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没了,疾病就没了·心烦了,皮肤就坏了!

你本善良 2020-09-18

“心”没了,疾病就没了


大家看汉字中的“病”字,下面是个甲乙丙丁的“丙”字,之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选择了“丙”,而不是甲、乙或者其他字,是因为在天干中,甲乙丙丁分别和五脏对应,其中的“丙”是对应“心”的。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人之所以生病,身体状态不好,和心理、心思、心情有很大关系,心情放松,病就好了一半。这种经验之谈确实是有依据的。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最好的医生,就是身体的潜能。”这个西医学的开创者将生命的最大希望寄托给生命本身,而不是后来层出不穷的医学技术,不是因为他低估了后世医学技术的力量,而是他的后人,失去了发挥身体潜能的本事……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某某人非常注意养生,为了保证每天各种营养素摄入的精确性,厨房里都放着天平,或者为了卫生,家里早就开始“分餐制”了。但是,他们却早早就被癌症或者其他疾病夺去了生命,这种结果似乎让人质疑我们一直在宣传的健康保健知识了。


事实上,不是健康保健知识的问题,而是这些人在遵循这些知识的同时,也在给自己的身体增加着“紧箍咒”,我相信,他们每天用天平称量食盐、味精的时候,他们将自己的碗筷严格消毒时,“我绝对不能生病”、“我要长寿”、“我要年轻美貌”等美好的理想,正在拧成制约他们心情的一个结,而实现这些理想的过程也变成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无法举重若轻,即便这个理想是合乎健康规律的,但实施它时的过分经意,就对身体潜能构成了束缚。


为什么民间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而且在很多边远地区的人身上应验了?不仅是因为适度的外界异物可以刺激人免疫系统的机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大大咧咧的人,心思往往不会太细致,不会有更多的心结,这就使他们的身体有了发挥潜能、战胜疾病、躲过病害的机会。


心烦了,皮肤就坏了


所以,女人的美丽,需要正确的保养知识,还需要淡定平和的心思,非此,任何美丽的理想、健康的理念,如果以糟糕的心态、心情为伴,都可能变成一个禁锢你身体潜能的“紧箍咒”,有了这个“紧箍咒”,你孜孜以求的美貌也同样成了难事。


这一点,有实验为证。对一组“入静”的受试者的实验发现,他们在“入静”的锻炼过程中,随着锻炼时间的延长,“入静”的次数的增加,皮肤的电活动逐渐趋于稳定。“入静”,就是通过意念的调整使心中平静、意识成空的过程。这个时候,人是什么都不想的。而皮肤电活动稳定就意味着皮肤的血管收缩是正常的,不因情绪的变化而承受刺激,这是影响皮肤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淡定、平和的心境是容颜保证的证据之一。


中医认为,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可以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精神因素,这些异常情绪一旦发生,身体都要产生一种应激反应。


所谓应激反应,就是身体在遇到强大的创伤或者巨大的情感变化时,为了维持生命,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防御、适应性反应,以应对突然到来的打击。具体地说,就是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由此使蛋白质的分解亢进,以增加“糖原异生”。


“糖原异生”就是身体为了应对特殊情况,将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能最快供能的糖,以保证应激状态下身体的能量供应,这个时候,蛋白质是首当其冲地被调动出来作贡献的,身体要将自身的蛋白质转化为糖。但是你要知道,蛋白质就是人体的支架,我们身体的器官、组织,包括皮肤的形态保持,就靠蛋白质,这种应激反应时动用的物质就是维持我们形态,甚至是体面的“支架”!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遇到精神打击之后变样了,那种状态不是减肥或者锻炼之后的消瘦、紧致,而是要用“憔悴”、“脱形”、“脱相”来形容的一种病态、病容,就是因为他们在灾难的打击下,在异常情绪的刺激下,维持身体形态的蛋白质被动用出去了,而这,就是坏心情影响容颜的最好证据。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