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思殿堂|“思想与时代”哲学公开课第六讲顺利举行


“思想与时代”

2022年5月31日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思想与时代”哲学公开课第六讲“儒学的智慧教给我们什么”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0会议厅举行,主讲人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

 “ 

本次活动由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教授主持。王俊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自己通过彭国翔教授注意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学衡派”,以及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在浙大创办的刊物《思想与时代》。该刊物主要讨论了“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以及在当时情境下中国文化的地位这些问题,在当时影响非常大。王俊教授认为,今天我们把“思想与时代”这一口号重新提出来,并以此命名我们学院的公开课,是因为我们哲学学院在今天这个时代同样是要讨论思想,要讨论我们所面对的思想的问题和文化的问题。


公开课伊始,彭国翔教授对题目中的“智慧”一词做了解释,指出广义的知识包括四个层次:数据(data)、信息或资讯(information)、狭义的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并认为“智慧”是一种转化性的力量,能让人的身心有所改变,即“变化气质”。彭国翔教授强调,虽然他讲的是儒家的智慧,但智慧不只是由儒家提供,世界上所有大的精神性传统,都提供智慧。每一精神性的传统,都有其核心的问题意识或终极关怀,也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存在。儒学的核心问题意识之一是成为什么样的人。彭国翔教授指出,说成为“圣贤”可能比较高远,事实上,《论语》里面孔子讨论“圣”并不多。但相对来讲,“君子”就讲得比较多了。因此,儒学的核心问题意识可以说就是要成为“君子”这样的人。



关于“君子”,彭国翔教授首先指出,“君子”的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指的是贵族;“小人”指的是庶民。而经由孔子的创造性转化,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由“血统”转为了“品德”。如此一来,“君子”成了一种人人可学而至的典范,在整个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着,彭国翔教授对“君子”的内涵与特征予以全面的介绍,认为“君子”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知识的主体,还是政治社会的主体,同时具有批判的精神,并对这四个方面的含义分别做了解释。

其次,彭国翔教授提出了成为“君子”有没有一种先天必然的保证的问题,并指出该问题涉及儒家对于人性的理解。对此问题,彭国翔教授围绕孟子的“性善”论以及宋明理学“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观念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并进一步阐发了儒家的人性论对于养成“君子”人格的基础性意义。

接下来,彭国翔教授指出,虽然每个人在人性深处都具备“君子”的潜能,但要想使“君子”成为一种实际的生命存在,即如何成为“君子”的问题,便涉及儒家功夫论的思想。彭国翔教授认为,对于成就“君子”人格来说,儒家的功夫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与世隔绝、不脱离实际生活;二是重视身心一体。彭国翔教授尤以《论语·乡党》中随时随地进行身心修炼功夫实践的孔子形象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最后,彭国翔教授强调,儒家追求成就君子人格的道路并非个人的踯躅独行,而是要在人伦社会与家国天下的一体交关中方可实现。这就涉及儒家“万物一体”和“天下为公”的观念。他特别以张载的《西铭》和王阳明的《大学问》为例对儒家“万物一体”的观念做了介绍,并根据历史典故和经典文本,对儒家“公天下”理念和中国历史上“私天下”的政治现实之间的对照做了说明。



在提问交流环节,彭国翔教授就听众所提出的“儒家所讲‘万物一体’和道家庄子所讲‘齐物论’之关系”“如何将德性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德性?”“老师在传授德性知识的同时如何‘接引’学生让其实践?”“如何理解儒家对孝道的重视?”“把‘君臣’比作‘父子’关系是否与‘天下为公’、‘君为轻’的思想相矛盾?”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此外,王俊教授也向彭国翔教授提问:“今天所讲儒学的智慧,是在现代知识框架下对儒学做的现代阐释呢?还是儒学的本来面貌就是这样?”对此,彭国翔教授做了非常精辟的回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结束之后,现场仍有学生向彭国翔教授提问,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文 | 杨宗杰

图 | 张宝兰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陈舒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