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最后一支舞》|乌池宴,初相见
演出单位:最后一支舞团队
编舞/导演:潘晓楠
演出日期:
演出地点:秀水廊剧园
演出时长:60分钟(无中场休息)
以诗为托,
以心化形
“你觉得你的最后一支舞是什么样的?” 这是导演潘晓楠在创作《最后一支舞》时对学员抛出的命题。
围绕这个命题 ,潘晓楠让学员将自己的梦境以及对生命的体悟通过文字和诗句的形式写在白纸上,并经过不断地实践转化为肢体语言。
最终融合成杂草间蓬勃跳动的音节。
摄影:李小草
在反复的摩擦碰撞中,每个个体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于舞剧的单独段落间,将自我融入血液,通过身体来传达内心,完成生命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与呈现。
《最后一支舞》杂糅了不同的生命形态,是一个用心孵化的抽象存在,正如导演所说:“它就是一个呈现,把我们所想象的、比较破碎但又非常强烈的东西呈现出来,没有更多试图表达的东西。
时空变换,
最初的小野版本并非一个完整成熟的剧目,只是单纯的课堂总结。而这块不起眼的石头却激起了层层浪花,一圈一圈地将舞蹈艺术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摄影:李小草
森林版本打破了镜框式舞台框架,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帮助舞者们在自然中寻得生命原始的粗糙感。北京时代美术馆版本则选取了《最后一支舞》中的片段来结合部分即兴,将其重组流动在场馆里,营造梦境感,并通过肢体表达对于生命形态的捕捉和思考。
“最后一支舞”团队在时空变幻中求新固本,开出新花。
袅袅身躯,
肆意生长
《最后一支舞》以躯体为媒介编织梦境,窥探人间。它的名字取自于《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的后缀,从死亡展开,借生命延续。
“对话” 导演潘晓楠
Q2:剧中的演员都是非职业舞者吗?
点击图片,观看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