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深圳!你不是一座理想之城……
在很多人眼中
深圳仿佛到处都充满着机遇
只要敢拼就能在这里淘到黄金
他们觉得生活在深圳的人一定是活力四射
脸上时刻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但是,深圳真实的样子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来深多年,却没有存到多少钱
家里的父母期盼着我们早日成家
但自己却在出租屋里孑然一身
眼看着物价房价一年一年地上涨
自己的年华也在逝去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来深圳来对了吗?
深圳真的是理想中的那座城市吗?
深圳市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非深户人口1610多万,加上当前户籍人口400多万,全市实际总人口量已超2000万。户籍与非户籍人口结构比达1:4。
没有深圳户口的人被称为“来深建设者”
同样在建设这座城市
却始终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趁年轻多挣点钱
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大家都这样定义深圳。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全市非深户人口的平均年龄33.9岁,19—35岁的年轻人达到839万,占52.56%。
“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不用畏惧。趁着老家爸妈的身子骨还健康,趁着还未娶妻生子,哪怕深圳的房价再高,租金再贵,我也得赶在这无后顾之忧的几年里在深圳多赚点钱!”
相信大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吧,趁着年轻在深圳努力挣钱,然后回到老家陪在父母身边。毕竟,这八百多万的年轻人中,最后能扎根深圳的少之又少。
在深圳很难找到对象
据了解,深圳市非深户人口男性870多万人、女性720多万人,男性人数比女性足足多出了150多万人。
商业、服务业比较发达的罗湖区,是全市唯一一个性别比例正常的区域,而在大鹏、坪山、光明、龙华等工厂、建筑工地相对集中的地区,男女性别比例超过130:100。
而前段时间的调查显示,深圳女性要求男方月入1.6万。这个标准顿时就吓懵了不少男性,再加上男女比例本来就不均衡,所以在深圳当一只单身汪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想要脱单也是难上加难了。
到处都是人,看病太难
在深圳,上班挤公交地铁,看病找一个床位,结婚了租一套房子,有孩子了找一个学位,都得去“拼”。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发现排队的人特别多!
深圳非深户流动人口平均密度是全国平均密度的70倍。其中龙华区人口密度最高,达14419人/平方公里,这也许能间接说明地铁四号线为什么总有很多人挤不上去,梅林关为什么改造之后还是那么堵。
而且在深圳这样一个超大城市里,包括医疗、教育在内的民生资源都存在供给不足的状况,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全市三甲医院只有11家,而北京有48家,上海有34家,广州有29家。
众所周知,政府的公共资源,比如医院、学校等都是以户籍人口数来进行配备的,然而,深圳的非户籍人口是户籍人口的4倍。面对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这些状况在短期内显然很难有所改观。
属于每个人的城中村记忆
租房是我们来到深圳的第一个难题,由于房租每年都在涨,深圳租房市场发展出很多新模式,群租房、日租房、网约房、房中房等都倍受租金承受水平低的单身青年欢迎。
由于群租房、日租房、房中房等出租房中人口密集,非常容易发生重大消防安全方面的事故。所以什么时候城中村出租屋能实现燃气、消防、水电等管网全覆盖,让我们外来工也多份安全保障,这才是我们真正需求的公共服务。
深圳共有1500多个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中村,提供了至少400万间(套)出租屋,解决了至少800万来深建设者的居住之需。楼挨着楼,窗顶着窗,环境脏乱,整天难见天日,几乎每个闯深圳的人都有一段难忘的城中村记忆。
孩子入学难,成为“深圳学子”是个梦想
城中村居民最关心的不仅是安全问题,孩子入学才是来深建设者心中最大的痛。非深户孩子想求个公办学校学位总是那么难,甚至想进个高收费的民办学校也需排队和考试,好不容易进去了却发现是个“超级大班”。
深圳市目前所有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人数加起来,约有190多万。就目前形势推算,深圳要想满足非深户籍少儿学位需求还有较大压力。
此外,有不少城中村家庭,因为学位申报难和学费太贵,而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进城就读,成为“深圳学子”,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
图by王蓉
人们总说“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的确体现了深圳开放包容的态度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们来了就真的成了深圳人吗?
办一个居住证尚且不简单
想要拿到深圳户口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深圳已经给了“非深户”很多福利
但是想要跟“深户”同等待遇
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往期精选
▌信息:整理于南方网。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删。
▌编辑:小全叔(执行编辑/L君;主编:罗丽诗)
▌文章:内容系深圳全接触整理,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