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强:都市圈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11月12-13日,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不确定时代的变与不变”在北京举办。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顾强院长在13日下午的“中国加速发展都市圈的挑战与机遇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都市圈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的主旨演讲。
他指出:都市圈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未来都市圈发展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都市圈的网络联系强度和都市圈的政策协同力度,要加速推动都市圈空间结构由中心-腹地型向枢纽-网络型转变。
Part.1
都市圈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人口的加快聚集、职住的跨城通勤、空间的廊道圈层、产业的梯度布局和区域的联动发展等五大典型特征均呈现中国进入了都市圈时代!都市圈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空间特征。中国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更是以大型都市圈为根基,形成了更大空间尺度的都市连绵区,看灯光图,很多城市已经连成一片。跨城居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现象,这个数量在广东有超过100万人,京津冀也有超过50万人。
图1. 长三角和珠三角比肩波士华都市连绵带和日本首都圈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
随着中国城镇空间的都市圈化,促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今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虽然没有提到都市圈,但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之间,都市圈是高效率组织体系的关键。由“四大板块-五大战略-城市群-都市圈”构成的多层次区域政策体系,使得我国空间管理尺度更加合理精细。
图2. 我国的多层次区域战略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在区域政策和空间经济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将呈现出“都市连绵区-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化地区”构成的多层级结构。比如长三角区域,以上海、杭州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已形成人口、经济高度密集的都市连绵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个区域;南京、合肥是独立的都市圈,其辐射了周边的一些区域,尤其是南京,辐射到了安徽的滁州、马鞍山这些区域;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代表有徐州、金华、台州等。
图3. 长三角城市空间多层级结构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Part.2
要素加速向都市圈集聚,都市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区域经济呈现新的特征:一是竞争全球化。城市的中心化、大型化使其加快向全球城市演变,与全球经济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二是经济头部化。不仅企业发展和科技投资呈现头部化特征,区域经济的头部化现象也逐步显现,大型城市的角逐愈加激烈。科创板申报企业数量,长三角区域占了45%。三是产业集群化。产业链条重组和生产空间重构带来网络化发展。四是创新场域化。现在的创新成果更多的集中在场域区域,这些都指向了都市圈。从要素资源流动来看,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数据流等从原来的向大中城市单向流动转变为向都市圈流动,都市圈内部的产业网络、知识网络、城镇网络已经成为集聚、推动和优化各类庞大资源流的重要支撑。
图4. 都市圈内部要素流动示意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从人口流动看,都市圈化效应显著。2000-2017年我国都市圈范围内77个城区人口在50-500万的大中小型城市的人口平均年化增速为1.4%,而非都市圈范围内的95个大中小城市的平均增速仅为0.3%。2010-2017年的8年间,城镇化人口65%进入到了30个都市圈,预测未来10-20年,新增的城镇化人口依然集中在这些核心的都市圈。
进一步观察都市圈内部的人口流动,由于城市规划的限制,中心城区空间趋于饱和、人口趋于稳定,人口的增量将会集中在都市圈的外圈层,这是世界上主要都市圈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现在主要核心都市圈发展的一个现实。比如廊坊,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增加了100万人,在未来的十年当中,我们预测随着大兴国际机场的运行、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人口还会继续增加。
图5. 北京都市圈外围(廊坊)人口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廊坊市统计局,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从创新集聚看,大国大城的创新优势突出,头部效应显现。北京、上海、深圳等人口大市也是专利授权量最多的地区,至2018年累计专利授权量达31万、15.6万、15万,人口规模和专利授权高度正相关。同时,大都市与全球联系密切,更有利于引领全球化,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拓展生产性经济腹地、优化产学研知识网络、重塑贸易分工产业链条、巩固产业体系竞争力,成为更具优势的创新场域。
创新呈现都市圈化加速、头部化凸显和就近溢出强化等特征。无论北京还是上海,科技成果就近溢出的趋势均非常明显,从北京、上海等都市圈各圈层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占比变化可以看出,都市圈核心区的专利授权量占比逐步下降,而第二圈层和外围圈层的占比逐步提升。2010年,北京都市圈城市核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到95%,2018年则减少到90.5%。而上海都市圈核心圈的占比则从67%下降到46%。创新就近溢出强化了都市圈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可以说在都市圈不仅仅有创新的尖峰,创新的策源地,也有新兴产业的孵化地和承载地。
图6. 京沪都市圈各圈层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INCOPAT,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未来,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都市圈网络联系强度和都市圈政策协同力度将决定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核心城市创新高度决定了都市圈发展的“天花板”,构筑了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即创新尖峰能有多尖,产业高地能有多高。
都市圈网络联系强度体现在都市圈内各区域人口、资金、创新、产业等相互间的联系,联系的强度越高,都市圈的竞争力越强、发展越良性。
政策协同力度是经济协同的重要条件和推力,通过打破区域之间的行政、市场、交通壁垒等,推动规划一体化、交通网络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跨城化等,实现资源和人口的自由流动,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以公积金异地贷款为例,长三角各城市中,比较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杭州的公积金跨城使用比例最高,我们看到了杭州的包容性。
图7. 长三角主要城市2018年公积金使用情况及异地贷款比例
数据来源:各城市2018年公积金年度报告
总体上看,都市圈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我国30个都市圈的产业指标全国占比将持续提升。
Part.3
都市圈空间结构应加快由中心-腹地型向枢纽-网络型转变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都市圈内部发展要更良性、更健康、更优质。像上海这样高能型都市圈空间已趋于稳定,但多数成长型都市圈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目前都市圈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内外圈层发展落差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从全国30个都市圈的平均情况来看,核心圈的人均GDP收入为13.5万元,城市圈为11.3万元,而辐射圈仅7.5万元。北京都市圈的内外圈层人均GDP落差最大,达到9.68万元,上海跟周边区域发展的落差是最小的。
图8. 全国都市圈内外圈层落差情况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们认为,一个城市的中心-外围结构应该是有多大的腹地就会支撑多大的城市。过去的城市规划,中心一个大饼,外围在自己的行政区范围内规划几个城镇,这会带来很多问题。北京都市圈发展落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交通网络和城镇体系结构问题,尚未形成“核心城—副中心—节点—微中心“的发展结构。我们采用自然断点法对北京都市圈的城镇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和分类,将一个地理空间上相对独立未连片的、功能相对齐全的、人口规模不低于2万、面积不小于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低于4000人/平方公里的综合区域认定为节点城市。分析结果显示,北京都市圈节点城市发育不够成熟,网络化体系仍有待建设。
图9. 采用自然断点法识别的北京都市圈的城镇空间结构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从产业维度分析,大量的都市工业,比如物流、食品、中央厨房、印刷等,其围绕都市圈分布的半径大约为50公里左右。另外一些产业,比如规模化的汽车整车制造厂,需要布局在更远一些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都市圈未来理想的空间结构是枢纽网络型的,组团发展,有机衔接。交通分层覆盖,有地区的交通枢纽,以及各种交通制式的无缝连接。产业布局上,中心城区的创新尖峰和外围产业集群云状协同。
这是我们所设想的一个科学合理的都市圈空间结构。要实现这样的设想,都市圈的空间结构需要进行转变和重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外围节点城市不再只是作为腹地服务于中心城市发展,而是作为城镇网络体系中的枢纽存在,形成“枢纽-网络”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有多大的网络,就能够支持多大的都市圈。
图10. 都市圈城镇空间结构转变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陆军教授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国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将加快从“中心-腹地”范式向“枢纽-网络”范式转型,在城市空间上形成“组团发展+有机衔接”、交通上形成“分层覆盖+无缝连接”、产业上形成“创新尖峰+云状链接”的枢纽-网络结构。
回复关键词【顾强】,获取相关文章汇总;回复数字“148”,查询、下载最新产业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