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三季度,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249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1-8月份数据显示,大同市地区生产总值627亿元,全省排名第八;增速2.5%,全省排名第一。
大同,山西第二大城市是个四线城市
大同市,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被称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
大同坐落在黄土高原东北部,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在历史上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2019年,太原GDP总量达4028.5亿元,而大同的GDP总量仅为1318.8亿元,沦为四线城市。从经济体量看,“老二”的名号实难服众,未来有待提升。
山西省各市2019和2018年GDP数据(万亿元)数据来源:统计公报
古城大同拥有2200多年历史,是“三代京华、两朝重镇”,拥有云冈石窟、悬空寺等重要历史文化古迹。从2008年开始,大同大力实施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古城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美好容颜。一座座门楼,一重重院落,一条条古巷,惊艳世人。当然围绕改造后的“大同古城”,近些年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2019年初,因违背了文保工作“修旧如旧”的原则,还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但从积极的方面看,对古城的改造,让大同的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个城市的精气神,让人们对城市又有了希望,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今年十一国庆假期,《大同古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强调,鼓励合理利用古城,让古城“活起来”。大同已经成为宜居城市,入围“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荣获《中国国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称号。
大同这座资源型城市,十多年来一直在争议声中艰难转型。“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让大同不得不面对煤炭资源枯竭和环境严重破坏的挑战。重新擦亮古城这张名片,就成了必然的选择。“煤都”老印记在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渐成历史。对于大同人而言,与自己朝夕相伴的这座城市,正经历着一场从“煤都”到“绿都”的变革。2019年,大同全年退出煤炭落后产能135万吨,煤炭先进产能比重占到71.5%;同时又推进中海油煤制天然气、隆基光伏全产业链、城市动力储能电池制造等支撑能源革命的重大转型项目。强化创新驱动方面,依托大同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吸引了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清华启迪大同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上海漕河泾国际创新创业园、北大1898(大同)众创空间等12个科技创新平台,大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基本成型,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成为发展共识。今年10月24日,山西省内第一所通航高职院校——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同市正式揭牌。学院位于大同市通航产业园,占地面积556亩,基建工程总投资14.8亿元,建筑总面积24.4万平方米。而大同通用航空总体发展目标,也提出了“一镇、三园、五场”的基础设施布局,将打造成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
2019年底,北京到大同的高铁正式通车,交通的改善极大地加速了大同对外开放、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此外,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大同的发展机会一定会更多、更大,期待这个北方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往期推荐:
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都市圈”即可查看相关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