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吗?孝敬父母什么最难?一夜之间都在疯传这个视频“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你本善良 2020-09-18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t0169ok0um2&width=670&height=502.5.5.5&auto=0

每一个人意味着一个家!

做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
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的成长,孩子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所谓的几百年,我们这辈人何尝不是该思考一下!没错,珍惜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吧!感恩自己的父母…


曾经听到老人聊天,大家最有共鸣的是,子女只知道给父母好吃好喝、给钱花,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和父母做心灵上的沟通。而且大多时候匆匆来看望一次,也是说不了几句话。

有时父母想和儿女唠叨唠叨,做子女的没听几句就不耐烦了,更有甚者连个好脸色也不给父母……千万不能小看这种现象。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

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便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跑。”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

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

晚上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自杀了。

于丹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儿女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

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

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

於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准。

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每天认认真真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好脸色不用花钱去买,不用向谁去借,也不用交学费去学,更不需要什么力气。

可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才是真正懂得了孝法。这是孝法清除认识误区,达到真实有效的根本要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所谓孝顺,以为能养父母则可。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饲养狗与马。如无敬意,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

这里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可以借此反观现代社会。有的年轻人认为能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就不错了,比抛弃父母、冷淡父母强。甚至有人稍嘘寒问暖者,多是惦记父母的财产。所以孔子说了一个“敬”字。如无“敬”,怎么区别你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这种只是提供外在条件的性质呢?“敬”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诚恳与尊重。父母,爱之也要敬之。父母亦是常人,有人倏忽觉醒,对父母施以真爱,不久,发现父母老毛病仍如是,又生厌倦。这是因为忘了“敬”。有敬在,爱才长久。

那么,什么是孔子孝法的至境呢?

《论语》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对父母一直和颜悦色是难的。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仅仅这样就能算是孝吗?”

有的人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或是为了尽义务而尊重父母,有好吃的先让父母吃,有活自己先干。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但做这一切仅仅出于责任或而非活泼泼地发自心底。内心的不舒服,脸色就很难看。虽然尽力做了,在外人眼里看来似乎无可挑剔,但却总不免让父母与本人都觉得别扭。

所以孔子主张,孝不仅是尽责任,还要发自内心,要面色和悦。这点要做到很难。偶尔有些脾气也是可以原谅的。但一定要根除一个观念是,千万不要以为尽形式上的孝道就可以了。内心一定要完成孝的求证过程。做到这一点,自然表里如一,襟怀坦荡,其乐也融融。

永远别嫌弃老年人的愚笨,别埋怨老年人的絮叨,别嘲笑老年人的迟缓与衰老。如果可能,尽量弯下你的腰,倾听他们,尽量宽容地送上你的微笑和鼓励。因为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们,而这一天,就在不远处。

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