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家 专 访
| 音乐剧学院奖| 郑云龙 | 梦想与初心 |
关键词:音乐剧学院奖 最佳男主角 郑云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郑云龙 -
中国内地音乐剧男演员、歌手,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2009级。2014年,加入松雷音乐剧团,成为一名签团演员;同年,主演音乐剧《爱上邓丽君》。2015年,开始主演音乐剧《啊!鼓岭》。2017年前往上海发展,同年主演音乐剧《变身怪医》。2018年,获得第三届音乐剧学院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奖;同年,参加湖南卫视声乐竞演节目《声入人心》,并拿到了“最终首席”。2019年,加入“声入人心男团”,并作为专家团推选的踢馆歌手参加湖南卫视音乐竞技节目《歌手2019》;同年,首次跨界话剧舞台,主演话剧《漫长的告白》、《德龄与慈禧》。
♫. ♪~♬
长夏未央,烁石流金。第四届“音乐剧学院奖”在这个七月如期盛大举行。“音乐剧学院奖”是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合办,中国戏剧家协会支持的公益性音乐剧专业实践活动,是北京大学国际音乐剧研讨会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亦是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一大亮点。“音乐剧学院奖”发展至今,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机制与模式,并从这里走出了众多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优秀音乐剧人才——音乐剧演员郑云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作为上届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奖项获得者,亦是时下音乐剧行业炙手可热的代表演员,郑云龙不仅为第四届学院奖送上祝福,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学院奖的专访,分享自己对学院奖的感受,以及在音乐剧专业领域内的艺术感怀。真诚以待,一如昨日少年。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音乐剧人一以贯之的梦想与初心。
“一定会做原创”
学院奖鼓励创作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中国音乐剧作品。作为一名经历了市场考验、拥有自己的重要代表作品的职业音乐剧演员,在被问到国内原创音乐剧的话题时,郑云龙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国内音乐剧是由自己担纲主演的《纳斯尔丁·阿凡提》:“因为是我首次出演的第一部原创作品,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是我演艺生涯里很重要的经历。”当时大四的他,已开始投身中国原创音乐剧并为之努力,正如一代代的中国音乐剧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剧创作与推广。对音乐剧艺术的责任感和赤子心,绵绵不绝,涓涓长流,恰是音乐剧“原创精神”最硬核的表达。
音乐剧这一艺术品类作为欧美国家的舶来品,多年来徘徊于搬演和引进欧美作品的模式中,对于中国的原创音乐剧,甚至一度存在一旦从事原创便被视为“不会走路就想跑步”的困境。发展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完成文化心理的转换,按照中国人审美习惯和当代趣味,表现中国生活,讲述中国故事。惟其如此,中国的音乐剧作品才能获得大众喜爱,让更多人“走进剧场”,让更多作品“走向世界”。
在被问到日后是否有做原创的计划时,郑云龙坚定地回答:“关于原创的话,一定会做,敬请期待。”身为时下引起行业激荡、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剧演员,他从未忘记初心,在第一时间将关注和热度引回剧场的同时,亦在目之不所及的地方默默耕耘,韬光磨剑,为原创积蓄力量。有此年轻力量的承诺与众多从业者的努力,中国原创音乐剧终将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发现与发展”是学院奖设立并举办的核心目标,旨在发掘音乐剧专业优秀人才,推动中国音乐剧艺术的发展。作为从学院奖走出的专业优秀人才之一,郑云龙表示,他眼中的学院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音乐剧门类的奖项,前两届的获奖演员如郑棋元、蔡鹏等是他很尊重的前辈。艺术的纯粹性是“音乐剧学院奖”的首要标准。体制的内与外,制作的大与小,票房的多与寡,都与评优标准无关。对于自己获得奖项,郑云龙从未骄傲,只是心怀感恩,倍感荣幸:“能够获奖对我来说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历尽艰辛,波澜不惊,明日的他,将走得更久更远。
“音乐剧让我的灵魂,变得疯狂”
从进入大学开始学习音乐剧专业,行至今日,郑云龙已经在音乐剧的道路上坚持了整整十年,在青春最好的年华。在演艺这个“以时间换空间”的行业中,他用十年光阴与坚持,终换得在音乐剧领域的星光闪耀。时光不负赶路人,他成就了追光者,也成为了领路人。
在时间与空间的十字路口,郑云龙与音乐剧之间,也在彼此持续发生着交换——“你给了音乐剧什么?音乐剧又给了你什么?”对此,他的答案一如既往的坚定:音乐剧给了他两样东西,分别是“稳定的工作”和“平静的内心。”郑云龙曾说过,自己吃过的每一顿饭、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音乐剧所给的。音乐剧不仅供养了生活,也升级了生命,对于音乐剧的馈赠,他报之以魂灵:“音乐剧让我的灵魂,变得疯狂。”生活中的他谦逊有礼,低调严谨,而舞台上的他,天地雪亮,红尘滚烫,正是如“normally insane”般熊熊燃烧的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信仰。
追光之路并非坦途,过程中他有收获,也有失落。在被问到音乐剧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地方是什么时,郑云龙说:“最幸福的是,音乐剧带给我人生中无比的满足感。”而在被问到音乐剧令自己感到最痛苦的地方是什么时,答案则是:“痛苦在得到这些满足背后的艰辛和坚持。”他受过伤痛,也熬过寒冬。轻描淡写,寥寥几语,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灵魂在现实大地里生存与求索的清晰景象。一如音乐剧歌词中所唱:“即使布满荆棘我寸步难行,也不会去选择放弃”。正是因为这份坚持,他终于走进光之中心,拨云见日,蛟龙飞腾。
作为一名出演过众多作品的职业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坦言,一路走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部音乐剧,还是2017年担纲主演、一人分饰两角的《变身怪医》:“这部剧让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改变,影响到了今天发生的一切。”由剧及人,谈到对自己产生过最大影响的音乐剧人,郑云龙诚恳而真挚:“对我影响最大的音乐剧人,就是我在大学所有的老师们。没有他们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并没有列举任何一位名声大噪、功成名就的名人或明星,之于他,意义最大的人,就是传道授业、培养自己的每一位老师。
正是有了每一位老师的精心教导与谆谆教诲,帮助郑云龙养成并建立了自己特定的表演体系与表现风格,在音乐剧“艺”与“术”的兼顾和平衡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支点,从而在舞台上将每一个角色演绎的生动而丰满。作为“学院派”出身的专业演员,每次遇到新角色时第一件事,郑云龙都会去了解故事背景,分析剧本背后的事情,从人物的外形、神态、语态、职业、性格等方面开始研究,着手塑造角色形象。在表演中,有些演员是“融合型”,将自己的一部分与角色的一部分杂糅合并,融铸成新的自我,为角色赋予鲜明的个人特色;有些则是“融化型”。彻底将扮演者的本我消失于角色当中,把个人完全的藏匿起来,将角色予以更加纯粹和忠实的呈现。而对于这两种类型,郑云龙并没有特殊的偏向,只是保持在自己的轨迹行走,“尽量变成人物去生活和思考。”没有一味追求特定的样子,为角色服务的同时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最终便成为了那个最应当成为的样子。
“并不是理想主义者”
郑云龙在北京舞蹈学院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也曾在北京的剧团工作过。他曾为了音乐剧来到了这座城市,也曾为了音乐剧离开了这座城市。即使现在定居上海发展,也会时常因为工作关系回到北京。对于这座开启了梦想的城市,郑云龙认为,北京在他的心里很大、很渺茫,是梦想:“我想在这个地方,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后来变成一种活着的希望"。经年来,他在音乐剧路上踽踽前行,走过四季变换,穿越城市经纬,蓦然回首,一切开始的地方,仍是关于理想,关于未来,关于希望。
生活中的郑云龙一向保持着简单、随性又有趣的性情格调,一如每个人身边都曾遇过的邻家男孩。在年龄尚小、梦想尚未清晰显影之前,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也曾热血贲张,壮志凌云,希望成为一名救火英雄的消防员;也曾清心自在,适俗烟火,想过成为一名调味人生、烹煮万物的厨师。既有热情,又有闲情,既有意志,又有意趣。也正是因为这样分寸恰好的性格调和,让命运最终把他带上了艺术之路,在两极间溯游,寻得更深处的妙境。
关于自己,郑云龙一向保持着简单、随性的性情。虽然有着坚定的梦想,也一直在路上坚持着初心,但他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不曾强调过自己的“主义”。不同于对于艺术家们的刻板印象中“个性强”的形象,郑云龙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随遇而安,坚持自己,不爱给自己过多的框架,一切尽力而为。这样的随性反而并没有带来散漫,却带来了另一种内敛与严谨:在被问到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剧、一首歌、一部电影或一本书时,他的回答便是不做回答。“(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从来不回答,不想做引导,这是每个人的个人喜好和偏爱。”不定义任何人,也不使自己被定义,对人生不设限,对万事有包容心,是他与世界相处的真实与温柔。
“乐观”,“坚持”,“希望”。郑云龙选择用这三个词形容自己的内心。人生轨迹可以在瞬间产生无数种幻变,牵引着人们为不同目的疯狂旋转。“把一切交给时间,决定成败”。对未来心怀希望,在当下坚韧前行,在以音乐剧为圆心的图景中,郑云龙在不断画出更多可能,也不断奉献一己之力传递火光,点亮中国音乐剧的繁星海洋。
引领着热爱音乐剧艺术的青年群体走向展示自我才华的玄妙舞台的音乐剧学院奖,也将秉持着对于中国音乐剧的热爱和关怀,不断求索,致力于中国音乐剧人才培养,引领中国音乐剧不断走向更旷阔的天地。
采写 | 陈雪霁
编辑 | 武雨欣 德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