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报道 | “走进哲学”系列讲座第二讲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18日下午,浙江大学哲学系“走进哲学”系列讲座第二讲在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308会议室成功举办,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陈勃杭老师带来了“逻辑分析与哲学写作”、“在美国和欧洲学习哲学”两个主题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哲学系副系主任王淼老师主持。



在简短的开场白后,陈勃杭老师开始就“逻辑分析与哲学写作”这个主题分享他的看法。他说,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一些具体的问题与观点,这是知识性部分,但同等重要的是掌握逻辑分析的方法。逻辑分析不同于经验研究,它从原则上讲不需要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而它的作用是使原本不清晰的、含混的材料变得清晰、有逻辑——这是基于如今已有的许多文字材料的逻辑结构并不明确的现状而言的。逻辑分析在哲学史上有一个很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所采用的的方式是先让对方摆出一个观点或看法,之后再一步一步指出他的不足直到最后得到一个在当时可以说是最精确得当的定义。广义上讲,这就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然后,到了康德时期,康德早年为了完成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将当时市面上所有论证上帝存在的书都加以收集与整理并对里面的论证一一进行评判与分析,直到最终找到唯一一个可能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除此之外,康德还对牛顿物理学中有关自然哲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并排除其中的矛盾,使其最终达到一个清晰融贯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才有了如Michael Friedman等康德专家“康德比牛顿更好地理解了牛顿自己”的说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康德其实并没有像牛顿那样进行任何经验研究,他注重的是一个梳理与澄清的过程。逻辑分析作为哲学方法最终被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明确提出。他指出,科学是给出并验证命题,哲学则是澄清命题。维特根斯坦式的新哲学是做逻辑分析,不是要为人类知识大厦添砖加瓦,而是要夯实基础,使其更牢固。陈老师指出,逻辑分析的确更多被分析哲学采用,但不等于分析哲学。逻辑分析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为了演示说明逻辑分析的过程,陈老师举了许多具体的例子,比如“谱系学”,再比如欧陆哲学中说的“超验超验”或“绝对主体”等。这些词语乍一看让人很难理解,但经逻辑分析之后再用一般人能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它们就变得很平易近人了。因此,逻辑分析的一大目的就是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去解释”,用日常生活的语言(或至少是某专业领域专家听得懂的语言)解释它,使它和我们的常识建立联系。这不是批评欧陆哲学,而是讲逻辑分析有利于使欧陆哲学中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凸显出来。
逻辑分析的方法也非常适用于回答“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如“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儒家?”对于前者,我们现在已有的材料是各种各样的人对于哲学的看法,那么逻辑分析就要求我们仔细梳理“哲学”一词内涵的变化,弄清楚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迥异的看法。事实上,“哲学”一词最开始的意思是“爱智慧”。在19世纪之前,人们把所有知识都称作是哲学,哲学是(或者至少认为自己是)所有知识的综合。然而,到了19世纪出现了学科大分化,以前哲学的内涵没有了,这时就必须重新找出一种适合于一切学科的东西去定义哲学,即逻辑分析。但是,我们要注意,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本身而言,“如果没有提前定好标准,那这个问题原则上是没有答案的。”总的来讲,我们学习哲学的另一目的就是掌握逻辑分析方法,从日常生活语言出发阐明问题与观点,通过辨析观念,成为最能清楚表达问题和观点的人。因此,当我们进行哲学写作时,需要不断练习准确呈现逻辑分析的过程与结果的能力,通过阅读某些早期分析哲学经典文本来学习写作方法,同时针对经典文本练笔,学写论证,也可以与别人互助修改。关于“在美国和欧洲学习哲学”这个主题,陈勃杭老师首先建议大家慎重思考究竟要不要出国留学,因为这是件大事,关乎以后的职业规划与未来的生活愿景,同时国外的环境也未必完全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之后,陈老师将美欧哲学系的不同进行了一个对比,指出美国哲学系一般可提供全额奖学金,学习时长五年以上,课程任务重,学生一般会受到严格训练,文章要求较低,会有对写论证的练习;而欧洲哲学系则一般有国家资助。学习时长为三至四年,几乎不上课,环境相对宽松,一般有文章要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兴趣选择更适合的留学方向。在交流和互动环节,前来参加讲座活动的师生就“逻辑分析训练与哲学写作”、“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与20世纪用诗意与文学的方法探讨哲学这两者之间有无高低之分”、“在阅读哲学著作的中译本中觉得有逻辑断裂该怎么办”“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和研究哲学”以及“生命哲学的本体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陈老师说,他在哲学学习中能感觉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升。同时,学问是共同体式的。针对有的听众讲维特根斯坦曾说“对于不可言说之物要保持沉默”,陈老师讲这种“不可言说”是在尽量澄清之后才说的,不能成为妨碍交流的理由,当然可能有的存在主义式体验用文学与艺术刻画更好。当我们面对中译本可能存在的“偏差”时,我们首先要时刻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不能尽信,但同时也要尽最大努力去理解,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需要大家在自己哲学学习的过程中加以仔细体会。讲座结束前,哲学系系主任金立老师做了简短发言。她说,提高自己的分析理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千万不要想着一蹴而就。当然,理解哲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理性分析,这是基础;另一种则是诗性的,审美的,不过同时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基础之上的。这两者的展开也许各有侧重,但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思考的是让这两者如何更好地结合到一起,实现这两种力量的交互与融合。
最后,王淼老师做了简短总结。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参加讲座的师生合照留念,并期待着再次重逢。
陈勃杭老师于比利时根特大学(Universiteit Gent)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科学史和科学的逻辑、早期分析哲学史、生物学活力论的历史和逻辑研究等。
撰文 | 郭航宇图片、编辑 | 罗亭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