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言行录-19-舍己为人

你本善良 2020-09-18


王凤仪言行录


主播:佛子心道  

点开佛音 静静聆听

舍己救人

 

  我听王善人说过:

  锦州城西十里台北村老张家(又称后张家),弟兄们因为争产业,张五先生(世俊)的儿子,用枪把他堂兄打死了以后,逃亡在外。他大妈(堂伯母)控告张五先生纵子行凶。张五先生为了这桩事,业已坐牢三年。张五先生的长子成武,知道我在他大妈家扛活时,他大妈很信服我,又知道我会劝人,便亲身来请我去说和。我去到他家,劝了一个多月。他大妈心里有些活动了,可还不肯呈请和解。正当这紧要关头,我家里接连派了两起人星夜赶来报信,说我儿媳病重,朝不保夕,叫我火速回家。我怕我若一走,张家的事前功尽弃,所以不敢松手,心里一急对来人说:“那急什么?真死了有男人收尸,有阎王收命,有玉皇收性,于我何干?她死了,不过二年再娶个媳妇。老张家的官司不完,怎的我也不能回家。”说完我知道这话太伤情了。为了圆情我说:“等我讨个签看看吧!”签上说“病者择医”。我说打发来人回去请医。别人问我说:“你怎不回去呢?”我说:“我若把老张的事放下是不忠,失了忠,媳妇的病也不能好,全了忠,媳妇的病自然会好。我是拿天理办事呀!”


  张老太太大受感动,说:“人家为了我家的事,连家里人的死活都不顾,世上哪有这样的异人?”便决心完结,第三天就呈请释放张五先生,甘愿完结,以全手足之情,我才回家。


 

   给儿媳讲病

 

  王善人说道:

  我四十三岁那年十一月,儿媳患病很重,家里派人来找我回家,张五先生的官司一完,就往回赶,一路上百多里路,只是一心格悟儿媳患病的原因,竟忘了骑驴了,终于找到了儿媳的病根。到家后,儿子过来,在地下来回地走着,只是说:“这病除非死,没个好啦!”第二天,我过去问儿媳妇:“你怎么的啦?”她说:“浑身都疼啊!”我说:“你自己知道怎么得的病吧?”儿媳说:“不知道。”我说:就从你国珍大哥定亲上起的。(国珍孤儿寡妇,因生活困苦,善人收容同居)国珍的妈从旁说:“他二叔啊!这话只好你说呀!从我儿子定亲,我侄媳妇怎的也不乐了。”我赶忙截住她的话说:“大嫂!你别说,你小叔子什么都知道。”我拦住大嫂的话,正是怕她的话,引起儿媳心中更大的不平。我接着对儿媳说:“你大哥自幼就没有爹,我收拢过来,是为的家道好些,好为他定亲。现在我多给你嫂子彩礼,你不满意。你知道我的用意么?我那正是安我大嫂的心呢!我对我大嫂子这样当小叔子,你对你嫂子那样当小婶(弟妇),难道我还不如你吗?”说到这里,儿媳的病立刻就好了。


  所以我常说:“话是开心钥匙”。人的心病,必引起身病。说开了,心病一了,身病也就好了。



 -第八章- 

 倡办女学(1906~1909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善人43

 

 开始办女义学

 

王善人这样说过:

  锦县十里台张五先生世俊,因去年给他完一场官司,他发心作善事,愿将正房借给办女义学。一九零七年二月开学,我女人(白守坤)在娘家时,好念佛,认识几个字,又在杂木林子女塾念过《女四书》和《烈女传》等书,我就叫她当老师。国华教男学,两校只隔一壁,守坤不明白的字义,国华为她解释,写在纸上,从墙缝递过去。白守坤因此教学相长,学业日益进步。

  我办女义学的宿愿,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注:《王凤仪言行录》中文版权归“北京:中国版本图书馆”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品。)

【每天一个故事】王凤仪言行录:一部劝善经典之一的读本,让我们一起来共读!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 5328397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