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价值论让经济学回到正轨
初次接触经济学都会遇上类似“钻石与水”的所谓悖论,意思是说跟钻石比起来,水对于人来说明明是更有用的东西,为什么同样重量的钻石要比水贵那么多。
只需要对经济学有一点点的了解,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悖论实际上非常多余。钻石悖论的误区在于,它擅自预设了“水比钻石更有用”这样一个前提,而他们口中的有用,很明显就是水可以用来喝、用来洗衣服、用来烧菜,而钻石只能用来看。
关于钻石和水各自有什么用,可以用生理学、物理学、化学方面的知识来解释,但是说到它们各自的价格,这里的“有没有用”并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甚至影响很小。
门格尔在1871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主观价值论,顺手终结了钻石悖论的讨论,也就是说现在依然让很多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一百年前已经有人给出了答案。
商品用来满足人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是一个单位的某商品如何满足某个人在某一时刻的欲望,比如说小明刚从球场回来大汗淋漓,要喝几瓶水才能解渴,那么这几瓶水就对应了小明这时候的欲望。
商品供给越多,一个人用它满足的欲望的排序就越低。说白了就是,我有一瓶水,首先要用它来满足最迫切的需求,比如解渴。水的供给多了,我就可以用它来洗洗澡,洗洗衣服,甚至太多了就直接倒掉。供给越多价值越低,直到多到毫无价值,就像空气。
钻石的产量远远没有水那么大,吃饱喝足的情况下,一克拉钻石在人心中的价值显然远远高于一杯水。
这个道理早已体现在古人的智慧中,也就是那句耳熟能详的“物以稀为贵”。
实际上,以上论述还是显得啰嗦,解释商品价格一句话足以,只要有人愿意付钱,它就值那么多。交易双方达成的价格共识,就是这件商品的价格,更多商人和消费者在更大范围内达成的价格共识,也就是所谓的市场价。
而“物以稀为贵”的“稀”也不仅仅是说“少”,如果人根本不需要钻石这个东西,那么它再少都不会有什么价值的。这时候自然就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商品价值的来源究竟在哪?
顺理成章的一个结论就是,商品价值的最终来源就是人的喜好,因为人需要这件东西,愿意为它付出代价,所以它才有了价值。钻石不能用来解渴烧菜,它满足的是人的其他需求,如果不理解,去问问你女朋友......算了别问了还是直接买吧。
这时候有人就会陷入疑惑,因为中学的课程不是这样教的。
中学课本告诉我们,“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也就是说混入人的劳动,一件东西才有价值,劳动越多,价值越大。
劳动价值论是站不住脚的,用一个现实中的例子一看就明白。
你费尽心思给女孩送礼物、买早饭、每天嘘寒问暖,我学生时代还亲眼见过在女生宿舍楼下摆蜡烛表白这种壮观景象,但是女孩就是无动于衷。这是因为这些劳动都没有价值吗?是的,这些“付出”对她来说就是毫无价值的,甚至像楼下摆蜡烛这种骚扰行为很有可能带来的是“负价值”。
商品市场也是一样,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价值的商品很难卖出去,而生产这些商品经过了那么多工序,显然凝结了不少人类劳动。如果劳动价值论有效,哪来那么多赔本买卖。
爱情也好,商品也好,评判它们价值的标准就在于接受方的喜好,说学术一点,就是他们的主观价值。女孩想要的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当然这里的魅力成分很复杂,我是个只会写文章的呆子,老碰壁人了;消费者想要的是他们青睐的商品,这里的青睐也很复杂,要不然懂点经济学就能去做生意了。
每个女孩的喜好不一样,每个消费者的喜好也不一样,不同人在不同时刻的价值判断千差万别,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人类世界。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且无法预测,也无法加总比较,这是经济学的起点。
劳动价值论或者其他客观价值理论把经济学带入了死胡同,到处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悖论。
是主观价值论让经济学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