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思之窗 | 外国哲学读书会:黑格尔《逻辑学·存在论》


领读人

倪逸偲

联系邮箱

niyicai@zju.edu.cn

时间

秋冬学期每周四下午两点至四点半

(自9月15日起,节假日除外)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大楼513会议室



基本介绍


《逻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k),这部黑格尔真正的“鸿篇巨制”(Opus magnum),是整个欧洲哲学史上最闪耀的著作之一。这部著作自面世以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十九世纪以来欧洲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更是对二十世纪的政治、宗教、历史乃至多个民族的语言与思维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化用十九世纪俄国思想家赫尔岑的评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是“革命的代数学”,更堪称整个“现代社会的代数学”。它的影响是如此深远,而它本身却仿佛笼罩在迷雾之中而不见真容。《逻辑学》面世两百年来,关于它的争论从未停止。人们争执于它的名字、主题、形式、内容乃至打开它的方式,人们赞美它、唾弃它、崇拜它、咒骂它、视而不见、望而生畏、抑或不得其门而入。

本期浙大外国哲学读书会便将挑战这一艰难的文本,试图以《逻辑学》第一部分“存在论”(die Lehre vom Sein)为核心,结合历史溯源的视角与体系建构的视角,探求《逻辑学》的真正理论愿景。黑格尔在1812年为第一版“存在论”撰写的序言的开篇便这样写道:“大约近25年以来,哲学的思维方式在我们这里经历了完全的改变,精神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时代也已经通过自己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立场。”也就是说,自1787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面世直至1812年《逻辑学》的“存在论”部分首次面世,以“本原”与“体系”为理论支柱的德国唯心论哲学已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演进发展。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对这一理论运动的理论小结,意在继承康德“批判哲学”中的“未来形而上学”构想,同时将那些被康德拒斥于“批判哲学”界限之外的“本体论、理性心理学、宇宙论、自然神学”等等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重建为新的形而上学整全体系的根基。

“逻辑学”就是形而上学,是一种全新的、未来的形而上学。它所探求的是“绝对者”与“个体性”的终极融合,是“有生命的精神”与“精神性的生命”完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实现之路;如黑格尔所说:“在这条道路上,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摆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各种外在的具体情况,转变为一种纯粹知识,而纯粹知识则是以那些自在与自为地存在着的纯粹本质性为对象。纯粹本质性是纯粹思想,是一个思维着自己的本质的精神。纯粹本质性的自身运动是它们的精神性生命,唯其如此,科学才建构起自身,并且把这种精神性生命呈现出来。”本期浙大外国哲学读书会欢迎一切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有兴趣的同学参加。本期读书会将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刚教授翻译的《逻辑学》中译本为基础文本,同时为有德语阅读能力的同学提供德文原本作为参考。请有意向参加的同学在第一次活动前和领读人联系。


阅读材料


(请有意参加读书会的同学自行准备中文版文本,领读人提供德文本作为补充参考)


黑格尔,(2019):《逻辑学I》,《黑格尔著作集》第5卷,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Hegel, G. W. F.. (1986): Wissenschaft der Logik I. Erster Teil. Die Objektive Logik. Erstes Buch. Hrsg. v. E. Moldenhauer u. K. M. Michel.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日程安排


9.15

第一次

1787年至1812年德国唯心论体系的早期演进发展

9.22

第二次

从精神的自我意识到科学体系:黑格尔的“逻辑学”构想

9.29

第三次

精神性的生命与有生命的精神:进入《逻辑学》的道路

10.13

第四次

“存在论”、“本体论”与科学体系的开端问题

10.2

第五次

存在 – 无 – 转变

10.27

第六次

定在

11.3

第七次

有限性 – 无限性

11.1

第八次

自为存在 – 单一体

11.17

第九次

单一体和“多”

11.24

第十次

排斥和吸引

12.1

第十一次

小结:“存在论”中的“个体性本原”问题与谢林黑格尔之争

12.8

第十二次

量 – 大小 – 定量

12.15

第十三次

量的无限性 – 量的比例关系

12.22

第十四次

尺度,以及近代数学哲学视角下的“存在论”

12.29

第十五次

本质与质料建构问题

1.5

第十六次

存在的奥德赛之旅:逻辑学的再次开端


辅助阅读文献


1)基础阅读:(对所有同学)

黑格尔,(2013):《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谢林,(2016):《近代哲学史》,先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迪特·亨利希,(2020):《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乐小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克劳斯·杜辛,(1992):《黑格尔与哲学史——古代、近代的本体论与辩证法》,王树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列宁,(1993):《哲学笔记》,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莫里斯·克莱因,(2013):《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张理京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先刚,(2020):《重思谢林对于黑格尔的批评以及黑格尔的可能回应》,载《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庄振华,(2020):《黑格尔<逻辑学>研究路径刍议》,载《现代哲学》第5期。

——,(2022):《黑格尔<逻辑学>的思想遗产》,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Bowman, Brady. (2013): Hegel and the metaphysics of absolute neg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ulgate, Stephen.. (2022): Hegel on Being. 2 Vols. London/New York/Dublin: Bloomsbury Academic.

Lawvere, F. William. & Schanuel, Stephen H.. (1991): Conceptual Mathematics. A first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ppin, Robert B.. (2019): Hegel’s realm of shadows: logic as metaphysics in the Science of logi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进阶阅读:(对有一定语言基础并对黑格尔哲学有特别兴趣的同学)

Henrich, Dieter. (1971): „Anfang und Methode der Logik.“ In: D. Henrich, Hegel im Kontext.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S. 73-94.

Fulda, Hans F.. (1984): „Vorbegriff und Begriff von Philosophie bei Hegel.“ In: Dieter Henrich (Hrsg.): Hegels Logik der Philosophie.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der Theorie des absoluten Geistes. Stuttgart: Klett-Cotta, 1984, S. 13-34.

——. (1987): „Hegels Dialektik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Dialektik Kants.“ In: Giornale di metafisica. Nuova Serie, 9, S. 265-293.

——. (1999): „Die Ontologie und ihr Schicksal in der Philosophie Hegels.“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Vol. 53, S. 465-483.

——. (2004): „Hegels Logik der Idee und ihre epistemologische Bedeutung.“ In: Christoph Halbig (Hrsg.): Hegels Erb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2004, S. 78-137.

——. (2006): „Das Leben des Geistes.“ In: Andreas Arndt (Hrsg.): Das Leben denken (Erster Teil). Berlin: Akademie-Verlag, 2006, S. 27-35.

Grosos, Philippe. (1996) : Système et subjectivité. L’enjeu de la question du système. Fichte, Hegel, Schelling. Paris : 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 Vrin.


个人简介


倪逸偲,江苏通州人,1994年生于空军芜湖机场。倪逸偲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2016年),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哲学博士学位(2021年),其间受德国巴登-符腾堡基金会与国家留基委资助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两年(2017-18年、2019-20年);现任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希特与谢林)与近代哲学(特别是苏亚雷斯与斯宾诺莎),已在德国《现象学研究》、法国《现象学年鉴》与《哲学研究》《学术月刊》等中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陈舒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