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005】《红楼梦》
005.《红楼梦》
豆瓣阅读榜单第01名
(每周五依序更新榜单书评1篇)
2022年,星星重读了《红楼梦》。
遥想高中一年级时,第一次翻开《红楼梦》,读的是一个净版,没有任何点评。刚开始兴致勃勃,读到后来索然无味,所有的诗文几乎都跳过。
粗略过完故事,大言不惭地告诉同学:“红楼”比“三国”“水浒”差远了。
大学念中文系,刘勇强老师教明清文学史,花了好几节课讲“红楼”。先入为主的星星放下浅薄的成见,在他的教导下,才渐渐知道书里有哪些好的地方,也才知道无数前人都点评了“红楼”。
二刷选择的版本
重读《红楼梦》,星星选择了网络大神汇编的点评版。它综合了十余种版本,选择了多个名家的校注,堪称业界典范。
点评家包括王希廉、张新之、姚燮、陈其泰、哈斯宝等,但无脂砚斋。
作为有一定鉴别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中文系毕业生,星星认为如果要二刷,选择这个版本是颇为合适的。
如果首刷,可以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1982年版。
至于脂批,星星计划三刷时参考。
该网络版本还配了戴敦邦先生绘画的一百多张插画,这些插画成为不少读者心中不可替代的白月光,称就是原著里的故事,人物与神情和文字非常契合。
以前读书盲目自信,觉得自己能理解作者的用意,根本看不上这些点评。近来才知道这种自大的愚蠢。
名家点评,就像看电影时的精彩弹幕,给普通的读者创造了一种仿佛对话状态的阅读过程。精彩的评点,揭破了很多高深的叙事谋略,拆解了很多精妙的叙事技巧,让读者更容易和书中的人物共情。
有的时候,曹雪芹埋下的伏笔,不是这些点评者提醒,读者很难发现。受限于个人旧有的阅历和修养,大多数人可能很难迅速明白文字的妙处,这些恰到好处的点评,就成为了指路的仙人。
特别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在阅读书籍时,与这些固有观念冲突时,有可能下意识地忽略文章的意思,造成阅读结果的偏差,甚至是南辕北辙。
所谓成熟,既是同时接受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而走向成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脑海中那个固执的自己。或许有了点评,就可以有第三个人提醒迷茫的行路人,破除对既有观念的盲目执著。
从这个角度来讲,点评者是指引我们更好与作者沟通的翻译,是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拓展眼界的朋友,是配合我们和固有观念作战的参谋。
当然,所处时代不同,看待世界的眼光自然不同。点评有很多可取之处,也必然有局限。能够辨析出其中的优劣,完全可以称得上个人思想境界的再次提升,即所谓“否定之否定”。
人为什么要读书
作为人,为什么要读书?星星想用两个《红楼梦》中的女孩的例子做答。
一个是香菱。命运坎坷的她,住进大观园后有了难得的闲暇,就也想学诗。林黛玉告诉她: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照着黛玉的指点用功读,用心学,最终果然小有所成。黛玉给香菱开的阅读清单中,王维、杜甫、李白是唐代文学的顶峰,陶渊明是东晋文学的高峰,应玚、阮籍、谢灵运、庾信、鲍照等都是顶级的文学大家。
读大家的作品,能提高一个人的审美、鉴赏和动笔能力。这对于我们行文做事,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林黛玉。除去多愁善感的标签,林黛玉是一个伶牙俐齿的“怼人天才”,让人爱也不是,恼也不是,又不好反驳或无力反驳。
书中这样的段落很多,星星就不列举了。林黛玉不仅怼人无敌,无论是元妃省亲,还是海棠结诗社,她在诗情文采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林妹妹拥有如此“高超”的怼人水平和过人的才情,很重的一个原因来自她对读书的兴趣爱好。刘姥姥参观潇湘馆的时候,看到林黛玉满屋子的书,还以为是一个爱读书的哥儿的房子,可见林黛玉阅读之多。
和林黛玉难分伯仲的薛宝钗,就在一段对话中,不经意间阐明了林黛玉会“怼人”的原因——多读书。
“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可见,比起口才绝佳的王熙凤,多读书才是林黛玉更胜一筹的缘故。
两个故事,一是由拙到巧,一是精益求精,都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价值。星星打算今年再找脂批本读一读,看能不能有更多的收获。
什么是“文学性”?
对于多数读者来说,文学作品是阅读的最主要门类,超过社科类、自然类、科技类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是主要的文学题材。
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学性?
中文系有门课程叫做《文学原理》,星星当时不认真,对概念只有依稀印象。结合这些年的阅读体会,先举个例子:
看到螃蟹,人们会看到它有八条腿、两只钳子,走路是横着的。
——这样的观察,就是自然。
到了秋天,螃蟹很肥了。蒸着吃,有蟹黄蟹膏,非常美味。就连蟹腿里的肉,吃起来都津津有味。
——这样的观察,就是生活。
《红楼梦》里,薛宝钗和史湘云操办了螃蟹宴。薛宝钗吟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意思是眼前的道路(螃蟹)从不管纵横一味旁行,装模作样肚子里却只有黑膏和蟹黄。
——借助自然的特性,抒发了对生活的见解。这样的看法,就是文学。
通过螃蟹诗的情节,塑造薛宝钗人物性格的侧面,展现出非常高级的文学性。
文学性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具体表现在文学作品的结构原则、构造方式、韵律、节奏及特定的语言组合等方面。
虽然表达文学性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结果殊途同归——通过对人类命运的认知和对生存的思考,让作品拥有长久回味的余韵。
继续说《红楼梦》里的螃蟹,有个情节:贾宝玉叫取螃蟹风筝,丫头告诉给了贾环,所以贾环放的是螃蟹风筝。
螃蟹是无肠之物,暗讽贾环内心下流,同时螃蟹也有横行霸道的意思,暗示贾家败落后,贾环可能欺压亲人。
这里的螃蟹风筝形象,结合了薛宝钗吟诗,既是故事的伏线,又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形成了一种复调式的咏叹美感。
用笔层峦叠嶂,所展现出来的文学性,就比其他古典小说更高出一层了。
综上,举了《红楼梦》螃蟹的例子,其实是想和大家分享:
我们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要看故事、看人物,也要看技法、看思想。
“懂文学”有什么用?
知道何谓“文学性”,是真正“懂文学”的开始。从文学性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就是“文学批评”。
当然,并非说一定要中文系毕业才有资格品评。只是因为文学受众广,人人都可发表见解。然而,往往很多见解是人云亦云的流言,亦或故步自封的成见。
“你以为懂了”,实际上“根本没懂”。
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的学问,但很长的历史里,并没有把文学作为专业来阅读和训练。
陈平原老师讲过两个故事:
“一是火车上聊天,人家问我学什么,我跟他说学文学。这下子乱套了,所有人都跟你聊天。每个人都读过文学,告诉你昨天晚上在火车上买了一本杂志,前天晚上看了电视,你怎么看,诸如此类……后来我学会一招,人家再问我的时候,我就告诉他是天体物理,以后人家就不跟我交流了。”
“二是金庸来北大的时候,学校座谈准备,各个专业的老师都激烈讨论,他只说了一句话。在学校讨论问题的时候,讨论到物理的时候物理系的老师们发言算数,讨论到化学的时候化学系老师说话算数,只有讨论到文学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能插嘴。”
所以说,文学是一个门槛很低的专业,但同时又是一个堂奥极深的专业(台湾研究亦然)。
在中文系时,常听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老师也说: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必须有文学鉴赏的能力和热爱文学的风气,这样就行了。
现在回头看,星星错过了适合学习的时光和场合,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现在这样也蛮好。
说句实话,文学没啥用。研究透了文学,在现实中还是不如搞明白经济更实用。
但是,文学是脱离了日常实际需求的精神生活。正是因为它没有用,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喜欢,都有可能从中得到慰藉。
在此,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文学;更期待,自己能更懂文学,过得更文学。