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善人说女子是世界的源头

你本善良 2020-09-18

刘善人说: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我看过几个自闭症的儿童,6岁以内,统一的肝气郁滞、升发不及,所致心阳不足。


是孩子爱生气吗?是孩子抑郁了吗?


可是他们从娘胎出来就出现了与人交流的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问题出在哪里了?


刘善人说,12岁以内孩子得的病,病根都在母亲身上。哦,原来如此。怀孕的时候母亲的心情不平和,不是跟婆婆怄气,就是跟自己的先生闹别扭,要不就是埋怨自己的母亲种种。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双方都有问题。看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错误,一味地怨恨对方,把这种怨恨逐渐地种在了自己胎儿身上。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有胎教,胎教就是为了给胎儿一个温暖、愉快、平和的生长环境。如果从母亲怀孕初期,就让胎儿孕育在一种压抑、怨恨的母体环境中,又怎能生出性情开朗、温顺孝敬有爱的孩子?宝宝在肚子里就没有感受过爱,出生后吃的母乳又有七情之毒,他又如何体会爱人和被爱,去感知爱人和被爱?


这些人当中,只有一个母亲能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其余没有一个有这种意思。治疗自闭症必须母子同治,而且母亲要自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这种母体里出生的小孩,即便小时候没有出现自闭症,长大出现抑郁的几率仍然很高。我治疗过的抑郁症患者,追问小时候都有母爱的缺失,心中没有安全感,情绪消极、低落,没有存在的价值

所有动物、植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周遭的环境。简单地说,看一颗果树,结的果实多少,品质的好坏,不用去问有经验的果农,咱们都知道肯定与阳光、水分、土壤有机物质等自然环境有关。那么人呢,就更是离不开环境,小孩的培养环境、成材环境、工作环境都很好理解,为什么就很难去理解胎儿成长发育的母体的心理论环境呢?


我治过一个脑瘫儿的妈妈,当我问及她怀孕期间心情波动是否很大,是否和丈夫、婆婆之间出现了比较难以磨合的争执,她承认是有。


刘善人说,姑娘是世界的源头。好的妻子,是来自于好的姑娘。什么意思?就是培养一个好姑娘,姑娘在出嫁前就知道自己的本位,性如棉:柔和、洁白、温暖。做好了姑娘,结婚后就能做好母亲,才能养育出好的儿孙。“性命归根”,孩子的身心不健康,直接取决于父母。刘善人还说,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感。谁的德行?当然是父母的德行。


在河南时,有一个12岁男孩由姑姑带来看病,一摸脉我就知道,心理问题大于身体问题,孩子肯定是留守儿童。现在的社会问题,是父母总以为物质是一切,可以给孩子比较好的物质胜过他们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这是个社会问题,我解决不了。我只能尽自己可能缓和孩子当前的的心理认识。心药和汤药并用。


我接触的孩子应该也不少了,我接触的成人在他们幼小时存在这样的问题也不少。心病难医,难在于反省、包容和理解。


案例


7岁男孩 左寸不足,右寸偏有力上跃,双关滑郁滞,双尺坠


身体情况就不说了。带孩子来看病的是年轻的爷爷奶奶。摸完脉后,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小孩不错,要好好培养。接着问,是不是孩子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告知:是。孩子不喜欢跟他们住一起。试问,天下有不喜欢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吗?没有!

孩子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就得到不父母的爱,父母是什么?是孩子最亲、最喜欢的人。得不到爱,就会有爱的缺失。直接导致心理障碍:别人都和爸爸妈妈一起,我多可怜。长久就不喜欢与外人交流,自卑心理,孤独心理。


再问,为什么不喜欢和他们住在一起呢?爸爸老打孩子,打得孩子害怕。妈妈年轻漂亮,也不怎么管孩子。孩子奶奶说跟父母住在一起就生病。就把孩子接过来跟爷爷奶奶住。


奶奶呢?也打孩子,不写作业就打。心是好心,但行为是不对的。我只好告诉孩子,父母和奶奶都是爱你的,只是每个人对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有的家长能够讲道理,有的不能讲道理,但本心是好的。如果孩子不知道这是爱,就会生出气恨心,是会毁掉一个孩子的。我把孩子支开,告诉奶奶,如果您是一个小孩,上面4个大人管着,还动不动就挨打,就算是爱,孩子也会说“我宁可不要这种爱”,这个小孩聪明伶俐、模样清秀,很好的一个苗子,就这样毁掉了,您以后不能打他了,他爸爸远,我沟通不了,但是您来了,我告诉您,您觉得可以理解吗?奶奶点点头,说:好,好,我以后再也不打他了。


后来爷爷奶奶高兴地走了。我开了十服药。走前,爷爷奶奶问我吃完了还要再吃药吗?我说不用吃了,但是一定记得您答应我的。还要告诉他父母。后来反馈孩子吃了药效果很好。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