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轻」
80后跟90后同时被提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时间的魔法。
时间模糊了昔日看似清楚的界线,就像我们很少去刻意区分60后跟70后一样。如今最早的90后离30岁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龄越来越近,至少从数字上给人的感觉,30岁就是个中年人了。同样做为中年人,80后们微微(贱贱)一笑,「你们也来啦」。
严格来说30岁,29岁,还是31岁,区别不大,甚至30岁的人可以比28岁看着更年轻。年龄是严格计算的,但身体和心理状态还有那么一点调整空间,毕竟人是个活物。
即使这样,实实在在的年龄差距还是有它的威力,21世纪出生的人现在逐渐长大成人,在消费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分量。他们的消费方式有时候连我们这些还在自称年轻人的90后也无法理解,正如我们当年以及现在给长辈们造成的困惑。
任何时候聪明的商人都不会放过这种机会,那就是满足年轻人的喜好。年轻人爱激动,喜欢偶像,喜欢追星,任何时候都一样,8年以前我看科比、看湖人,输了球也是要死要活的。
据说现在追星有很多新玩法,什么偶像养成,什么微博超话。你可以说这些是创新,但是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年轻人需要偶像。偶像需要一决高下,需要话题,需要每天有人讨论他们。八卦是人的本性,互联网为这种本性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已。
前段时间周杰伦的中年粉丝们「回光返照」,从头学习超话玩法为偶像打榜的行为艺术一时成为热点。把微博超话据为「我的地盘」,打响了他们回忆青春「最后的战役」。
倒不是说这种行为艺术就证明80、90后们害怕被时代抛弃,只是由此想到,人到了一定年纪都免不了担心这种问题。
不过要说担忧,没有人比我更应该担忧,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跟上过时代。就比如这波周杰伦超话狂欢我就没有赶上,真是对不起我自诩「半个周杰伦粉丝」的身份。讲真心话,如果赶上了,我一定去凑个热闹。
我在农村长大,身边的任何一个同学都比我早接触电脑。第一次正经八百上网,拥有自己的社交帐号,当然就是QQ号,是高中毕业以后的事,那时候离QQ诞生已经过去了十年。
初代网民流行的那些火星文,火星文网名,我从来没用过。我也像长辈们一样不理解他们吗?显然不是,火星文任何技术含量都没有,每一个字都能看懂。我对此的解释还挺傲娇,那就是审美这种东西可能是天生的。
再往后,曾经有人对我知道「233」是什么意思表示惊讶。这人没有恶意,因为我平时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书呆子,不懂网络世界。
我没有告诉他的是,我不仅知道「233」的意思是大笑,我还知道它出自猫扑网233号表情,那个表情就是[捶地大笑]。网络流行语流行起来的原因可能千奇百怪,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个233号表情?说不清楚。
我知道「233」是什么意思,不习惯用,但是当看到有人,尤其是在B站弹幕上刷过这一长串字符,还是会会心一笑。
要知道年轻人在说什么很容易,搜索引擎一搜就知道,然后呢?就跟上时代了?
火星文也好,「233」也好,00后那些听不懂的话也好,都属于黑话。黑话这种东西不只存在于年龄段之间,实际上更多的是用来划分圈子的。
一个人同我年龄相仿,甚至比我还小几岁,他可能就不知道我整天说的「土奥」是什么意思。这能表示什么,我比较年轻?饶了我吧,能自称「土奥」的人十有八九是个中年秃头大叔。
黑话如果不是为了交流方便,那可能就是像年轻人一样为了「显得很酷」,就是要跟你们不一样。年轻人喜欢酷,酷酷的外形,酷酷的动作,酷酷的表情,酷酷的说话方式。也挺好,我也喜欢。
但是这种酷毕竟流于表面,我理解的更酷的酷,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是掌握一门技能的游刃有余,是数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的那种面无表情的狠劲儿,是经过反复锤炼反思还在不断进步的思维方式。
最后这一种酷就是始终保有旺盛的求知欲,表示你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我知道很多人走出学校大门之后就再也没有思考过,啊,实际上这样的人往往在学校也没怎么思考过,这就一点也不酷。不只不酷,在我这里,他们早就已经老态龙钟。
「年轻」可以是年龄上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最后一种最容易人为掌控,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能够始终保持心态年轻的人,都了不起。
关注切茄且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