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思殿堂|“思想与时代”哲学公开课第七讲顺利举行


“思想与时代”


2022年6月7日下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思想与时代”哲学公开课第七讲“画佛有形,化法无相——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重新理解佛教”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0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何欢欢

本次活动由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教授主持。王俊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名取自抗战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在浙江大学创办的刊物《思想与时代》。思想之时代,时代之思想,我们要在如今的语境下讨论哲学,要追求具有时代感、有生命力的学术共同体形态。王俊教授认为,浙大哲学素来具有佛学研究的传统,佛学研究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何欢欢教授将佛学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相结合,来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问题,是非常具有创新性与前景性的研究方向。



公开课伊始,何欢欢教授指出,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印度、欧美的学术传统中,佛教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以经典文献和思想教义的注释传承为主流,基于经典文献的研究在语文学、语言学、思想史、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文本研究以“发现”古人误读了某一经典文献或某一些文字来重现或重构思想和历史的本来面貌,而这时候可能正在丧失对中国佛教应有的一种感悟、理解与尊重。

在翻阅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收录的12000多幅绘画后,何欢欢教授从整理出来的3000多幅与佛教相关的中国历代名画中,将佛教归纳为五种类型:灵瑞佛教、功德佛教、教化佛教、人文佛教和山水佛教,并构建出一个理解佛教在中国发展演变的金字塔模型。这五种类型是佛教在中国发展演变的五大分期和特征,呈金字塔型累积发展,并非是一种线性的发展模式。

接下来,何欢欢教授结合历代佛教名画,风趣幽默地引入大量史料,生动形象地逐一阐释了五种类型。



第一,灵瑞佛教,灵瑞指的是灵验与祥瑞之义,佛教的灵验性长期受到信徒的膜拜与追崇,祥瑞体现在绘画中指的是瑞相,诸佛菩萨大多相好庄严、祥瑞圆满。

第二,功德佛教,功德佛画指的是有供养人的绘画,功德化一方面能够体现供养人的孝道,也可以彰显自身家族经济实力与身份地位。功德佛教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基础为非现世报应的因果业力理论,相信人世间或者宇宙有一种看不见的道德秩序,一个人的行为的善恶会在未来产生相应的善恶果报。

第三,教化佛教,佛教具有强烈的教化功能和意义,中国地藏菩萨和地狱的信仰具有惩恶的作用,例如地狱十王图像中的刀山火海,而罗汉、祖师顶相图就起到了很好的扬善的作用。

第四,人文佛教,带有佛教元素的文人画或者是僧人、居士所作的文人画,蕴含着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探寻,传达着不可思议的精神信息,用绘画表达佛教思想,人文佛教是对作为宗教的佛教的反思,佛教开始以文化的形式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文佛教是佛教从“天上”走入“世间”的最关键的一步。

第五,山水佛教,佛、僧、塔、寺等等佛教元素在中国山水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从小到大,从边缘到中心,这种规模和位置的变化,体现了佛教不再仅仅作为宗教受到崇拜和理敬,而是在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逐渐构成了百姓生活的日常、人文理想的寄托以及自然环境的有机部分。

最后,何欢欢教授对五类佛教进行了总结,灵瑞是佛教是为宗教最本质的内容,在灵瑞信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就是功德佛教,功德佛教以佛教的业力、因果轮回、解脱等思想为理论支撑,起到了维护甚至重塑社会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作用,随之而来的教化意义则通过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充实了中国传统的善恶观念。人文佛教淡化说教、荡却样式,以悟为旨,体现了生命与信仰的自在,使佛教真正从寺院的“庙堂之高”走入了书斋茶室的“江湖之远”。山水佛教则使天地自然有了灵性,山水不再是单纯的风景,而是带有故事与哲思的意境

提问交流环节,何欢欢教授就听众所提出的“业力、因果轮回观念是否与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在日常礼佛的行为中,念经、抄经强调重复性,这种重复性是否有依据?”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此外,哲学学院曾劭恺研究员也向何欢欢教授提问:“在中国艺术史上,女相观音背后的民间信仰的元素代表着什么,为什么送子观音会在中国产生这么受欢迎的影响?”对此,何欢欢教授做了非常精彩的回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 | 何映娴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陈舒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