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才能把孩子教成一个孝子——家庭教育

你本善良 2020-09-18

        “先有爹娘后子孙,后来样子看前因。你心想让儿郎孝,好样原来在自身。”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有什么样的父母,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子孙。我们都想让孩子有孝心,原来我们自己的所做所为就是榜样。你孝亲,子准孝你;你逆亲,子准逆你,这就是天理循环。


——这就是王凤仪先生倡导的家庭六步教育的最后一步,家庭教。
      

  孩子好与坏,你别怨孩子。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想想:我以前是怎么当儿子、女儿的?我现在是怎么当爸爸、妈妈的?当得合不合格?父母种因,孩子结果。父母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是因,孩子以后的生活方式就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菩提树,必开吉祥花。春天没种下,秋天收个啥?我们都想有个好收成,都想让儿女有孝心,可是你没种好因,怎么能结好果呢?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贤孙孝祖”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对不太孝顺的夫妻,他们有两个孩子。这对夫妻的父母岁数大了,嘴比较碎,唠唠叨叨的。两口子不乐意听,一合计就合计出个招儿来。那时正是夏天,他们就在山上给老人搭了一个茅棚,让老人住到山上去,这样就不会跟他们唠叨了。但他们跟老人却说:“我们在山上给你们准备了一处避暑的地方,你们可以在那儿好好地清净修养,家里的事不用你们操心,等到秋凉的时候,再把你们接回来。”两位老人一听,孩子真有孝心,就高兴地答应了。

  夏天很快过去,秋天已经到来,这对夫妻并没有按照原先的承诺去接老人。老人的孙子孙女已经十多岁了,因为想念爷爷奶奶,所以经常上山去看他们。老人问:“你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啊?”
     孙子孙女没听说爸妈要来接,但又怕爷爷奶奶伤心,就应付着说:“我爸和我妈说了,很快就来接你们。”

  孩子回去后,爸爸妈妈也不提接老人的事,这可怎么办呢?女孩岁数大,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来。她跟弟弟说:“你赶快去把推爷爷奶奶的车子找来。”


     弟弟说:“找它干吗?它早就坏了。”
     姐姐说:“你别管,你只管把它找回来修就是了。”


     弟弟只好听从姐姐的建议,找回那辆破车,叮叮咚咚地乱敲一气。妈妈看了觉得奇怪,就过来问孩子:“干吗要钉这辆破车?”


     姐姐说:“爸爸妈妈以后老了,我们用什么往山上推你们呢?所以现在得先把车修好。”


     这一句话像晴天打了个霹雳似的,把爸妈吓得头顶背心直冒汗。爸妈说:“这可不好,咱们这么做,孩子都学会了。咱俩得赶快把老人接回来。”

     你看看,人根的好坏,全在父母的影响啊。“你心想让儿郎孝,好样原来在你身。”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