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殿堂 | 丹尼尔·罗斯柴尔德教授:贝叶斯主义的范围
2022年4月25日下午,“心智与价值”系列讲座第2讲“The Scope of Bayesianism”(贝叶斯主义的范围)在成均苑4幢311会议室成功举办。此系列讲座由浙江大学“海外一流学科伙伴增强计划”(2012-2023)支持,报告人均来自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哲学系。此次讲座,由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系主任丹尼尔·罗斯柴尔德教授主讲,由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Davide Fassio主持,四川大学宋子明老师与武汉大学叶茹副教授评议。来自全国高校的教师、学生及海外学者等两百余人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讲座。
The Scope of Bayesianism
罗斯柴尔德教授从贝叶斯主义在教科书式经典案例,如基本比率谬误(base rate fallacy)中的应用谈起,提出了有关贝叶斯主义范围的问题,即在这些经典案例之外,贝叶斯主义在规范性意义上是否普遍适用于指导或评价人类信念态度和基于证据的信念更新?其应用范围为何?罗斯柴尔德教授首先考察了较为温和的“基础贝叶斯主义”(Basic Bayesianism),即贝叶斯规范适应于相关事件空间、先验概率和可能的学习事件均能被清晰定义的特定问题,继而聚焦于更极端的 “普适贝叶斯主义”(Imperial Bayesianism)。后者主张贝叶斯规范普遍适用于刻画大多数的人类学习情境。
通过考察达尔文利用显微镜观察红色海水样本,从而发现鞭毛虫的存在这一科学发现的典型情境,罗斯柴尔德教授指出,我们很难用贝叶斯主义的框架来刻画在这一案例及其他类似的人类学习体验中的信念更新。这意味着普适贝叶斯主义难以成立。随后,罗斯柴尔德教授探讨了贝叶斯主义在人类推理和学习中可能发挥的其他重要功能,主张贝叶斯规范可以是一种帮助探索的工具,而非反映我们全部信念状态的模型。
在评议环节中,来自四川大学的宋子明老师就如何建构针对规范贝叶斯主义的反例及主讲人针对规范贝叶斯主义的批评是否构成相关反例提出了质疑。来自武汉大学的叶茹副教授则从形式知识论中的“建模”(modelling)问题、贝叶斯主义对现实的指导作用等多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包括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高洁、Davide Fassio以及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Roger Clarke在内的听众与主讲人围绕主观概率的定义与贝叶斯主义的联系、预测加工理论与贝叶斯主义的契合、概率估计与贝叶斯主义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
供稿 | 祝钰茸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陈舒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