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末民初“医仙”王凤仪:不用药物,讲道理治病救人

你本善良 2020-09-18


 点击上方"你本善良"可关注我们

你本善良,缘何多病,皆因吃了五毒丸.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

善人说:怒恨怨恼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

 

王凤仪,名树桐,字凤仪,生于一八六四年,辽宁省朝阳县人,幼时家贫失学,以牧牛做工为生,天性淳厚,颇知孝悌。三十五岁,闻大善士杨柏宣讲善书,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遂痛悔己过,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霍然痊愈。之后,全力倡办男女义学,终其一生共创办六百多所男女义学,遍及三分之一个中国。当时均以“王善人”称之。


王凤仪于1864年出生于热河省(现辽宁省)朝阳县,人人尊称他为“王大善人”,这个人非常了不起!虽然他是个务农的乡下人,而且目不识丁,但是,他死的时候,几十万人都因此而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小民;上至富豪之家,下至贫无立锥之人,无不为了王大善人的逝世而难过掉泪。


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波动呢?因为他是一个真正开悟的大善人,一生积德行善,救人无数!


1、苦难生平、神奇开悟


王凤仪家世代务农,因贫不曾读书,自幼便给人家放牛,他天性淳厚善良,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尽悌道。


困苦的生活和社会的纷扰使其从青年时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三十五岁那年,听大善士杨柏宣讲善书,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而沉痛后悔自己的过错,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霍然痊愈。


同年十月善士杨柏宣,遭诬陷被捕入朝阳监狱,王凤仪效法“羊角哀舍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阳府营救杨柏宣,行致途中,夜间忽然出现光明,好像白天一样,王凤仪豁然开悟,乃明心见性。


三十八岁那年十月,父亲去逝,王凤仪志夺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立竿见影成效显著,创造了古今罕见的奇迹。


说王凤仪是开悟的“医仙”毫不为过,不仅如此他为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于兴办女子义务学校,他所兴办的女义学一时间遍及“白山黑水”之间和长城内外,晚年又提出“崇俭结婚”、“储金立业”、和创办“新农村”,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那君权、夫权、族权横行的年代,敢于提出并实行“翻转世界,重立人根”,几十年间,他创办了600余所女子义务学校,推助女子教育的发展,被人们誉为“王善人”。


2、不用药物,讲病救人


他的种种感人事迹很多,这里仅举几例,第一个是王大善人救人的故事。


一般生病的人都是去找医生看病,王大善人虽然不是医生,但是病人都请他看病,他看病的方法不是替病人“医”病,而是“讲”病:讲道理给病人听。妙的是别人医不好的病,经过善人一讲道理,不但没有医不好的,而且好得之快令人称奇。


据说有一个人患了手伸不直的毛病,拖了几十年,后来遇到王大善人,善人一替他“讲”病,手就可以伸直了,另外有很多人腿伸不直,拄了一根拐杖,去找王大善人看病,王大善人讲完病以后,叫他站起来走路,他果真一站起来就走起路来,不但拐杖丢弃了,病也立刻好了。


因为如此神奇,王大善人就把他讲病的方法传给其他人,于是很多人跟随着他学习。善人讲病最主要的重心就是儒家所讲的“诚”和“仁”。其实这只是佛法中最基础、最浅近的一部份,真正最高明的还是佛法,但王大善人把浅近部份,用得非常真切就产生了这么大的效果。



3、善人讲病的原理


他是先看这个病人心里面的“邪气”,如果能够把心里的那个邪气逼出来,病就会痊愈,所谓“邪气”,就是相对于为人应该做到的“孝、悌、忠、信”,换句话说邪气就是为人不孝、不悌、不忠、不信。


大善人讲病的时候,就是告诉病人正邪的道理,若心里存着什么怨气,这个怨气会导致什么病等,他这个方法非常灵验,多少人都因为这个方法而治好多年的痼疾。除非善人认为这个病没救了,否则只要善人肯讲,病人也能够听王善人的话而改邪归正,全部灵验有效。


因为王大善人救了很多人,因此感动了很多人,很多人跟随着他学习,其中有一位赵先生学会了讲病的方法以后,跑到山东地带“讲”病,结果讲到那里,病就好到那里。


4、明理悟善,根在自心


他从小意志很坚强,而且很孝顺父母。当他眼见周围的环境很恶劣,人心很险恶时就常在心里想:这个时代怎么这样糟呢?这些人怎么都不讲道理呢?每次一想起,心里就愤恨不已,看见别人不忠、不孝、不信、不悌,心中起了很大的瞋心,这种瞋心不是那种想和别人打架的心,而是看见别人不学好,就抱怨、就愤恨的心,有句话叫“愤世嫉俗”就是这种心态。受瞋心之害,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善人的肚子上长了一个疮。


佛法告诉我们,最伤害自己的就是起了瞋心。近代的医学也发现发脾气的时候,生理上会分泌一种毒素,西方人曾做过一个试验,母亲发大脾气时所分泌的奶汁含有毒,孩子吸吮以后,有时甚至有毒死孩子的危险,所以最近几年,西方的医学渐渐注意到如何用爱心来治病,如何拿掉瞋心,以治愈病疾。


王大善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瞋心为害之大,依着自己的习性,愤世嫉俗,心中充满了怨和恨,不断累积的结果,肚子上生了一个疮。刚开始,只是红红的、肿肿的,因为他是个乡下人,家里既没钱,农事又忙碌,也就没有去理它。


一天又一天,这个疮越长越大,而且化了脓,他用手把脓挤干净,并用一块布包扎起来,这样一拖拖了六年,越来越痛,没办法可想了,只得去找医生治疗。这个医生也长过同样的疮,后来到北京找医生治疗,最后不但把疮治愈,而且学会治疗的方法。


当王大善人一到,这位医生解开布一看,吓了一跳,他说:“拖太久,已经无药可救了,你就好好地吃、好好地玩,准备等死吧!”王大善人说:“我不会死的。”医生奇怪的问:“为什么你不会死呢?”他说:“我上有父亲、祖父,我没有福可受,难道我父亲、祖父也没有福可享吗?我还要养他们呢!”


医生一听,不禁赞叹的说:“原来你还是个孝子啊!老天应该不会降祸给你,再说,听你讲话的声音,毒素可能还没伤到中气,可能还有救,我就试着帮你治病吧。”说着就帮他治疗疮疾,使伤口溃烂部份不再扩大。最后医生还是对善人说:“现在,你的命是保住了,可是你的腿不能完全康复。”也就是说王大善人这一生就因此残废了。


从此,王大善人很吃力的工作,到后来,田里粗重的工作他无法胜任,只好在家里做些简单的事情,就这样过了好多年,终于出现了转机。


善人去听人讲善书,善书都是劝人为善以及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他去听中国民间的戏剧“三娘教子”,剧中提到有一类人喜欢和人家讲道理,这类人与人发生冲突时,就一味地责备对方、派对方的不是;另外一类人正好相反,与人发生冲突时,不是责备别人,而是反躬自省。后者如《射艺中之禅》所说的,射中靶的,第一个要学会用心灵来拉弓,要射中不是看外面的箭靶,而是看自己的内心。



这是儒家如佛法的精神,任何事最重要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反省、去忏悔,以净化自己。 王大善人听完了这个道理以后,内心大为感动。在回家的路上,不停的责备自己:我以前一天到晚责怪别人,讲的是那一门子道理呢?真正讲道理的人,是看自己的错啊!一路不停的责备自己,回到家后,到了晚上还是这样的责备着自己,终于糊里糊涂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起床,肚子上长了十二年的疮居然好了。起初他并未察觉,只觉得肚子痒痒的,于是用手抓一抓,咦!怎么平平的?原来疮不见了,一夜之间多年的疮疾痊愈了!


亲自经历这件事后,他深刻体会到病原来是这样得来的!病的根本源自自己的内心,因此,如果懂得善巧利用内心,可以解决世间所有的事情;然后当自己解决后,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别人。


5、大德大悟,没有宗教偏见


王凤仪在信仰问题上,没有偏见。他不批驳任何宗教,也不专信奉某一宗教。他说:"真理唯一,但其道路非一。"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个道理许多人都会说,但是一位普通的农民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说出这样的话,就很不简单。


王凤仪还说:"孔子行忠恕,耶稣行博爱,穆罕默德行仁恕,老子用感应,佛陀行慈悲。五教教主,全是用善心,行天道。他们都知道身体是个臭皮囊,早晚是要坏的,只有天性,能存万古。


他们全知道身体是暂时的躯壳,性灵才是万古长存的。为了借假修真,才肯牺牲肉体,完成大道。"在这里,他说的"能存万古"的"天性",也就是"真我"、"大我"。


正是从这种天性出发,王凤仪对宗教有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我所讲的性合天理,心合道理,身尽情理,三者总称为三界,与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宝,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我所讲的五行,与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气,儒家的五常也是一样的。所以只要能克己,能尽道,能与天地合一,自然也就能与万教合一了。"


宗教其实是相通的。不同的教徒,只要达到了终极关切意义上的信仰,他们所关切的那个对象,都是同一个东西。或者说,大家都有同一个"真我"。"


王凤仪说:"人的根在天上,树的根在地下。"他是一位真正感悟了"大我"的人。


========== END ==========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