管不着;不犯国法,皇帝老子就管不着。

“人之初,性本善。”这里的“性”就是指人的天性。我们看初生儿的眼睛,是那样明澈,如同千顷秋水、万里晴空。那双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甚至似乎带些慈悲和怜悯。天性是属于纯阳的,中医里说儿童是“稚阳之体”,也有这方面的涵义。

儿童的病没有大人那么复杂,而且容易治愈,恢复得快。为什么?因为他阳气充足。不仅仅是身体的阳气,还有心里的阳气,都充足。所以小孩总是无忧无虑,也很容易快乐起来。天性主宰着他。一个人的天性要是能够一直保存,作用和能量是不可思议的。可惜,随着长大,环境会影响他,心里的烦恼、身体的欲求会困扰他,于是天性也就慢慢地被遮蔽了。人的性子中于是出现习性和禀性。

天性是纯阳的,纯阳为神、为仙,是通灵的、善良的;身体是纯阴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感觉,没有灵气,它是用来接触事物、产生感觉的,所以身体有贪欲:贪食、贪睡、贪感官享受,人类的一切恶习,无不从身体的贪欲而来,人们也或多或少知道用心的力量去制约身体的种种贪欲。

心灵处在天性和身体之间,上可以与天性沟通,产生“道心”,即为人之心,下可以与身体交流,产生“人心”,即为己之心。所以它是一个阴阳兼有,善恶交争的场所。人是善还是恶,是快乐还是愁苦,是疾病还是健康,病了是走向康复还是走向死亡,全在这一念之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

身体,这个纯阴的家伙,企图通过控制心去影响人的天性,如果人所做的一切完全以“身”为中心,那么就坏了,他必然有很多嗜好,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身体的嗜好牵动心灵,心里的阳气被身体的阴气所吞噬,只剩下阴沉沉的私欲。心是用来明理的,然而私欲蒙蔽了良心后,人会什么都不怕,恣情纵欲,哪管什么天理人伦?这就叫迷了心窍;孔子说的 “小人无忌惮”,也是这个意思。

心里的私欲把人美好的天性污染了,在人的性子里增加了人的禀性。遇事就发脾气,这就叫动了禀性,怒、恨、怨、恼、烦就都是禀性,五脏的病都是从这里来。为什么?这些禀性都是身体带来的,它们必将以疾病的形式还给身体。五脏是身体的五脏,如果一切都以身体为中心,那么疾病也会以身体为中心,包围上来。

这是性格、心领和身体的一个恶性循环,疾病在这个循环中源源不断地捞取生存的资本,

脾气小,私欲少,自然福寿无疆

过去很多老百姓家里,堂屋正中总会有一幅画,画上三个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的老头:一个身攒红袍,手持如意子孙绕膝;一个身穿绿袍,头戴官帽,手持书简;一个身穿黄袍,手捧寿桃,骑着梅花鹿或者仙鹤。这就是福禄寿三星。这副画的旁边通常还有这样的对联:“福禄寿三星高照,松竹梅万古长青。”高官厚禄,福寿无疆,是多么惬意的生活,这至今仍是多少人的理想!

但为什么这福禄寿三星只垂青一部分人,而与另一部分人素昧平生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偏心,问题出在人们自己身上。性格好、脾气小的人有福;心灵好、私欲少的人禄;身体好、嗜欲少的人有寿。

在性格中,要努力消除禀性,保留天性。怎么消除禀性呢?没有脾气就是消除了禀性。道理很简单,做到却相当难。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发脾气,能忍辱,能容人,有亲和力和感化力。这样的人,是做大事业的人,往往一呼百应,到哪里都有人敬重他、帮助他。这样的人堪称“福星”。

在心里,有必要要消除私欲。比如,一个领导,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私欲重,也就多了一重束缚,多了一个头绪,而且一切千丝万缕的事情全部要跟这个头绪挂钩,这是很复杂的事,很多人因此机关算尽,终于不免乱了阵脚;私欲一除,心就开朗而有智慧,处理事情就会很果断,有条理,让别人挑不出毛病,抓不住把柄。所以,心界没有私欲的人往往很有领导能力,能一直轻轻松松地高官厚禄。可以说,这样的人是“禄星”。

在身体上,如果能消除不良嗜好,把身体用来好好工作,建功立业,至少也能锻炼身体,稳稳当当过日子。所以,妥善处理好了身体方面的事情,就是个寿星了。

这三星,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最关键的,还在于心。心的最佳状态是多保存天性,多产生道心,尽量化阴为阳,使身体这个纯阴的东西在阳气的作用下变得积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 END ==========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