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未来将走向何方? ——“日常经验与人类环境的创造”国际学术工作坊举行

10月24日,《日常经验与人类环境的创造》国际学术工作坊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香港恒生大学、腾讯、亚洲新人文网、杭州师范大学共同协办。全球百余名知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王杰主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代表浙江大学对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论坛的主题“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下,人类如何寻找适宜的栖居地”,正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关注的“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等议题相吻合。后疫情时代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已然成为世界人文与社会科学界不可回避的研究母题。在疫情笼罩、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越是需要人文学科对人心的抚慰及对人性之光的召唤。浙江大学将一以贯之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发展,真正做到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秉承求是精神,积极进取,踔厉前行。

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在致辞中提到,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人们体验到了人生的巨大变化。建立起新的人类环境,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话题,值得所有的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虽然,人们可能很难找到“未来的人类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可持续性、创新、人类价值等很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环境的核心关键词。本次工作坊将全球各地的学者聚集在一起,通过艺术学、宇宙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讨论人类经验和人类环境的创造这一非常重要的话题,以期创造出更好的、稳定的人类环境。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拥有国内唯一的休闲学博士点,休闲学是一个聚焦于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的研究的学科。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尤显出其研究的必要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非常有当代性的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休闲学的结合将会诞生出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方法。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具有张力,是一个视野开阔、具有时代感的会议,希望各位学者充分讨论,提出观点和想法,关注并帮助休闲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为大会致辞,他表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而目前,游戏行业正成为数字经济和物理经济的一大结合点。目前数字技术正在加速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游戏作为数字经济中的主要力量将对该经济领域产生不止是“玩”的层面的影响,更将促进社会进入“超级数字化”的价值浪潮之中。我们期待以技术的创新推进游戏产业繁荣和迭代,促进社会生产的新发展。希望未来,数字技术可以在社会的数字融合过程中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教授致辞,她表示,当今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将成为21世纪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的这两年里,疫情深入影响到每一个个体、家庭和国家的生存和命运,人类的命运愈发休戚与共,搭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文学者对话与交流的学术共同体,在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背景下,共同探究人类的经验,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熊秉真教授为大会致辞,她对各位一起前来探讨“每一天的生活和创造”的来宾表示欢迎,表示与各位合作伙伴一起调查、介入并反思全球性问题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在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事实,各位专家通过主旨演讲、对谈会和圆桌分享会等机制交流对话令人欣喜。她也为明年将在杭州举行的关于人类一个栖息地的学术会议献上了祝福。上午,各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本场主题演讲由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主持,由复旦大学王才勇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高振宇副教授对谈。香港恒生大学許焯權教授《日常生活经验与环境创造:<小王子>的三个启示》主题讲座。許焯權教授从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1943年的经典小说《小王子》谈起,阐释了孩子和成年人对我们居住的世界的看法大相径庭这一观点。作者用日常经历和绘画来展示他对这种差异的理解。虽然这是因其是关于友谊和爱情的故事而闻名于世的书籍,但对于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它包含了一些有趣的经验,作者(叙述者)本能地倾向于为自己的想法画图。我们可以从前九章的介绍性章节中总结出三个经验,这些经验涉及到塑造我们环境的创造过程的一些基本方面——即规模、形式和功能;内部和外部;以及最终的使用概念。在过去的两年里,許焯權教授在学校的艺术设计工作室中对这些想法进行了综合的探索,三个工作室的作业分别对应了以上三个经验。在主题演讲中,許焯權教授展示了工作室的部分作品,将这些作品作为年轻人对人类栖息地可持续发展的洞见的例证。复旦大学陆扬教授《城市的记忆》主题讲座。他在讲座中指出,城市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延伸。他提出,爱德华·索亚认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是以日常生活替代工作场所,作为反抗统治意识形态的主要斗争领域,来从社会和文化,而并不仅仅是经济的角度,来重新界定社会转型和革命。城市的记忆涉及到城市的空间修整(spatial fix)和创伤修复,段义孚家《恐惧的景观》中列数过城市的恐惧景象,包括噪音、坍塌、交通事故、火灾、犯罪等,不一而足。他指出,早在中世纪,瘟疫这一最有代表性的恐惧景观,背景即是城市。而面对灾难,人类经常是理智与迷信混在一起,特别是面临大规模爆发的传染病。主题演讲后,五位嘉宾通过主题发言,进行了第一场圆桌分享会。本场圆桌分享会由浙江大学包大为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杨大春教授《本己身体与人类环境的创造:从身体现象学的关联性视角看“寻找人类的下一个栖息地”》主题讲座。讲座中,他从哲学史的梳理出发,回顾了人类自对上帝的依赖逐渐解除弱化之后,创造的概念形成了一种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张力。作为普遍理性存在的他人,在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情况下随着非理性的力量而体现出差异。在这一端,身体的重要性大为体现。同时,随着创造活动,人与自然界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自然主义和人工主义作为两种极端都体现出了威力。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就带来了这个栖息地的变化和下一个栖息地的寻找的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教授做了《中国哲学与中医中的身体与宇宙》主题讲座。他指出,人体与宇宙是中国哲学和医学中相互关联的概念。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天地之道,是万物之本,是变化和转化的父母,是出生和毁灭的起源和开始,是精神的殿堂,在理解治疗疾病的基础时必须考虑阴阳。在中医学中,这些概念用于理解人体,人体的不同器官、部位在多个层面分为阴阳。这种对阴阳理论的理解反映并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自然和变化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方喜教授做了《机器/资本二重性:经验、环境形塑力的生产工艺学批判》主题讲座。他指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计算机数字技术与资本的二重性辩证运动,是形塑当代人类日常经验和生活环境的重要力量。连通全球的物联网正在加速生产方式的联合化,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其智能自动化,人类生产高度联合化与自动化统一的终极范式正在成型,将使自然力更全面服从人类社会大脑生产出的社会智力的控制,人类生活整体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在资本操控下,却形成了数字鸿沟加深、虚拟世界如所谓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割裂等一系列对抗性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社会冲突并未缓解,人类生活环境似乎反而有恶化的趋势。在资本操控的大众传媒的形塑下,把当今全球社会乱象归咎于人工智能等机器技术的“卢德谬误”顽固地盘踞在全球大众日常经验认知中,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有助于超越“卢德谬误”这种经验感知,把全球大众斗争焦点转向大资本,在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加速资本的自我扬弃,推进缓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冲突的生活环境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定家教授做了《网络文学的技术迷思和市场境遇》主题讲座。他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30年风雨历程。一方面,由于资本催发和技术驱动,基于网络小说的新业态连连出现爆款,网络小说及其影视、动漫动画改编,网游手游开发等产业风生水起;但另一方面,文学网站的生存发展一路充满艰辛,其运营模式也渐显疲态与局促,前行之路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文学网站建设和网络文学发展,可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回望30年发展历程,其是非成败及时代意义亟须总结与反思,其中诸如作者的创新意识和现实关怀,作品的诗性回归和审美重建等问题,也到了别嫌疑、明是非的时候,尤其是网络文学和文学网站如何实现“繁荣、有序”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大力探究。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做了《天地玄黄君子如玉——华夏宇宙观的审美环境创造》主题讲座。他指出,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派的文化大传统理论和万年中国观,为解答“中国古人为什么用天玄地黄二元色为神话宇宙观编码”“为什么用玉的温润特征比喻理想的君子人格”“被隐喻编码的宇宙和人的想象根源和物质原型是怎样的”等问题找到深度认识的方向:比甲骨文汉字的历史要悠久数倍的祭祀用玉礼器符号,大致给出二元色宇宙编码的原型,对应文献《山海经》所记“黄帝种玄玉”叙事,落实到考古新发现的八千年前兴隆洼文化玉器颜色和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玉龙的两种颜色。古人鉴玉的核心标准“润”来源于早期农耕社会对动物脂肪的渴求,有汉语成语“脂膏莫润”为证。从献祭天神的祭品特色到君子理想的隐喻,深描出华夏美学和人文理想的史前信仰根源。君子温润如玉的儒家理念对当今国际社会的相处之道给出非常有益的启示,将伴随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国际传播发挥积极引导。熊秉真教授、王杰教授、王俊教授还就“回到未来?从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到寻找栖息地”“在审美活动中寻找人类未来的栖息地”“精神生活、日常经验与未来哲学”等视角对2023年浙大会议进行了头脑风暴。头脑风暴由香港恒生大学方梓勋教授主持。熊秉真教授认为,人们一直都在关注环境和人类栖息地的前景,很多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每个人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杭州是一个讨论这个话题的完美交流和辩论的场所,因为杭州拥有历史悠久的良渚文化,让人容易想到五、六千年间的环境变化,时间和空间的视角是自然的;杭州的钱塘江大潮会让人注意到人类可感的力量和美丽;同时杭州的大运河促使人们将文化和自然元素结合在一起,寻找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人文学科的学者将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同行们一起,持续关注和讨论关于共同栖息地的话题。王俊教授提出,“人类世的哲学”就是面对这个时代的批判性哲学。这样一种哲学并非要论证人类在自然中的中心地位,从而导向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对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类自身理解和相应的科学主义观念保持批判和反思。“人类世的哲学”要求我们解构近代以来一些基本意义构建,批判性地重构人与世界的关系,要求人类真正为这个世界负责,重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具体而言,作为个体,我们应当恢复具身的、具体的、丰富的、质性的日常经验,并将之作为世界理解和科学建构的基础,扭转科学主义单向度抽象的趋势,在宏观上我们则应当面向未来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新型的生态伦理责任。两个层面也是构建一门未来哲学的出发点。王杰教授提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类的未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在文化经济时代,在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人类社会正在从日常生活层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审美的原则正在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美的原则、美的规律正在成为从日常生活习性到人类信仰层面的价值重建的基本原则。随着审美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不断改造人类与现实、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按照美的规律来生活和生产正在渐渐地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正在从“经济人”和“欲望化的人”向“审美人”发展,或者说“回归”。在这个转变和发展过程中,乌托邦冲动从政治性的冲动转化为一种审美的驱动力。美学是在工业社会进程中作为工业革命的不合理现象的分析和批判者而产生的学科。感性学强调人类全面而自由地生存,从异化、单向度和碎片化的状态中挣扎出来。以美学的原则建立的人类文明,将是一种人类的新的文明,这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归宿,是充满人性和爱的人类栖息之地。

下午,第二场主题演讲由杨大春教授主持。麦吉尔大学菲尔·巴克利教授、浙江大学倪逸偲研究员对谈。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路易斯·奥斯特贝克教授《连续与断裂:文化变革的机制》主题讲座。他指出,关于环境的日常人性化或驯化经验的讨论,可以在人文学科关于事件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长久辩论中进行。长久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就是给英雄人物做注解的事件编年史,与此相反,自从詹巴蒂斯塔·维柯研究以来,现代性开始建立起一种进化论来整合历史。不同于线性事件,这种对历史的单一理解最终将导致长期结构性变化(从摩根和马克思到布罗代尔),或基于事件和领导人(从施莱格尔到科林伍德)所处语境的影响。该讲座介绍的研究聚焦于文化变革的物质驱动力,提供了一个在不同时空维度的辩证关系的语境中来谈论事件和个体行为的主题的尝试。香港中文大学索利乌斯·吉尼塞斯教授《作为一种现象学主题的多重现象》主题讲座。他就本次研讨会的中心思想,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我们可以期待新的人类栖息地是什么样的?第二,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这两个问题都与其想讨论的主题有直接联系,即多重现实。展望未来,首先,我们可以预期新的人类栖息地将由多种现实组成,而人类的存在将由从一个跳到另一个组成。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和这一进步带来的自然破坏,我们只能预计,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将花费在技术成形的环境中,而我们很容易与实际环境混淆。而关于我们是如何走到现在的,首先是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多重现实中,我们把我们存在的最高现实与我们自己塑造的其他现实模式混为一谈。用胡塞尔的话来说,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方法。正是这种“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导致了自然和人类栖息地的深刻变化。不用说,这些答案需要澄清。因此,我们的视野转向多重现实的现象学。下午的圆桌分享环节,由四位嘉宾进行主题分享。本场圆桌分享会由浙江大学刘慧梅教授主持。纽约大学修海乐教授《技术与地球上的生活》主题讲座。他在讲座中提出,至少自发射“人造卫星”以来,科技进步常常与人类“离开地球上的生活”的可能联系在一起,就好像地球上的环境对人类生命来说是一个不适宜居住的环境。技术会让我们远离自然环境吗?什么样的“乌托邦思想”“宗教他者世界性”和“权力意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依靠技术来限制我们未来的世界观?修海乐教授参考汉娜·阿伦特、汉斯·乔纳斯和弗里德里希·尼采探讨了这个问题。地球的环境(人的处境)不可逆地处于变化中,而人短时间内无法逃离地球。技术的进步固然使得未来变得乐观,然而个人、他人、其他生物的具体有机联系仍是重要的。修海乐教授指出,人类应当改变观念,不再认为自然是资源,而是应当认为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对自然的漠视和对科技的过度乐观是一种精神危机、是缺乏信仰的表现。主持人评价该讲座批判了以技术方式让人类独立于、逃离于自然或地球的可能性。人类应当平等地、理性地处理技术时代在地球上的生活,包括人类生命在内的所有生命的自然理应得到正义的伸张。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王卓斐教授《气氛共鸣:对未来设计的洞见》主题讲座。讲座中指出,如今,购买和消费的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使用价值转向审美体验价值。在此背景下,设计概念正在经历相应的转变——设计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制造。相反,氛围的创造被带到了设计工作的最前沿,以至于产品成为了设计元素之一。对氛围设计的关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物体、形式、空间、环境和人类感知、情感和行为的相互作用。波姆认为,向气氛设计的转变是完全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美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波姆理论的一个困难是缺乏规范性反思。显然,并非每个设计的氛围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一些氛围形式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都是负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如何营造一种被认为有意义的氛围?对于经常面对来自不同文化的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设计师来说,另一个问题似乎更为关键: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设计的氛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跨文化意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王卓斐教授试图将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莎(Hartmut Rosa)最近提出的“共鸣”概念引入到对氛围设计的伦理探索中。一种和谐的关系几乎可以出现在人类与世界关系的所有方面,从而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提供规范性指导。当代设计师有责任通过创造大气场景来增强生态、人际关系、跨文化以及边缘化问题的共鸣敏感性。吉林大学李龙教授《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的三重意蕴》主题讲座。他提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思想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三个层面来理解其深刻的理论意蕴。就思想内涵而言,这一美学思想的提出,是对“美学”(感性学)传统的革命,丰富了“美学”的内涵,使对美学的理解从感性经验的完整性、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和艺术哲学等走向了对存在的完整性的探寻。就时代内涵而言,马克思在政治批判、资本批判和哲学批判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条审美批判的新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要继承的就是这一审美批判的理论路径。就文明内涵而言,“美的规律”学说强调人按照固有的尺度和任何种的尺度来生产,从而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实际上在文明的意义上提出了最高的审美理想,人通过生产不仅构造了生活世界,也构造了意义世界和理想世界,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正是从这一青年时期的美学理想出发,马克思后来才会逐渐走向以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物的关系”对人的统治为批判对象,以生产为核心概念,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理想,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理论和最高的审美理想,也即是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实现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理想世界。浙江大学赵瑜佩研究员做了《人还是数字人的未来?关于元宇宙未来主义的思考》主题讲座。她从虚拟视频主播这一新现象引入,探讨了在不断进步的技术——虚拟现实、扩展现实和混合现实大发展、个人在情感上、智力上和感官上与技术互动和生活的深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见班布里奇,2010)的当下,人作为新的主体参与未来的元宇宙的状态。其研究团队通过三种数字人的形式,批判性地检验元宇宙的未来主义——一种获得元宇宙想象力的方法。在思想的碰撞中,本次工作坊圆满举行。闭幕式上,王杰教授表示,非常高兴本次工作坊会议在多方支持下开成,全球多个单位的学者就如何寻找人类的未来、人类的下一个栖息地谈了很多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在交流之中做了很好的思考和回应,这些研究涉及人与社会、与自己的广泛深刻的问题,这都是值得明年将在杭州举办的会议上认真讨论的问题。现在疫情延宕,全球动荡,人类面临相当多深刻艰难的问题。许多学者对人类未来做了认真的思考,有很多批判性的思考也有很多对新现象的辨别和发现,令人鼓舞,期待在来年能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




文 | 叶盛珺 杨旭华 李杨庆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陈舒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