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最大的福报,看了他之后你绝对不会继续浪费食物已感动9000人!希望大家爱心传递!继续分享出去!
衣着整齐的帅哥恭恭敬敬地向自己递上一张名片,向自己索要女儿剩下的半碗粉丝汤!去年12月15日,张丽丽阿姨在怀德桥下的迎桂馒头店,碰上了让自己目瞪口呆的一幕。去年,几近周折,记者找到了“帅哥”陈老师,陈老师让记者知道了一个新名词——“惜福饭”。1年后,陈老师是否还在吃“惜福饭”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再次独家采访了陈老师。
251顿“惜福饭”,甚至连续吃到过一个人的剩饭
11月20日下午,在市区一家少儿培训机构,时隔一年,记者又见到了陈老师。黑色的休闲服内衬暗红的唐装,陈老师给记者的感觉和去年初见时一样,干净清爽。
“惜福饭,现在还吃吗?”陈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记者开门见山的问题,而是递上来一本“惜福录”。翻开本子,答案就很明朗了——去年开了个头的“惜福录”已经记了满满4页。
记者细数了一下,从2011年12月20日到2012年11月19日,陈老师一共吃了251顿“惜福饭”。
除了迎桂馒头店,这一年,陈老师的足迹遍布糕团店、银丝面馆、马复兴、千家万户等餐饮连锁店。上半年,他连续吃到了一个年轻人的剩饭,“第2次,他还是剩下了很多饭菜。不过,他一看到我就立刻退了回去,把饭吃干净了。”
中午公司提供午餐,可陈老师还是经常“出去吃”,有时一天吃3顿。“下午回公司,如果我兴高采烈地进门,同事就知道我一点剩饭也没吃着。如果我不露声色看起来不高兴,他们就会猜,陈老师十有八九是吃撑了。我见不得浪费。”
251顿“惜福饭”吃下来,陈老师说自己一次也没拉肚子,最多就是吃撑。他指着“惜福录”说:“吃一次‘惜福饭’我一般捐2元,捐4元、捐5元就说明那顿吃撑着了。”
那这些钱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手里吗?陈老师说,去年、今年自己数次资助失学儿童,靠这些钱其实远远不够,“比如,我在百度贴吧看到山西一个失学儿童,父母因为车祸去世,家中只有一个老奶奶。之后,匿名向当地媒体公布的捐款账号汇了一笔钱。做慈善,我讲究随缘。”
有人骂他神经病,一次还被一个厨师揪着衣领扔出了店
一年前,陈老师吃“惜福饭”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说这是行为艺术,有人说这是在修行。陈老师解释,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诫别人珍惜粮食。一年来,“惜福饭”吃了251顿,陈老师的愿望实现了多少呢?
陈老师不做声,只是拿出了新版的“惜福名片”,内容和以前一模一样,只不过大了一号。
“这一年,吃得多,遇到的误解更多。有人说这么大的人还吃剩饭,有人骂我神经病,有一次还被一个厨师揪着衣领‘扔’出了店。”陈老师说,他当时很难过,但没有争辩,默默地走开了。后来自己想,这些人都没有仔细看惜福名片,名片上的字可能也小了一点。
于是,陈老师到店里重新印制了几盒名片。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名片是大了一号,字体也更清楚了,可10张里还是至少要被扔掉六七张。“误解都没有消除,愿望实现了多少,还真的很难说。”
不过,陈老师也不灰心,一来吃剩饭确实有些“惊世骇俗”,普通人很难接受;二来今年碰到的一个小男孩让自己充满了希望。
小男孩吃完剩饭,又让妈妈买一袋包子分给乞丐
今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永和豆浆勤业欧尚店,一家三口在吃盖浇饭,不过,他们没有留意在不远处等候的陈老师。他们准备离开时,陈老师观察到妈妈和小男孩的餐盘里剩了一点饭菜。
陈老师照例恭恭敬敬地向一家三口递上了“惜福名片”,询问自己是否能够享用他们剩下的食物。一家三口,愣住了。妈妈仔细看了“惜福名片”,听了陈老师的解释,答应了陈老师的要求。
陈老师正想坐下吃饭,小男孩充满稚气地问:“妈妈,叔叔是不是家里穷?我们买一份饭给他吃吧。”妈妈耐心解释:“叔叔没别的意思,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教育我们爱惜粮食。”
听完妈妈的解释,这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拉着妈妈坐了下来,和妈妈一块儿把剩饭剩菜吃了个干干净净。一家三口再次离开时,都对陈老师表示感谢和支持,觉得陈老师的行为感染了孩子,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教育素材。
走出店外,小男孩让妈妈买了一袋包子,分发给了路边的乞丐。陈老师说,这顿没吃到的“惜福饭”,还有男孩清澈的眼神,让自己开心了好多天。
采访结束,陈老师重复了一年前和记者聊过的心愿:我不希望别人去吃“惜福饭”,但“惜福饭”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会一直吃到餐桌上没有“惜福饭”的那一天。
以下是陈老师上电视采访的纪录片
【看了之后你绝对不会继续浪费食物已感动9000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54byw8ye&auto=0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