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性命哲学概说
第零篇导论(含性命界说并代序)
●一个人便是一个太极,便是一个天地,便是一个世界,天地有坏,我性无坏,实际人比天地贵重的多呢
●命者名也。
●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不照命去行,不但不能结果,而且连根烂了。
●性是良知,命是良能,常人怎不知不能,因被物欲蔽住了。
●有功的命必长,有德的性必大,性是命的根,性大命必大。
●叫人佩服,性中就放光,叫人信服,命就增大。
●命象灯火似的,性象灯罩似的,灯必加上罩才能亮,人修命了,更得养性,才能灵,和灯是一样的理。
●道就是命,德就是性。以命为主可立功,以性为主可立德。
●道德就是性命的根源,哪一条道不会,哪种苦不能了。
●有德行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
●人的命都是好命,只是性不好,才把命闹坏了,所以我教人去习性化禀性。
性命二字是个古老的课题,它是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得失苦乐,成败存亡的根本问题。古代先哲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解释也就不同了。
儒家最早见于《易经》,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说,古人解释为“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寿夭之属”。
宋代朱熹说:“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看来,不单人类有性有命,朱熹已把它扩展到万物身上了,人与万物各得其不同的性,各有其不同的命,人之性命与生俱来,所以成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了。
所说的性来自于天,天即大自然的法则,时刻都在变化,人在此变化之中,禀受阴阳五行之气而生,由于时空各种条件的不同,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其个性必然出现差异。因此,每个人一生所践行的轨迹,当然不同,其结果也必然千差万别了,这就是所谓的命。
各宗教对性命的解释也不同,各有其独到之处,在修行方法上,也各有侧重,佛家着重性功,道家着重命功,前者重调心修性(明心见性),后者重修身炼气(修命,炼养精气神)。对性命均赋予不同的涵义。同时,也有性命双修之说。
世人通常将命字理解为命运,因而产生算命问卜之说。
实际来讲,算命是否灵验,我们不去研究,不过,即使算得灵验,也不意味着真的高明,而真正之高明是改造命运。
所以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乃是古今中外,一门重大的学科。
清末明初,一位朴素思想家王凤仪先生,幼年家贫,不曾读书,由于笃尽伦常,义赴友难,精诚所致,豁然贯通,顿悟天人一贯之理,洞悉阴阳变化之机,从而对人生真谛,性命原理,无不阐发得精辟入微。
他说,人的元性来源于天,光明澄澈,纯善无恶,所以叫做天性。天性本来是与宇宙大生命为一体的,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体现了永恒的真理。
先生说:“一个人便是一个太极,便是一个天地,便是一个世界,天地有坏,我性无坏,实际人比天地还贵重的多呢”。
性是人类真正的根,心与身都应受天性的领导,但由于累世尘垢的染污,使本来圆明的天性,不得显现,难以起其妙用。
所以学道修道,就是去其污垢,彻底净化,使天性复明,证得圆满大智慧。而其关键在于“化性”。
“命者名也”。“性是根,命是果”。这一命题是凤仪先生性命学说的基本论点。他为命字赋予了新的涵义,有别于前人的命说。
人自从刚一离开娘胎降生到世上来,就等于落到各种复杂人际关系所织就的网里:上有父母,自己便是儿子或女儿,有哥哥姐姐,便是弟弟或妹妹,有爷爷便是孙子或孙女;长大结婚之后,不是丈夫便是妻子,有了子女又当父母;到社会上,有同事,有上下级及朋友间的关系等。
总之,人的一生充当了许许多多个角色。这些角色及其所形成的关系,是任何人也逃脱不掉的,不管你是否承认,事实上已经固定下来的了。每一个角色都有一个名,先生把这个名叫做“命”。
有这个“命”,便有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规定了每个人应遵行的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道”,因而孝悌忠信之说便由此产生。
假如某一个责任没尽好,便是你的道没尽圆满,可直接影响你的幸福,会带来许多烦恼,这便是“命”不足的反映。
如能把个人应尽的义务或责任尽得完善,周围的人对你产生良好的反应,大家都宾服了,(不是有意追求的),这就叫“立命”了。
凤仪先生说:“众人是天,所以众人宾服了,就长‘天命’,如果没尽到应尽的责任或犯错误,众人不佩服了就叫做‘丢命’”。所以在此处的“命”,是指尽伦常,立功德,使天命得到充实。人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心安理得,活得潇洒,活得自在,否则,何来幸福,这是凤仪先生笃尽伦常,在生活实践中,悟出的人生真理。
简言之,这里所讲的“性”是指人的天性、品性、气质与性格而言,所讲的“命”是指由于人的心理行为所形成的生命性质与质量而言。换句话说,“立命”即是对你这一有限的生命过程,很好的使用,发挥生命的能量,创造生命的价值。
但立命必须从心性上下功夫,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性(简称化性),去掉遮蔽原本善良天性的污垢,方能真正处理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否则,带着恨怨恼怒烦和各种不良的习性,是绝对完善不了个人所充当的各种角色。所以先生说:“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不依照命(名份)去行,不但不能结果,而且连根烂了”。“化性”与“立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性与命原本一体。
凤仪先生用油灯做比喻说:“命象灯火似的,性象灯罩似的,灯必加上罩才能亮,人修命了,更得养性,才能灵”。
所以性命必须同时修炼。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先生突出了“化性”之说,是前无古人的。
“道就是命,德就是性”是先生说明其性命学说,并不是离开人的伦理关系而单纯去修性修命的。完善伦理关系,乃人的天职。是自古以来,最大的一门学问。古圣先贤千言万语卷帙浩繁的论述,无不以此为核心。
所以先生说,“道德就是性命的根源,哪一条道不会,哪种苦不能了”。这乃是先生所讲“性命双修”(与宗教讲的性命双修有所不同)重要意义之所在。
立命之道,扩充起来,随处即是,如多做好事,造福人群,乃至度化世人,都是对“命 ”的充实。多做一分功德,便多增长一分天命,然而“千理之行,始于足下”,必须由近及远,所以先生说:“叫人佩服,性中就放光,叫人信服,命就增大”。
命运之说,是千百年来的重要课题,是摆在人们面前极为严峻的未知数。历史上曾有许多哲人为追求命运的真谛,而进行探索。
很多人相信“命定论”,认为人的命运是固定而不能改变的,被它紧紧地束缚着,摆布着,尤其当着残酷的逆境向自己袭来,而又无力解脱时,就更要归咎于命运,向命运低头了。
然而命运真是固定的吗?若果真如此,那么一些学道为善,刻苦修炼的人,又有何用?反正为恶为善到头来,还是一样逃不脱命运的魔掌,何苦严以律己,孜孜为善呢!
先生反对“命定论”,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所说的“性是根,命是果”,即人的命运是由性来决定的。又说:“人的命都是好命,只因性不好,才把命闹坏了。所以我教人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这里所说的性是说明人是禀受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而生,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各有所偏,阴面强了便遮蔽了天性。如能按“五行性理”的规律,拨阴取阳,转逆为顺,化克为生,则命运自可转变,且可愈病。由此而沉疴顿愈者,不胜枚举。
五行性理运用到究竟处,便是“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天性显露,五行自然圆转,合而为一。此时,便不再有五行之分了。(《五行》篇,对此有详细论述)
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更可直接决定自己的命运。先生说:“有德行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人的命,可用三个尺度来衡量其真假虚实。
先生说:“阴命是坏的,宿命(有别于宿命论的宿命)是假的,天命(有别于听天由命的天命)是真的,把这三个命研究明白,你要用好命,你的命必好。命好命不好,在乎自己选择,何用算命呢?今人不是使阴命,便是重宿命妄想命大,真是不知命呢!”(详见《三命消长》章)
古代的圣佛和历代祖师,与我们时隔数千百年,而我们尚能知其修行的业绩,乃是从他们对“命”的充实,即修炼实践的记载中而了解的。所以“命”可反映其生平事功业绩与修炼的不同轨迹(不同轨迹是由不同的因缘所形成的),是有形迹可寻的。
而“性”的修炼,达到返本归真时,便是映现了人与宇宙大生命融为一体的终极真理,无质无形,无迹可寻。此时,已经性命会合,再无需有性命之分了。这就是四大界中的最高境界——“志界”(详见《四大界》篇)。
然而个中的实相,是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文字表达清楚的。由此看来,性与命原是一个主体的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所以必须“性命双修”。古代圣贤平生的修为,立功立德,善行义举,以及济人利世的业绩,都可归之于“立命”的范畴,其个人心性的修养,精神境界的提高,如孔子的“志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直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属于“尽性”(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的过程。
所以古圣先贤的性与命无不是同修并进的。在佛教便是福慧(福德智慧)双修。
性命之学,性即是性理,命即是伦理。
三界、五行、四大界是王凤仪学说的主体,家道伦理是其学说的重点。
先生主张人道的究竟即是佛道,所以很少涉及远在天外的神奇怪异。因为人类有史以来,所成就的圣贤仙佛,便足够人们学习的了,按着他们的足迹走去,满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
何用大谈那些神怪离奇,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故先生教人以尽伦立命为重点,以“死心化性”为功夫,以达到“志界”为究竟。
——“志”是其学说的核心。
先生生平不认师父,不收门徒,劝世化人教导后学,不走宗教路线。他说:“我得道是得之于天,一般人有认我为师父的,我绝不答应,我是大持平等的。有问我的,我就答覆他,没有远近的分别,所以最平。佛看众生是平等的”。
它所讲的性与命,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苦乐得失、生老病死,告诉人们如何解脱苦恼、增进快乐。从祛病延年、“修身齐家”,直至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止于至善之道,无不详加阐述。
然而,这些成就必然是从日用伦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地修学、磨练、提高与升华的结果。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