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拾起好时光”——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十周年专场音乐会圆满举办
活 动 回 顾
| 音乐会 | 清唱社 | 拾光机 |
关键词:阿卡贝拉 十周年专场 音乐
随着一句“再会吧,十年后…”,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十周年专场音乐会圆满结束。但是,人声伴唱仍回荡在耳畔,阿卡贝拉带来的热烈氛围仍在舞台上久久未散去。十年,光阴在变,人员在变,来自五湖四海的社员们对阿卡贝拉的初心却未曾改变。
本次音乐会的主题为“拾光机”,亦有“拾起好时光”之意,由“初音”、“倒带”、“快进”三个篇章组成。在这三个篇章中,社员们从建社之初的经典曲目,唱到十年之后的最新编曲,由七个社内乐团和两个特邀乐团共同演绎了20首不同曲风的歌曲。而这,也是在向全场喜爱阿卡贝拉的观众讲述着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的十年。
阿卡贝拉清唱社第二届社长沈沛在台上幽默地用三个槽点回忆了自己在清唱社的青春年华。他讲到社团从创立之初的十个人,到成为“十佳歌手”,到举办专场音乐会,阿卡贝拉清唱社不断吸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热爱这项活动的同学们。社团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肢体不协调的“假腿舞蹈”,一本正经“砸场子”的神后台工作人员,以及抛弃远道而来的女友的排练。时光的闸门缓缓打开,一位位前任社员回忆的音符在舞台上生动地跳跃着,为今晚的十周年专场伴奏。
特邀嘉宾
(NeighBros隔壁乐队)
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组成的博士男团“NeighBros隔壁乐队”则表演了个性改编的《改变自己》,带动了全场观众一起打节奏,音乐会的氛围也达到了燃点。同时,清华大学的“SEmotion人声乐队”也献上了一首《柿子》,作为最美好的祝福,送给这“唯一的隔壁”的清唱社十岁生日。这两个乐团也是阿卡社特邀来参加此次专场演出的。
(SEmotion人声乐队)
国际化阿卡
阿拉贝拉的音乐形式将来自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汇聚到一起。寓意为“五湖四海(SEA)的兄弟姐妹(sibling)”的SEAbling人声乐团建团之初,拥有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小伙伴,也以此命团名。本次演出他们共表演三首曲目,分别为<Westlife Medley>、<Bohemian Rhapsody>、<Dear future husband>.三首不同风格的曲目,正展现了一直致力于探寻音乐深度的他们。
SEAbling人声乐团
(SEAbling人声乐团)
Vocal Booth人声乐团的留学生们在演出结束后接受了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记者团的采访。来自韩国的中文系18级同学韩恩宠,在高中时就加入了学校的阿卡贝拉社团,经过三年的学习,积累了很不错的音乐基础。伴着对阿卡的持续热爱,他在大一入学初就加入了社团,负责乐队里人声打击乐的角色。他还常常因为演唱技术好,被邀请去给别的乐队串场。在提到加入阿卡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和收获时,韩恩宠说:“需要排练肯定就会学习时间少了,但在这里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觉得非常值得。”
(Vocal Booth人声乐团)
来自新西兰的元培学院18级的同学王爱文,同样在高中时就加入了合唱团学习女高音演唱。她在此次专场演出的歌曲《童年组曲》中也担任女高音的部分,她说:“我们平时排练都非常有趣,没有特别严肃,欢声笑语地就练了。虽然每周都要排练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合练之前还要自己先练好独自的部分,但每次排练都很开心很享受。大家都很热爱音乐。”
(左:韩恩宠 右:王爱文)
因为对阿卡贝拉的热爱,来自五湖四海的的同学们汇聚在了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相信无论他们来自哪里、讲述着何种语言,当人声伴奏响起的一刻,所有人都只是“Acappellaer”,而这份最为纯粹的热爱,也必将伴随阿卡贝拉清唱社度过之后一个又一个的十年。
当天活动视频
文案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记者团 靳学 杨红琳
摄影 | 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办公室、
邬浩然/王伟豪/陈苏铭 视频 | 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办公室
编辑 |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记者团 颜以恩
近 期 热 点
专访 | 数据科技对健康再定义:王永雄教授谈精准医疗前沿与应用
《人民日报》国际论坛 | 南南学院埃塞俄比亚学员:中国实践为全球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