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目录和摘要

为学求实
2024-09-04


2023/06


史学研究


略论 18 世纪末美国革命对

废奴运动的影响

作者:金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摘要:美国革命对美国废奴运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母国与殖民地权利之争将自由平等话语引入废奴运动,使废奴运动具有了政治正确性。但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加强白人革命者内部的团结,将黑人塑造为英国侵略者的代理人,则给各州推行废奴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革命期间自由话语的采用一方面加强了黑人对新生美国的认同以及黑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但独立战争期间对黑人的 排斥也造成了黑人中间的离心倾向。这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内战前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框架。

 

“建设明天的世界”: 纽约世博会与

1930年代美国的国际主义观念

作者:王一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摘要:1939 年以“建设明天的世界”为主题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不仅为宣传美国国家实力和彰显世界大国地位提供了机会,也成为促进世界各国技术、艺术、文化交流的平台。主题“建设明天的世界”体现了世博会组织者倡导通过全球相互依赖与交流促进和平的国际主义思想。然而,在欧洲战争爆发和蔓延的情况下,世博会筹办者最初试图促进和平的目标却并没有实现,美式国际主义遭到挫败。美国国际主义挫败一方面在 于秉持美国国际主义观念的博览会筹办人本身受限于民族主义和种族偏见,使得美国国际主义本身充满矛盾;另一方面也与1930年代美国尚未具备实力来推动国际主义有关。

 

论民国中小学教师的

社会角色困境与角色反思

作者:姜朝晖,山东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摘要: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存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在国家和社会期待中,中小学教师应该是国民导师之类的崇高角色;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教师的日常角色体验却是穷困和卑微,外界对教师的现实观感也往往是一个奉行饭碗主义的教书匠。教育界对自身角色困境的反思,特别是对教师“清高”等传统赞誉和对教师对待“利”的态度的反思,澄清了教师理论角色中的非理性成分,明确了教师的责任和基本权利,从而使教师的现代职业角色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

 

典范与前戒:元代前期北方士人的

“以金为鉴”思想与实践

作者:张宝珅,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历史学博士。

摘要:元代前期,北方士人常以金朝制度典故为元朝榜样或殷鉴。这一思想在金元之际士人留存金史、反思金朝兴亡的史学思潮中滋生,在元初文道不畅的现实环境下得到实践。元代前期北方士人认同金朝行用汉法之策,将金世宗“大定之治”视为北方民 族王朝治世典范;一些士人进而辨析金朝制度典故,力促元朝统治者鉴别前制、去芜存 菁。“以金为鉴”思想及其政治实践映射出元代前期北方士人尊崇汉法文治的政治与文化倾向,也昭示其“北族王朝”观。部分北方士人以是否认同汉法文治来评判北方民族王朝,基于自身的文化主体与历史主体意识,他们不排斥被“用夏变夷”的北方民族王朝统治,乃至视之为正统。


美学与美育研究


诗的正义的逻辑及其限度

作者:寇鹏程,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文学以其分配人物命运的方式实现其正义的理想。诗的正义有三种分配方式,一是圆满型分配,即赏善罚恶、皆大欢喜的完满结局;二是残缺型分配,即好人不得好报,恶人不得恶报的悲剧结局;三是和解型分配,即作恶之人的自我惩罚与救赎的妥协结局。不同类型诗的正义的价值诉求是不同的:圆满型正义追求的是一种理想性价值;残缺型正义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性价值;和解型正义追求的是一种人性价值。用圆满型批评和解型,用残缺型批评圆满型,这样的批评意义有限。把社会正义的希望放在诗上是不可靠的,然而诗的正义却是不可或缺的。


汉语语境下西方美学研究何以可能?

——以歧异解读福柯“我们突然间理解的东西”为例

作者:聂成军,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汉语语境下西方美学研究不同于比较美学研究,也不同于纯粹的国别美学研究,它是在汉语表征系统中面向以汉语为阅读媒介和书写媒介的西方美学研究,是中国话语经由西方文本的理论再生,是“汉语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这种研究需要充分利用汉译本提供的思想资源,既从宏观角度把握西方美学文本的核 心关切,又从微观细部的歧异之处把握诸译本之间彼此互相激活的动态机制。本文以 福柯《词与物》前言中“我们突然间理解的东西”的(三个)汉译本-英译本-法文本为例,通过对五个文本进行微观的歧异解读来激活福柯话语中的五种意义潜势,发掘文本内部经由康德的“内感官”概念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重构。这种句子层面的操作是福柯文本通过“外界思想”对海德格尔“何谓思想”的独具福柯特异性的回答,即 “思想”就是“理解”不断向“界限”汇聚的句子运动及其阅读的此时此地性。由此,得以见出宏观哲学与国别哲学研究之不可见者。


信用研究


论中国国际信用建设与 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作者:马忠法,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昱,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全球公共健康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袭击、 难民以及极端贫困等公共问题,全球治理的新范式已经成为各国当然的应对路径。国家的国际信用作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社会寻求变革的当下变得十分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理念与信用观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存续起到重大作用,其各方面的精神旨趣也与国际信用的价值内核并行不悖而应当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成为关键的“文化公共产品”。在面临诸如西方国家对华双重标准、舆论媒体对华负面报道以及现实国际秩序的制度性 矛盾等对于中国国际信用建设带来的挑战,需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因素发扬光大,同步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与在全球治理变革 中的话语权,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环评信用监管及“信用环评”机制的构建

作者:高睿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建勋,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副教授。

摘要:我国在取消建设项目环评机构资质后实施了信用监管机制。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征信对象过少、信用信息采集口径偏窄、信用惩戒威慑不足、守信机制欠缺等问题, 凸显了当前环评信用监管规定中的系列问题。在环评信用危机加剧、环评信用锚定对象剧变等深层背景下,有必要通过环境立法扩大环评信用的制度空间,确立“信用环 评”主体的多元化,创建“信用环评”机制,将环评信用锚定于环评编制质量,从而保障环评信用制度目标的实现。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中文文本难度自动分级研究

——以 HSK 中高级阅读文本为例

作者:丁安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杨(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兰韵诗,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摘要:文本难度自动分级是指通过一系列计算机自动计算,实现对文本难度级别自动识别。该研究依托 2021 年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提取其基本汉字、词汇、语法特征,使用基于 BERT 的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来提取文本语义特征,融合以上两类特征构建多维特征集,并对比多种特征组合方式以及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于 HSK 中高级阅读文本的难度分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对 HSK 中高级阅读文本分级效果最优;单一维度中,语义特征对文本难度识别精确率最高,词汇次之;《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对 HSK 中高级阅读文本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经典重读


《日出》的创作思维、主题意蕴与结构形态

———从争议不休的第三幕谈起

作者:陈咏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曹禺以炽烈的情感创作《日出》时,只是瞩目于由群像而构成的生活的横断面及其外显形态。由于理论思维能力的欠缺、创作状态的兴奋、创作过程的匆忙,曹禺没有能够发现高级饭店里上层社会生活场面与三等妓院里被侮辱被损害女性生活场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能够从翠喜的遭遇中寻找到深化全剧贯穿人物陈白露心理危机的途径。他只能借用“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空泛之言作为贯穿上述两种生活场面的主题意蕴,并以此来统摄全剧。但这终究无法补救第三幕游离于全剧的结构缺陷。对于第三幕存在合理性的辩护,曹禺是出之于文学创作者的思维习惯,而评论者则是误将阅读活动置换成观赏活动。


摹仿、挽歌与舞台的氛围

——重读曹禺《北京人》

作者:胡志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曹禺的《北京人》一直被认为是其巅峰之作和“炉火纯青”之作。在经过了80 年的时间考验,依然是一部公认的经典剧作。这部剧作具有一种勒内·吉拉尔所说的摹仿性竞争,也体现了东方化的美学特征。像《雷雨》《原野》中传统的中国元素一样,在《北京人》中,更有一种为中国传统文化奏唱挽歌的意味,这种挽歌是通过舞台的氛围来渲染的。在《北京人》中,显示出的道具和布景如曾文清的鸽子、字画等,最为完备。本文试图在重读经典的背景下来分析曹禺的《北京人》。


俄罗斯文学研究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俄罗斯精神表达

作者:许传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自 1815 年维也纳体系确立以降,帝俄创设“例外论”“俄罗斯性”“俄罗斯世界”“俄罗斯思想”等概念。这类欧美和中国都难以理解的概念,在苏联时代演化为超越欧美资本主义的“苏维埃”制度及其一整套话语体系。苏联解体后,这类概念仍存续着。著名的《剑桥俄罗斯文学导论》把探讨俄罗斯文学书写与不可译性作为重点论述。其中的不可译性,一方面展示了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文学特征,彰显了俄罗斯文学特有的精神表达;另一方面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功能等值和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进行完美结合,对俄罗斯文学中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体裁以及相关的俄罗斯精神进行成功翻译,使读者理解源语所表达的内容,这将是翻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纳博科夫的理解困境及其经典化

作者:宋达,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俄侨作家纳博科夫的中国经典化过程伴随着汉译诟病,是因为局限于作品翻译和理解这位作家不足所致。实际上,纳博科夫无论用俄语还是英语书写小说,其后现代主义式叙述过程,或暗含着隐秘的俄罗斯身份焦虑,或诉诸对美国的情怀。微妙的纳博科夫特性,需要将其作品置于历史情景中才能观察到。相较而言,纳博科夫回归俄国却没有障碍,并非俄国译者能洞悉其微妙性,而是因为纳博科夫俄译了自己大部分英文作品。同样,纳博科夫因《洛丽塔》蜚声美国文坛后,又英译自己的俄语作品,所以美国读者对纳博科夫的误解可能性也大幅降低。


心里扶贫专题研究


早期贫困对儿童健康的 影响机制与干预

作者:黄四林(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展心理研究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明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展心理研究院博士生。

摘要:促进脱贫地区和脱贫家庭儿童的健康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早期贫困对儿童身心健康具有即时与持续的影响,并且抗逆儿童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存在拮抗现象。文章依据生命史理论、“生理嵌入”理论和社会阶层影响“由远及近”模型,梳理了早期贫困影响儿童健康的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多重机制,总结了从政策、环境和个体角度促进贫困儿童健康的干预方案。文章认为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健康,需要建立健全脱贫地区和脱贫家庭儿童健康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提前预防抗逆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揭示早期贫困经历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整合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协同干预与促进机制。


刻板印象威胁对贫困大学生脱贫

内生动力的影响及其干预

作者:郑智慧,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傅安国(通讯作者),管理心理学博士,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慧萍,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对其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以及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消极影响的干预作用。研究 1 通过实验,采用含有负面刻板印象的语句诱发贫困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结果表明,刻板印象威胁会负向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心理旋转任务中的表现。研究 2 在诱发刻板印象威胁后,采用问卷法测量贫困大学生的脱贫内生动力,结果表明,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组的被试相比于对照组的脱贫内生动力水平较低。研究 3 在刻板印象威胁诱发后,对刻板印象威胁组进行自我肯定干预,结果发现,自我肯定组的被试与对照组相比脱贫内生动力水平更高。这些发现验证了刻板印象威胁对脱贫内生动力的消极影响,并验证了自我肯定缓解刻板印象威胁消极影响的有效性。


法学与哲学研究


软暴力催收行为的刑法适用研究

作者:张永红,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谈乔雪,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软暴力催收行为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和恶势力犯罪,这种做法应随着立法的修改而被反思和纠正。软暴力催收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原则,应该肯定其不可能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和寻衅滋事罪,一般也不能构成招摇撞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有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债务催收企业员工的软暴力催收行为一般不构成共同犯罪,企业负责人明知员工犯罪而不制止的,不能认定企业负责人与员工构成共同犯罪。依法成立的催收企业员工即使因实施软暴力而构成犯罪,也不宜认定为犯罪集团,更不应认定为恶势力组织。


何为“物理的” ?

——为混合式否定性方案辩护

作者:王帅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如何刻画与表述物理主义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新近有论者提出了一种刻画物理主义的新方案,即混合式否定性方案。但是这个方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该方案无法很好地处理心身同一论和取消论问题;该方案中“基础上非心理的”这一限定并不适用于“平原世界图景”这种可能的形而上学情景,在这种形而上学情形下,基于混合式否定性方案的物理主义将成为不可理喻的无稽之谈;而且,该方案引入“可变性”用以排除抽象客体的对策并不能成功,因为“因果上的无活动性”并不是抽象性的必要条件;最后,该方案中“规律性”的限定仅仅适用于对规律的特定形而上学说明。基于上述的考虑,本文对混合式否定性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和强化,使得其能够很好地应对上述的挑战。


情节时间的辩证法:

利科论叙事对时间经验的重塑

作者:吴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摘要: 利科试图在传统哲学资源的基础上以叙事理论来提出和解答时间经验疑难。在他看来,奥古斯丁“心灵之扩展”指出了人类时间意识的分裂,唯有借用并扩大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理论才能解决这种疑难。为此,他一方面以情节时间内在的张力扩充叙事理论,另一方面根据海德格尔“时间经验的三重结构”重铸行动和经验的时间性。这 样,情节时间就与时间经验建立起某种平行关系,前者在此基础上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揭示并重塑了后者。这种叙事时间观念激活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后者反过来又加深了我们对自我的理解。

本刊微信公众平台

为学求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收稿邮箱:

lishi@cnu.edu.cn(中国史、世界史、考古文博研究);

zhongwen@cnu.edu.cn(文学、语言学);

zhengfa@cnu.edu.cn(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

jiaoyuxinli@cnu.edu.cn(教育学、心理学);

shehuiwenhua@cnu.edu.cn(文化与社会研究、美学与美育研究)。

网址:http://sdsdwkxb.cnu.edu.cn

电话:(010)6890245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邮编:10004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为学求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