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潜伏期是一年,就要在家关一年吗?

切茄且郄 切茄且郄 2021-06-07

最近朋友转了一篇阅读10w+的短篇科幻小说给我看,或者说是魔幻现实小说,可以点这里看看,挺好玩儿的。

作者将现实中的某个特性推演到极致,创造出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未来世界。未来的人类因为抵抗病毒失败而分化成为两个「亚种」,一种是在家不能出门的「隔离人」,另外一种则是奔波来去为人们送快递的「快递人」。

这样的推演相比于现实当然是极其简化的,现实中的人不可能简单分为「送快递的」和「收快递的」,但是立足于当下放眼望去,这也的确是一种很典型的生活状态的对比。比如我就是「隔离人」的一员,手机前的你应该也差不多。

故事说到底只是故事,简单的一些世界观设定跟纷繁复杂的现实比起来,信息量恐怕要差上若干个数量级。大多数故事都经不起深究,比如这个「快递人」和「隔离人」的分化背后,还有多少其他「亚种」未被提及?

首先不难想到的就是这些「快递人」送的快递都有些什么,不可能所有「隔离人」订的快递都是一样的东西吧,进一步,这些快递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这两种人,「隔离人」一边是订快递的消费者,同时也必定是快递产品的生产者。那么进而就只能假设,未来的一切合作在病毒的逼迫下都只能在线上完成,而从资本品到消费品的一切物资都要由「快递人」来运输。

原谅我对一个虚拟故事这样较真,其实我要说的还是现实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想象一个除「快递」以外一切工作都可以在线上完成的世界,但是回到现实诚实面对这个问题,相信没有人会认为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然后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从上到下统一要求何时返工,「两周之后又两周,两周之后又两周」,因为传染病专家们说病毒潜伏期是14天。那么如果潜伏期是一个月呢?

半年呢?

一年呢?

为了躲避病毒,大家还要关在家里这么长时间吗?

夸大条件之后人们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多休息一周嘴上不说,心中想必十分欢喜;休息两周也还好,就是可能会开始感到无聊;到了第三周有人就要慌了;一个月不开工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坐不住;更不用说半年甚至一年。

不只是关在家里很闷,这时候需要面临的是能不能吃得上饭的问题。

这个当然不难理解,短时间的延误或许可以承受,一旦时间拉长不生产,代价会越来越大。不过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两周、一周,甚至是两天、一天,代价都是主观的。

我觉得两周不开工也还好,我的老板可能都要愁断肠了;就算我们公司两周不开工还能熬得住,另外一家公司可能已经要倾家荡产了。这里面的损失显然无法铁板一块统一计算。

一家公司的存亡不仅仅关系到自家员工的饭碗,市场经济你服务我、我服务你,交易关系盘根错节。原料厂商不开工,下游环节也无从生产,没有产品产出,什么宣传部门、后勤部门的工作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定会有人这样想,「大家都不出门,至少没有染上病啊,难道不是保命要紧吗?」他这样想,说明至少他手里的积蓄还可以支撑,或者有人帮他撑着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当然是保命要紧,但是要保到什么程度?讲究卫生勤洗手,人多的地方戴口罩,这些是正常的防护措施。再进一步呢?要不要每人一身防护服?再不行一人一身防弹衣?不只防病毒,连可能不知从哪飞过来的子弹也一起挡了。

一样的道理,或许你不同意但是不妨也稍微想一想,所有人统一呆在家里会不会也是一种「过度防护」,就像穿防弹衣一样?这时候又回到了「代价主观」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付得起一个月不出门的代价。

实际上一听说有病毒传播,大多数人自觉得很,该做的防护一样都不会少,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根本不需要派人24小时守在大门口。不能忽略的是,这么多的大门口,这么多的人守,这个代价谁来付?又值不值得?

空空老师说得好,「我不同意生存权生命权之类的说法......只有财产权,利用自己的财产求生的权利」。世界再危险也得想办法生存在其中,没有人有义务提供无偿的保护给我。

这样说不是鼓励人去逞强当英雄,而是立足于现实的诚恳建议。每个人有足够的自我负责意识,大家的生存状态就容易往好的方向变化;即使是处在当下这样的境地,也会更快一些度过难关。

相关:不用学什么经济学,小孩都能明白

最近:跟你的老板共克时艰吧


「切」掉坏观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