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先生把讲道不行道者看做第一等恶人
王凤仪先生把讲道不行道者看做第一等恶人
王凤仪先生说:“念书学道贵乎实行,身子要低,志向要大”。“人要是没有实行,就是讲得天花乱坠,听讲的人,也不相信,甚至疑谤。有实行的人,哪怕说的是一句土话,听的人也觉得其中有道。”
他更把只讲道不行道的人看作是世上最大的恶人:“世上有三大恶人,盗贼不算在内。讲道不行道、知过不改过,是第一等恶人;吃点亏心里就难过,占点便宜心里就高兴,是第二等恶人;非分的事,知道不可得而念念不忘,非法的事,知道不可做却偷偷地去做,是第三等恶人。
此外,有人夸奖,心里就高兴,受人批评,心里就不快,都是不善的人。”而他之所以见性得道,就是因为他能够循道而行:“道本来是千条万条,合起来还是一条道。我虽然不曾多读书,但是我念一句,就用一句。”
吉林省有位老举人听人传说,王凤仪先生是个庄稼人,又没念过书,却在黑龙江省安达县,召集二千多人开会,心里很不服气,便坐着他自己两套马的驼绒轿车,带着听差的,来到安达会场。此人举止排场,声音宏亮,上台讲了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引经据典,发挥精尽,确是一位老饱学。
他下课后,王先生也上课讲“子曰学而时习之”说:“孔子说,人学会了以后时时刻刻地练习,心里该有多么欢喜呀!这话说得太好啦!太有滋味啦!”
老举人说:“住口!讲书怎么谈起滋味来啦?”
王先生说:“我去过好几趟,所以我知道。”
老举人说:“这更不成话了!讲书怎么论起趟来啦?”
王先生说:“人只知道读书要多、要熟,不知照书上说的去实行。这象熟记地图,知道各地的方位,没有亲临其境,又怎能看见庐山真面目呢?又象念熟了菜谱,没有实际吃过,又怎能尝着真滋味呢?我没念过书,只是听说哪位古人好,就学哪位古人。见着今人好,我就不离开他。我在周姑父家扛活时,学会一个‘孝’字,我就接我爷爷回家奉养。学‘羊角哀舍命全交’去救过杨柏,又学杨一,给我爹守坟。我做一宗事,就学一辈古人,那古人的灵,就来助我。这是我的‘学而时习之’。为了救杨柏,我黑夜见白日,明白了天道;守坟守会了讲病,心里得着了真乐,怎么没有滋味呢?我学一位古人的道,就是去了一趟,怎么不中呢?既读圣贤之书,怎不学圣贤的行为呢?道是行的,不行总不知道啊!希望老举人,多给我们讲讲,讲明白几个孝子,就是举出几个贤人。你看我不是举人,可举出不少人来啦!”说得老举人没话说了。
王先生把实践书中所讲的道理叫作“去了几趟”,就是他认为书上的道理是需要照之而行的,而不仅仅是记住那些字句话语就算完事了。
“学道的人,不去学佛,先去修庙,是叫佛把他支使远啦!念书的人光念不行,是叫书把他支使远啦!学道德的人,光讲道不行道,是叫道把他支使远啦!我知道一位古人就学一位古人,知道一位今人就学一位今人,知道一个字,就行一个字,才是‘知行合一’。”
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知行合一啊!
王凤仪先生对佛经的看法也与对儒学的看法一样:“世人都说念经是修好,只念不修哪能好?吃素的人,人称他为善人,其实吃素只是了断回圈,你不吃它,它不吃你。”这与达摩《血脉论》所说“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的论述完全一致。
江希张问:“老先生认为,注《金刚经》的能成佛呢?还是讲《金刚经》的能成佛呢?”
王凤仪先生回答:“注的、讲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刚经》的才能成佛。”
“佛是人的榜样,照佛说的去做,才能成佛。天天讲佛,日日说佛,显示自己知道的多,那是学‘好’,不是学道,象开个谎花,不能结果。”“人天的诸神诸佛,都眼睁睁的盼着人们,体他的志学他,可惜世人都不肯去作呢!”只说不行,“开个谎花,不能结果”,点出了我们文化的病灶。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