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与修行

你本善良 2020-09-18


  一位朋友在桂林生活,修行,她和丈夫因为要谋生,要推广一种蚕农们要用到的采桑工具而离开桂林,他们的一些同修道友劝他们别离开桂林,免得离开同修,修行不精进,还有,采桑养蚕也会“间接杀生”,朋友很矛盾。


  我对朋友说:


  鲁迅先生曾说:“只有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附丽,即是依附、依靠的意思。如果这句话再引申一下,引申到修行上,“只有生活着,修行才有所附丽”。这也是六祖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义。


  你们目前的生活上需要大家努力工作、挣钱,这是第一要义。“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经济出了问题,再恩爱的夫妻都会为柴米油盐争吵。鲁迅话的要义在这里。离开桂林又如何?真修行,是心法,是靠自己,也不要留恋地方的好、道友的好,这些在本质上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是自己的发心与踏实修证。


  过去出家的头陀,为了避免对某个好的修行地方的留恋,都要守“不三宿空桑”之戒。不能三次在一棵树下休息,即要破去对地缘的依恋,依恋即是“住”,住即生烦恼。


  至于所谓“间接杀生”的问题,是很多学佛者的执着,养蚕也是人类需要的生存方式,在为大家做贡献,何为杀生?如果把“春蚕到死丝方尽”看成是真正的菩萨道,那还是杀生吗?我们都执着陷落于某些理念里不能自拔,如何修行?


  我建议,如果推广桑叶采摘工具能改善你们的生活,不妨去为此努力,毕竟,要孩子、养孩子、教孩子都需要一大笔钱。你丈夫换个工作,就像换个心情一样,对他也是好的,毕竟他在原来的工作中倍感压力。即便你在桂林时也没见你多么精进地去和道友共修。你即使待在桂林,依然要面临找工作,依然未必会和道友精进共修。不解决自心问题,不发心,那些问题总是存在着的,并不能解决。


  记住开头鲁迅先生的话,以及我引申的话。没有发心的修行,基本上都是玩票的,种点善根慧根也是好的,要想有所成就,本身很难,何况是没发心的修道票友,是难上之难。但修行,与工作不矛盾。


  佛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就看你的修行境界了,修行得好,事事无碍,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两者无二无别。这是大菩萨的修持法门。不要犹豫了,与其反复犹豫,不如当机立断,因为,只要努力工作,只要精进修行,只要力行善道,每一种选择,都会有好的结果。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