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的特征:抵抗与风格
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派中如霍加特(RichardHoggart)、霍尔、费斯克等人运用符号学、人类学、传播学等方法研究了欧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种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如朋克(Punk)、嬉皮士(Hippie)、光头仔(Skinheads)等。
围绕青年亚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出版了十多部著作,迄今为止,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依然能够成为考察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理论依据。与社会主导文化相抵抗,青年亚文化自身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符号表意系统。为了与其他社会文化相区分,以彰显亚文化群体自身的意识形态,亚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风格”这个概念原意是指罗马学童用来在蜡版上刻字的尖头铁棍,后来衍生为表达一种和特定个人相关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表意形式。《牛津简明词典》中把风格定义为“一种写作、言谈或行为方式,尤其是相对有待表达的事物或有待完成的事情而言”。这意味着风格具有表达意识形态的功能,是一种元符号。
可以认为,研究青年亚文化现象,就是要观察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类型。伯明翰学派也认为,对亚文化的解读就是对风格的解读。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导文化进行抵抗之际,自身生产出了一套带有鲜明个人特征的符号系统,比如服装、语言、音乐、舞蹈等。青年亚文化群体有属于自身的一套文化符码,通过生产一系列的文化符号来表明他们存在的独特性。斯图亚特·霍尔在其主编的《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中将“仪式”等同于“风格”,意思是指一种“符号化的表意行为”。迪克·赫伯迪格(DickHebdige)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将“风格”看作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文化符号,而颠覆的对象则是象征文化霸权的社会主导文化。
约翰·费斯克在《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中认为“风格”涉及某些事情如何去做,常常表达含蓄的意指。风格是如何构成的?伯明翰学派在此借用了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符号学中的“拼贴”来进行解释。“拼贴”是列维-施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中用来描述原始人思维方式的一个概念。列维-施特劳斯在书中说野蛮人就是利用“拼贴”的方式从原有的物品和意义中创造出了新的意义。因此青年亚文化的拼贴产生了新的符号意义,也就具有了明显的抵抗色彩。
约翰·克拉克(JohnClarke)认为亚文化的拼贴特质改写、颠覆和延伸了文化的某些话语结构。拼贴的本质是改造现有的符号结构或者创造新的符号结构,在青年亚文化群体中,主要是以服装、音乐、文学、酒等作为对象进行符号生产。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们偏爱旧毛皮大衣、军大衣,对纯粹的天然布料感兴趣,反对任何形式的人工合成材料;70年代的朋克喜欢穿黑皮夹克,并且有意穿成“衣衫不整”的形象;而美国“垮掉的一代”则以酗酒、摇滚、同性恋、小说写作作为反叛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符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