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目录和摘要
目录 / 摘要
2023年第2期
西方社会思想史研究
抵制国际关系话语体系中的
善恶二元论
——托马斯·默顿解读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立
作者: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摘要:为了支持冷战和越战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新保守主义作家乔治·韦格尔曾经对现代天主教和平思想提出尖锐的批评,其锋芒触及托马斯·默顿(1915—1968)。后者是美国特拉伯修会的修士,是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反战作家之一。在他看来,冷战和越战发生有其善恶二元论的根源,也就是将两大阵营的分歧和对立夸大为不可调解的真理与谬误之争。他批评说,美国的政治家和大众媒体轻率地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绩,并在肯定西方制度的同时膜拜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以为只有军事的手段才能够消除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甚至表露出动用核武器的意愿。默顿积极参加反对冷战和越战的进步运动。他认为,包容分歧和重视人类的团结是西方文明遗产的重要内容,美国人民在面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时候,应该坚持开放的态度,愿意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进行虚心和有效的对话,甚至愿意进行相互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默顿是勇于自我批评的,因为他对西方文明充满信心。他写道:“我们真正的力量来自客观评价我们自己的能力,来自对我们的行为和缺陷的自我批评。”
关于欧洲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
—— 一种思想史视角的进路
作者:李宏图,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作为塑造欧洲现代性的一种重要的思潮,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理应得到重视。基于此,文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一研究应在思想史的历史性维度下展开。具体而言,重视思想家的文本,在把握思想家文本的思想主题的同时,将思想家组织文本时的“修辞战略”纳入研究范围;不仅关注一流的那些思想家,而且也要重视其他思想家;不再只研究属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家,还要考察那些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其他诸种思想家;不单只是在时间维度上思考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还须在空间上探讨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传播,不断扩展,辨析其在不同空间里所形成的特性。相信通过研究视角的更新,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与内涵,为我们如何再建未来的“社会”提供更为充沛的思想资源。
圣西门的欧洲观:统一性与多样性
作者:倪玉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摘要:面对大革命前后欧洲的混乱无序,圣西门尝试用实证方法探究欧洲社会危机的历史起源,并观察到 19 世纪初的欧洲处于从军事-神学社会向实业-科学社会转型的过渡期。他因而认为寻求势力均衡的维也纳体系无法使欧洲维持长久和平,欧洲危机的结束不能仅靠外交和政制层面的努力,更根本的在于推动欧洲完成社会转型,确立实业科学社会。受到中世纪欧洲多元一体的政教结构启发,圣西门认为欧洲应普遍确立实业体制,并确立科学家主导的、独立于各国世俗权力的统一的精神权力。圣西门的社会重组方案兼具历史预见性与空想色彩。对于崇尚多元化、国家利己主义抬头、一体化遭遇挫折的当今欧洲,圣西门的欧洲观颇具启发性。
史学研究
约法、权力与秩序:洪宪帝制取消后
各派围绕中央权力的较量
作者:赵静涵,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1916 年 3 月“洪宪帝制”取消至 7 月《临时约法》恢复之间,南方护国军同北洋系围绕中央权力归属问题———袁世凯退位和总统继任、约法恢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护国军在依据约法坚持袁世凯退位的基本立场下,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同北洋系领袖进行谈判,在总统人选黎元洪之外又提出了段祺瑞;北洋系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为了维持自身权威和政府的运作,进行了对内整合和对外斗争、妥协,最终恢复《临时约法》,形成了“黎府段院”的暂时稳定的权力格局。各方势力间的谈判与调整过程,体现了民初军政官员对约法、权力与国家秩序的不同考虑;而在野文人对此问题的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思想背景,更从另一角度显示着法律与实际政治运作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各界对秩序的普遍追求。
美学与美育研究
从“感性认知”到“新美学”:
美学何以复兴?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摘要:对于“新美学”的建构,德国当代美学将其称作是对鲍姆嘉通关于美学作为“感性认知”这一最初构想的再次复兴,其深层意旨在于,突破美学在近代之后的发展中伴生的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复杂纠葛,在对美学本色的回归中彰显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梳理作为学科门类的“艺术哲学” 与“美的艺术” 之间的纠缠可看出,“艺术哲学”被用来取代“美学”,源于理性思维对感性逻辑的排斥,而后者恰恰在“美的艺术”中得以呈现;审视作为逻辑方式的“感性认知”与现象学之间的交错可明了,美学能够成为第一哲学,显示的只是二者作为感性思维的共同前提,却不意味二者有着全然一致的致思方向。伴随这一剥离与区分,“新现象学”展示出通向“新美学”的可能路径:通过区分不同于“躯体”的“身体”存在的空间性维度,新现象学阐明了空间维度所蕴含的知觉之外的情感因素,而新美学正是在身体情感空间的现实化中开启美学复兴的路径。
自由愉悦:审美活动的标志
作者: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 要:自由愉悦(free pleasure)是审美活动的标志,自由愉悦源于 18 世纪的审美非功利性,并在康德美学中得到理论奠基,自由愉悦的本源是我们心灵中的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但会被诸多对象所激活,它是我们心灵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被自然、艺术直接激活,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间接激活,自由愉悦贯彻在关于自然、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审美之中,是“美感”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它也是文明的尺度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教育研究
京津冀教师共同体的建构与
发展阶段研究
作者:岳欣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摘要: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首先需要京津冀教师协同发展,也就是建构“京津冀教师共同体”。京津冀教师共同体既包含基于大学与学校建立的 U-S 教师教育共同体,也包括学校之间形成的 S-S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京津冀教师共同体,既需要关注成员价值观和愿景的共享性,又要容忍和尊重成员的异质和差异性,其目标是为了谋求教师进步和共同的发展,其保障机制是合作实践的有效性。根据京津冀教师共同体各维度发展的实际状况,可以把京津冀教师共同体分为教师形式共同体、教师实践共同体、教师精神共同体三个阶段。
京津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
内容分析及协同策略研究
作者:张志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原博,新职教(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浩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校企合作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该研究搜集了 2006 年至 2020 年京津冀三地 144 份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运用 ROSTCM6、UCINET 等软件,从关键词的词频和中心度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然后从与校企合作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技能大赛开展、职教集团建设、资源分配等方面对政策的共性、差异性进行了质性归纳和比较。研究发现:三地均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改进、校企合作职教示范单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经费管理等,但同时也存在经费投入差异大、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侧重点不同等差异。对此,建议京冀以职教集团为主体推进校企合作,津冀可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度,京津可提高各区县政策制定的自主权并做好监管落实,三地还应优化专业设置、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财政制度、建立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跨区域联合培养机制等。
整体性治理:我国公立大学
内部治理的理念与策略
作者:王申,首都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教育博士研究生;陈国秀,北方工业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
摘要:我国公立大学内部领导决策系统存在摩擦冲突、贯彻执行系统各自为政、民主监督系统浮于表面形式、学术运行系统存在过度竞争等一系列“碎片化”问题,其制约公立大学内部的有效治理。整体性治理是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理念,它具备公共性、协调性和整合性特征。整体性治理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协商对话、价值整合;强调治理主体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既追求自身价值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整体利益;强调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良好互动、合作共赢,构建整体性制度体系;强调发挥技术革新优势,整合“用户”需求,建立信任关系。实现公立大学内部整体性治理要做到突出整体利益达致共同目标,形成“刚柔并济”的制度约束,整合信息资源打造交互平台。
加拿大BC 省科学课程设计的
解读与思考
——兼论学科大概念的进一步探索
作者:李刚,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郭艳煌,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书记、校长。
摘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建立了适用所有学习领域的共同框架,提出了围绕大概念、课程素养、内容学习三个方面的“Know-Do-Understand”课程设计模式。基于此,该研究对于课程体系中的科学课程进行了全面审视,从总体目标、整体特点、设计方案、重要事项以及设计示例五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并从学科大概念视角指出当前我国对于学科大概念的进一步探索应把握三个方面:全面把握学科大概念的价值形式,科学把握学科大概念的提炼路径,深刻把握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转化。
再解读
语从何来
——《诗经》研究中套语理论适用性问题商榷
作者:曹继华,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将套语理论纳入《诗经》创作视野,要注意对其适用语境的考察,重视该理论纳入中国早期诗歌创作讨论的历史根源,以及套语核心要素:语句、韵律、主题在《诗经》“大雅”“国风”不同篇章功能意义的转化,商周青铜器铭文、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文本等“同语”书写中语序方式的调整等问题。套语理论带有西方理论本土化倾向,存在理论移用接续上的龃龉;套语核心要素置于《诗经》创作审视时存在语句位置、表达主题的错位。麦方彝、厚趠方鼎、遹簋、大克鼎、毛公鼎、师同鼎等西周早中晚期青铜器铭文存在“孙孙”“孙子”“子子孙孙” “子孙”这类“同语”书写方式的变化,依其可寻绎《诗经》创作在文本发生与观念演进方面的矩镬,也是对照套语理论探讨《诗经》创作规律的可行角度。
群体中的个体:王世贞的多重文学维度
——以苏轼批评为视角
作者:董韦彤,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王世贞是一个拥有多维文学面貌的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晚年自悔”,其本质是他身上的群体意志和个体意识不完全重合。从表现上来看,他从未抛弃复古的根本立场,同时却又有中晚明时期文学发展大势由复古转向革新的影子。这种特性在其对苏轼的接受态度上得到了完整的投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文盟领袖角色与纯粹个人感受之间,王世贞给外界传达出的对苏轼的态度有所不同。另外,王世贞并非保守的复古者,他在复古立场之上一直寻求与性灵革新的平衡,这在他对苏轼文学创作思想
的承继上也多有体现。表面来看,王世贞的崇苏与复古派的抑宋似有矛盾,但抑宋的本质实际是反道统性理文学,这与苏轼的文学性格反而是统一的。
时代风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李何林专题】
主持人语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公认的三大奠基人里,李何林是由一位革命者走上文学研究道路的: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危机中坚定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因受通缉,避居北京,成为文学团体未名社的一员。1930 年,李何林在广览报刊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中国文艺论战》和《鲁迅论》,是中国最早总结“革命文学论争”的理论与历史的专书。1939 年,李何林以丰富的一手资料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文艺思潮的专史”《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该书因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总结新文学的思想发展过程,遭到国民党严厉查禁。1950 年李何林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主持了第一份“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的编写,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新学科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性的历史框架。1952 年,李何林出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培育了鲁迅研究传统中的南开学脉。1975 年,他调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严于律己,事必躬亲,为新时期鲁迅研究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后兼任北师大教授,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培养了第一批博士生。李何林方正真诚,坚信真理越辩越明,在时势剧烈变迁中,他始终维护鲁迅,从不看风使舵,更无奴颜媚骨,身履险境亦矢志不渝,既是“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又是“敢抚哭叛徒的吊客”。李何林治学力戒空疏,是鲁迅研究史上实证派的旗帜,却以注释、篇解之类看似琐碎的传统学问路径,构筑了完足的精神界战士的鲁迅形象,走出了一条与埋头著述之学院派截然不同的学术之路,彰显着鲁迅遗风的铁骨铮铮与实践派学人的神采魅力。有鉴于此,本期“时代风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专栏特推“李何林专题”。鲍国华撰写的《作为方法和范式的注解》聚焦李何林专著《鲁迅〈野草〉注解》,从他对鲁迅最具“玄学”意味的作品集《野草》的“朴学”式探究,阐发李何林保持学术底线而不奢求上限的研究立场,体味其成败得失之间的学术史、思想史、精神史乃至知识分子心灵史的意义。金鑫撰写的《学科史视野中的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还原了李何林专著生成、衍化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数十年发展的不同意义,让我们看到了史料与史观互生、谨严与立场相彰的一种可能性。本专题对当下学界将学术碎片化与学科边缘化归罪于考据、将实证与阐释相对立的简单化倾向有反思之意。(宋声泉)
作为方法和范式的注解
——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片论
作者: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作为鲁迅研究“务实派”的代表,李何林的鲁迅研究体现出重实证、重文本的特点。专著《鲁迅〈野草〉注解》对鲁迅最具“玄学”意味的作品集《野草》进行了“朴学”式的探究,并在对注释和解读的反复修改中不断强化这一研究策略。李何林的《野草》研究确立了鲁迅文本研究的一种范式,即通过详细的注释和逐词逐句的解读,追求文本阐释的准度而非深度。这一保持学术底线而不奢求上限的研究立场,使李何林在教学与研究、普及与提高、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朴学与玄学之间做出了取舍,其成败得失均体现出重要的学术史、思想史和精神史(知识分子心灵史)意义。
学科史视野中的李何林《近二十年
中国文艺思潮论》
作者:金鑫,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著作之一,从诞生之日到今天,它始终保持着对学科的影响力。丰富的史料、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应用、对社会现实影响因素的密切关注是其影响力的主要基石。如果进入《思潮论》生成的20 世纪 40 年代、产生巨大影响的 50 年代上半期,及其被重新认识的八九十年代,以彼时的学科状况为背景,就不难看出《思潮论》重史料、史观、历史场景的“史”之品格,以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为依据的“论”的观念与方式,以及对“论从史出”的坚持,是其学科史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对我们的文学思潮研究仍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信用研究
信用法治背景下的知识产权
失信行为规制
作者:刘瑛,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高正,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诊所教学助理。
摘要:法律意义上的失信行为表现为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悖反。在知识产权领域推进信用治理契合共同的发展需要,但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规制仍面临理论、制度与观念上的多重困境。在信用法治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失信行为规制体系迎来全国统一立法的历史机遇期,应在社会信用立法的总体部署下,对知识产权失信行为与失信惩戒措施两大核心要素作出符合法治原则的科学设定,据以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落实。
论艺术品拍卖的信用规制
——兼论滥用“图录不确定”条款的规制思路
作者:郑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特聘副教授。
摘要:目前,以滥用“图录不确定”条款为代表的一系列拍卖人失信行为正严重影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在规制拍卖人失信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艺术语境、商业语境与司法语境的种种差异,致使规制的效果不佳。有鉴于此,引入信用规制方法约束拍卖人行为,这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信用规制对拍卖人的利益有重大的影响,其内容也与拍卖行为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因此通过信用规制的手段冲破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瓶颈是可行的。在具体适用信用规制的过程中,应着重强化制度基础、理论与实践基础、以及充分引导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良性发展。
法学研究
作品认定的“艺术无价值论”
批判与回应
作者:付继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摘要:作品认定的“艺术无价值论”是著作权法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观念。“艺术无价值论”受审美无歧视、作品类型法定与开放艺术观三种观念的影响,这导致作品作为艺术形式的属性被忽视。事实上,审美无歧视仅支持作品的审美价值无著作权法意义,与作品为艺术形式并不冲突。作品类型法定不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以及艺术创作的原生秩序。开放艺术观是对艺术创新的描述,体现的是艺术理论的多元性,而非艺术丧失规范意义的托词。艺术在作品认定中的价值在于将作品的基本特征界定为艺术形式,因而保护不属于艺术形式的客体必须采取法定主义,且符合多元艺术理论的各种艺术
形式是“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的解释边界。作品类型是艺术形式的细节,是权利差异化建构和在作品认定个案中进行类推的基础。
商业判断规则何以介入股东
派生诉讼的内部救济
作者:金晓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摘 要:股东派生诉讼作为拯救公司内部救济失灵的措施,对减少代理成本、保护公司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公司法中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可以平衡各博弈主体的利益关系,但是其制度设计囿于缺乏具体的裁判规则,并不能在防止决策权力滥用和实现商业决策效率之间找到最优解。在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上,应当形成一个利益平衡链条,由商业判断规则充当稳定器,在股东派生诉讼诉前端的前置程序和诉讼中端的独立审查委员会终止诉讼请求机制中发挥作用,以审查独立性为核心,而不介入商业决策实质和内容的审查,通过对公司博弈主体的利益平衡,更有效地监督公司治
理,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利益。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海外华文教师的胜任特征
及其模型研究
作者:盛继艳,北京华文学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摘要:海外华文教育的特殊性对华文教师的胜任力提出了更广维度、更深层次的要求。文章综合多种胜任特征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专访了 12 位深耕海外华文教育的杰出华校校长,运用“冰川模型”理论,从动机态度、个性特质、自我概念、技能和知识素养五个维度,对访谈关键信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得出由 7 个模块 29 项特征构成的海外华文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并以海外华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为例,就该模型的应用提出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微信订阅号“为学求实”
敬请关注!
本刊收稿邮箱:lishi@cnu.edu.cn(中国史、世界史、考古文博研究);zhongwen@cnu.edu.cn(文学、语言学);zhengfa@cnu.edu.cn(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jiaoyuxinli@cnu.edu.cn(教育学、心理学);shehuiwenhua@cnu.edu.cn(文化与社会研究、美学与美育研究)。
网址:http://sdsdwkxb.cnu.edu.cn
电话:(010)6890245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