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诚明录》:天地

你本善良 2020-09-18


  人比天地还贵重的多


  一个人,便是一个太极,便是一个天地,便是一个阴阳,可惜人都不知道了。实际上说,天地有坏,我性无坏,人比天地还贵重的多。


  大人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是人与天地参。日蚀星陨,是天有坏;山崩海枯,是地有坏。圣贤之名常在,即圣贤之性常存,决无湮没败毁之期。人比天地还贵重,确有其理。


  找好处认不是


  找好处(即无论见何人何物,均取其长处。)便是轻清上浮者为天,认不是(即无论何人的不是,均认到自己身上。)便是重浊下凝者为地。


  找好处,便能容人;认不是,方能成己。人能有此两大作用,又何患不能成德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即是找好处。(语见《论语·述而》)“一夫不获,时予之辜”,即是认不是。(语见《尚书·商书·说命下》)


  天加福与人加福不同


  天加福,都是逆来,所以人都不觉;人加福,都是顺来,所以人都知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语见《孟子·告子下》)非加福而何?人加福,即使之得荣名、获利禄,然往往因此而骄盈,终至失败,可不审察乎


  人是天地的中人操天地之权


  人若双方互相争执,必有第三者出任调停,这也就是三界。人在天地间也是一个中人,天虽至清,地虽至沃,不能自成田地,生多量之谷类,必须人去耕耘收获,是以人犹操天地之权。


  人能参赞化育,补天地之缺陷,岂可自欺乎?


  天地间气血周流


  人是天地间的气,金钱是天地间的血。现在我所办的事,无儿女者,可以向异性人讨儿女;无妻室者,只要品性定得住,可以自然得妻室;如有生活苦难的,大家便设法与之储金立业,永久不作难。这是天地间的气血周流了。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正是大同实现。(语见《礼记·礼运》)


  天命是不可达的


  某年,我因为劝人不见多大效果,我便问天说:为何不将天道,直接授给众人呢?语毕,我身立刻不能动转。随时我又自悔说:天命我劝人,我反而怨天,所以天降我的灾。语毕,立时身又动转如常了。由此深知:“天命是不可达的。”


  君子有三畏。第一畏,即是畏天命,人不知天命,所以不畏。(语见《论语·季氏》)


  人必与天地通方可为人


  天地人,并称为三界。人必与天地通,方算人,能与天地接洽者,今日惟有江希张耳。因他七岁,即作《息战论》,那就是与天地通。


  凡抱救世主义者,均是通天地之人;圣贤佛祖,所以与天合德也。


  当人必须得天命明人道


  人得天命,正如为官者得委任。当人而不明人道,如为官者未受委任。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也是一证。


  孟子有云: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语见《孟子·离娄上》)正是尽人道也。推而言之,五伦之道,均是人道,为人而可不明人道乎?


  开天堂门


  老人要知道儿女的好处,虽然责他,他也甚乐。所以说知道他人的好处,即是开了天堂的门。


  隐恶扬善、善与人同,是舜之成德处。又何怪其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终至侧陋名扬而即帝位乎?


  人和天是一体


  人本和天是一体。有不明白的事,只是向天索求,没有不得的。有不如意的事(或含冤莫伸的事),向天说出去,也自然就了却了。


  至诚则能动天,悔过即可消灾。此等实验甚多。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