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不断地把无意识带入意识当中,即为觉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有共性。读小学,读高中,考大学,再找工作,然后谈恋爱、结婚、买房子,生孩子,好像都得走一遍。
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自己会有想法,或者是疑惑,或者还没想清楚,还没做决定,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外界有很多想法会影响我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其实人一辈子就是这样的情况,不光是人生中的大抉择,也包括日常小事。
就像我常打的比方,喝茶的时候,其实我想喝绿茶,但看到大家都在喝红茶,算了,我还是一起喝红茶吧。这是件小事,你可以和大家一样选择喝红茶,但有的人会在随后的两个小时里老在想那杯“绿茶”,以至于都不能专注地上课或者和人交流。
更严重的还会一直在那里纠结,为什么我那会儿没有“做那个选择”?然后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情,还会联想起一系列的不愉快,然后心中懊恼,反复颠倒。各种回忆,对过去的,未来的,都是基于此刻这种纠结的思想和情感,想到脸发烫心抽紧。我们都有过这个情况吧?
我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被它困扰得很厉害,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质,所以开始学心理学,后来读了心身医学的研究生。
心身医学毕业前一年,我开始给病人做心理咨询了,头几年我非常热情地投入到心理咨询这个领域中。面对面的交流,不用量表,不开药,不做测定,就通过交流,这属于经典型的心理分析。也做精神分析,或者梦的分析,或者生活事件、情感这些分析。
后来的一段时间中,我把心理咨询、精神分析跟中医结合在一起,发现可以用来处理神志情感部分和认知的问题,我们叫感受-认知-情感-思维-行为模式。请注意它们的顺序,这是我们的一套程序,从肉体感受、情绪反应、形象与逻辑思维、到心智发展。
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套程序就会不断地发挥作用。一台很好的电脑,如果程序冲突,可能用不了三个月就完了。程序不冲突呢,就能用得久一点,平时的内存也节约一点,电也耗得慢一点。如果你自己就是程序员,还能定期自己来升级、杀毒、补个漏洞,那就能运行得更顺畅一点。
怎么成为你自己生活的程序员呢?或者换种说法,什么是这件事情的开始呢?这就是觉察的问题。你先得知道自己有问题,程序之间有冲突,才会开始去调整。那么,怎么去观察、发觉、了解自己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我从大学开始看佛经,得到的第一本佛学书是《大佛顶首楞严经》,硬着头皮把它读了下来,后来还看了很多其它的佛学书。其中,有个词“觉性”,让我思考了很长的时间。
那个时候总觉得,真正透澈的觉性多难啊,肯定得练、练、练,等所有的脉轮通了,小周天大周天也通了,人放光了,跟天地万物接通了,然后才能获得了觉性,然后就可以自己修理自己了。怎么才能接通呢?得做很多事情,还得放弃很多事情……
你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现象与情境,或者是你注意到了,但是你有意识地去回避它,或者无意识地回避它,这属于盲点。健康的心灵,需要比较高的清醒意识,能够不断把原来注意不到的、有意无意排除在外的东西,意识到,从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让这些事情进入到你的意识当中”,它属于觉。
譬如高中的时候,我发现我看别人,四目一对就会很紧张,然后我想了很多方法去对治。
15岁的时候,我和我的好朋友,两个都不敢正眼看别人,一说话就紧张的中学生,决定改变现状。我俩约好,一到周末的早上,就到老街的店里去训练自己。两个小孩就到每一家店,跟营业员说:请把那样东西给我们看一下,然后就装模作样看一下,再还给他,就这样训练。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知道这属于一种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叫做行为疗法。但这些调整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训练是其次,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了解到自己容易紧张、不敢说话的状态了,这就是有意识的觉察。
这个觉察自己的能力,跟你学不学佛,修不修炼,学不学心理学,是不是基督徒,都没有太大关系。这些虽然有可能帮助提升这个部分,但是这个觉察力,是我们本来就有的。
当时我跟同学一家一家地去训练,当时意识到自己很高兴,但高兴得有点过了,内心有些晃动。这种轻微的晃动也是我们随时在发生的一个现象。
如果,我们和家人、朋友之间,一看到甚至只是一想到这个人或者某件事,心里就开始有些紧张、害怕,或者过度的兴奋。那么,我们既然意识到了,有没有进一步地去观察?
比如观察自己什么时候会更厉害,什么时候好转,观察是什么原因。是因为豆腐汤里面没有放爱吃的香葱,还是我不爱吃葱,你却放了,还是其实跟豆腐汤根本就没关系,其实是上一周我们因为某件事情,心里的疙瘩非但没有化掉,而是越来越大了,或者背后还有三年前那件辜负我的事……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其实是一个延续。就像太平湖,湖水是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的,除了我们看得到的,还有周围的山脉下,还有大量的地下河和地下岩洞,里面都是水,包括天上的降水,所有的这些都会汇进这个湖。
我们心身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是过去发生过的一切事件的延续。对此,我们有没有观察和了解?如果意识到了,也观察、思考了,有没有想过,要在心里许一个愿,希望能把这件事情梳理清楚,然后有一个对自己、对别人最合适的结果。这就是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然后有一个意愿,小心地行动。
所有的心理学,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荣格,都是从观察而来。早期佛教经典也都是在讲观、觉察,而不是仅仅是磕头烧香,祈求保佑。当我们失去了面对问题、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之后,才会想到外求,找某个专家、老师或者佛菩萨给你答案。
作为意识过于强化的现代人呢,观察可以先从我们自己的身体开始,比如这两天钟老师教我们的抻筋拔骨,做的时候要把心念、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其实这些训练都是指向“觉察”,只是用了不同的概念、方法。
比如我们在做弯腰拉筋的动作,腰弯不下去,筋拉得很痛。这个时候,我升起一个念头,想看看周围的人是不是做得比我好?心里还觉得不好意思。这样,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外面去了。而如果你专心地去体会自己的状态,体会自己的每个细微的动作和呼吸怎么配合,才能让自己更放松一些。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让我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慢慢集中的方法,我们的觉知力会因此提高。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的时候,我们的能量就会往身体集中,这种方法能自然化解身体上的很多问题。这是就身体而言,其它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情感上、生活上、事业上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的经验或者技巧不够,其实还是注意力或者说心力不够,以至于没有办法专注在一个点上,产生我们希望的结果。
本文转载自李辛老师QQ空间
什么是宇宙的本体;什么是意识;人与人,宇宙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等八大问题_宇宙人本性之光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